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 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 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 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 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有明白。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 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 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 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 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 人才,任用了皋陶,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有了天 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 疏远了
3、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 樊迟 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 '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 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 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 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有明白。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 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 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 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 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 人才,任用了皋陶,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有了天 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 疏远了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拿 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 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 人的身上。 RD
• 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拿 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 ‘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 人的身上
阅读1、2、3、4语段后,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 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 就是克服一己之私,而遵循礼的规定。 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 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 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 或者"忠恕
阅读1、2、3、4语段后,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 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 "就是克服一己之私,而遵循礼的规定。 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 "仁"就是对他人的 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 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 , 或者"忠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