5.分离培养检测 ■常规植物病理学方法
5.分离培养检测 ◼ 常规植物病理学方法
小麦矮腥黑穗病 Wheat dwarf bunt ×分布: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防治最难 的一种病害,它于1847年及1860年先后发现 于捷克和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蔓延, 目前已在欧洲、北美、南美、澳洲、亚洲、 非洲等40多个国家发生。 ×寄主:禾本科5个族,18个属,65个种。主要 栽培植物有冬小麦、大麦、黑麦,冰草属为 天然发病的主要禾草寄主
小麦矮腥黑穗病 Wheat dwarf bunt 分布: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防治最难 的一种病害,它于1847年及1860年先后发现 于捷克和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蔓延, 目前已在欧洲、北美、南美、澳洲、亚洲、 非洲等40多个国家发生。 寄主:禾本科5个族,18个属,65个种。主要 栽培植物有冬小麦、大麦、黑麦,冰草属为 天然发病的主要禾草寄主
×危害性:1962年美国减产68.7%,1972年 西部7州,平均减产17%,损失1.2亿Kg。 菌瘿可存活10年以上。 症状:系统侵染性,表现为:病株特矮 (1/3~1/2),分孽特多(>1倍),病穗 特密,病粒特硬,有鱼腥臭味
危害性:1962年美国减产68.7%,1972年 西部7州,平均减产17%,损失1. 2亿Kg。 菌瘿可存活10年以上。 症状:系统侵染性,表现为:病株特矮 (1/3~1/2),分孽特多(>1倍),病穗 特密,病粒特硬,有鱼腥臭味
米 病原菌:Tilletia controversa J.G.Kihn,in Rabenhorst, Hedwigia 13:188 (1874) Position in classification: Tilletiaceae,Tilletiales,Exobasidiomycetidae,Ustilaginomycetes. Basidiomycota,Fungi 米形态特征:冬孢迁,冬孢子萌发。 米生物学特征:冬孢子萌发-2~15(3~8)℃,弱光400~600k, 土壤含水量35~88%,萌发周期长>3个月。冬孢子内含有内 源孢子萌发抑制剂。 米生理分化:美国15小种,德国8个小种。 米 初侵染来源:土壤带菌,冬孢子可存活1年,菌瘿可存活3~ 10年。 *传播:种子:运输工具、包装材料及下脚料;粪肥;雨水
病原菌:Tilletia controversa J.G. Kühn, in Rabenhorst, Hedwigia 13: 188 (1874) Position in classification: Tilletiaceae, Tilletiales, Exobasidiomycetidae, Ustilaginomycetes, Basidiomycota, Fungi 形态特征:冬孢子 ,冬孢子萌发。 生物学特征:冬孢子萌发-2~15(3~8)℃ ,弱光400~600lx, 土壤含水量35~88%,萌发周期长>3个月。冬孢子内含有内 源孢子萌发抑制剂。 生理分化:美国15小种,德国8个小种。 初侵染来源:土壤带菌,冬孢子可存活1年,菌瘿可存活3~ 10年。 传播:种子;运输工具、包装材料及下脚料;粪肥;雨水
Miniot of Publc Works ond Gowenmnt Services Conada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