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单片机I/O口应用实验_P3.3口输入P1口输出实验目的1、掌握P3口、P1口简单使用。2、学习延时程序的编写和使用。二、实验内容1、P3.3口做输入口,外接一脉冲,每输入一个脉冲,P1口按十六进制加一。2、P1口做输出口,编写程序,使P1口接的8个发光二极管L0一L7按16进制加一的方式点亮发光二极管。实验说明三、1、P1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P1口作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高电平,使内部MOS管截止,因内部上拉电阻是20KQ一40KQ,故不会对外部输入产生影响。若不先对它置高,且原来是低电平,则MOS管导通,读入的数据不正确。2、延时子程序的延时计算。对于延时程序DELAY:MOVR6,#00HDELAY1:MOVR7,#80HDJNZ R7,$DJNZR6,DELAY1查指令表可知MOV、DJNZ指令均需用两个机器周期,而一个机器周期时间长度为12/6.0MHZ,所以该段指令执行时间为:((128+1)×256)+1)×2×(12=6000000)=132.1ms。四、实验原理图U17P1.0LO2181A11Y1KP1.1L141621A21Y2P1.2L2614NK1A31Y3P13L3812241A41Y4O P1.4LA11g2Y12A18031P1.57L5136K2A22Y2P1.615L6VCC2A32Y3中P1.71738L7?2A42Y411G680*8P3.319 2GJR174LS240UiOK1220VCCGNDO图(1-1)1
1 实验一 单片机 I/O 口应用实验_ P3.3 口输入 P1 口输出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 P3 口、P1 口简单使用。 2、学习延时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二、 实验内容 1、P3.3 口做输入口,外接一脉冲,每输入一个脉冲,P1 口按十六进制加一。 2、P1 口做输出口,编写程序,使 P1 口接的 8 个发光二极管 L0—L7 按 16 进制加一的 方式点亮发光二极管。 三、 实验说明 1、P1 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由准双向口结 构可知:当 P1 口作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高电平,使内部 MOS 管截止,因 内部上拉电阻是 20KΩ—40KΩ,故不会对外部输入产生影响。若不先对它置高, 且原来是低电平,则 MOS 管导通,读入的数据不正确。 2、延时子程序的延时计算。 对于延时程序 DELAY :MOV R6, #00H DELAY1:MOV R7, #80H DJNZ R7, $ DJNZ R6, DELAY1 查指令表可知 MOV、DJNZ 指令均需用两个机器周期,而一个机器周期时间长度为 12/ 6.0MHZ,所以该段指令执行时间为: ((128+1)×256)+1)×2×(12÷6000000)=132.1ms。 四、 实验原理图 图(1-1)
五、实验程序框图主程序:延时子程序:开始R6设初值FFHP3.3为高吗?R7设初值FFHN延时AR7-1=0否?NVP3.3真的为高吗?R6-1=0否?NP3.3为低吗?返回N图(1-3)时A+1送P1口循环图(1-2)六、实验步1、P3.3用插针连至K1,P1.0~P1.7用插针连至L0L7。2、调试、运行程序MCUIO.ASM。3、开关K1每拨动一次,L0~L7发光二极管按16进制方式加一点亮。2
2 五、 实验程序框图 六、 实验步骤 1、P3.3 用插针连至 K1, P1.0~P1.7 用插针连至 L0~L7。 2、调试、运行程序 MCUIO.ASM。 3、开关 K1 每拨动一次,L0~L7 发光二极管按 16 进制方式加一点亮。 P3.3 真的为高吗? P3.3 为低吗? 开 始 P3.3为高吗? 延 时 延 时 A+1 送 P1 口 循 环 N N N Y Y Y 主程序: 图(1-2) N N Y R6 设初值 FFH 延时子程序: R7 设初值 FFH R7-1=0 否? R6-1=0 否? 返 回 Y 图(1-3)
实验二单片机I/O口应用实验_工业顺序控制实验目的掌握工业顺序控制程序的简单编写和中断的使用。实验预备知识二、在工业控制中,像冲压、注塑、轻纺、制瓶等生产过程,都是一些断续生产过程,按某种程序有规律地完成预定的动作,对这类断续生产过程的控制称顺序控制,例:注塑机工艺过程大致按“合模→注射→延时→开模→产伸→产退”顺序动作,用单片机最易实现。三、、实验内容8031的P1.0~P1.6控制注塑机的七道工序,现模拟控制七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高电平有效,设定每道工序时间转换为延时,P34为开工启动开关,低电平启动。P33为外故障输入模拟开关,P3.3为0时不断告警,P1.7为报警声音输出。四、实验说明实验中用外部中断0,编中断服务程序的关键是:1、保护进入中断时的状态,并在退出中断之前恢复进入的状态。2、必须在中断程序中设定是否允许中断重入,即设置EX0位。一般中断程序进入时应保护PSW、ACC以及中断程序使用但非其专用的寄存器,本实验中未涉及。五、实验接线图U17LOP1.02.181A11Y1L1P1.1416N1A21Y2P1.2L261431A31Y3L38P131241A41Y4P1.4LA112A12Y18031P1.513AL5-2A22Y2P1.6L61542A32Y3VCO178L73K2A42Y41GP3.4JR1192元P3.374LS240P1.7K1CUICK2HvCCOHGND-SB1SB29012SINVCCSPEAKERIK55KGMD图(2-1)3
3 实验二 单片机 I/O 口应用实验_工业顺序控制 一、 实验目的 掌握工业顺序控制程序的简单编写和中断的使用。 二、 实验预备知识 在工业控制中,像冲压、注塑、轻纺、制瓶等生产过程,都是一些断续生产过程,按 某种程序有规律地完成预定的动作,对这类断续生产过程的控制称顺序控制,例:注塑机工 艺过程大致按“合模→注射→延时→开模→产伸→产退”顺序动作,用单片机最易实现。 三、 实验内容 8031 的 P1.0~P1.6 控制注塑机的七道工序,现模拟控制七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高电 平有效,设定每道工序时间转换为延时,P3.4 为开工启动开关,低电平启动。P3.3 为外故 障输入模拟开关,P3.3 为 0 时不断告警,P1.7 为报警声音输出。 四、 实验说明 实验中用外部中断 0,编中断服务程序的关键是: 1、保护进入中断时的状态,并在退出中断之前恢复进入的状态。 2、必须在中断程序中设定是否允许中断重入,即设置 EX0 位。 一般中断程序进入时应保护 PSW、ACC 以及中断程序使用但非其专用的寄存器,本实 验中未涉及。 五、 实验接线图 图(2-1)
六、实验程序框图主程序:中断服务子程序:开始关输出保护现场中断、P1口、P3口初始化P1口全低报警等开工N故障清除了吗?工序1延时恢复现场工序2延时...返回.图(2-3)工序7延时图(2-2)七、多实验步骤1、P3.4连K1,P3.3连K2,P1.0P1.6分别连到L0~L6,P1.7连SIN(电子音响驱动控区),其卧式开关打在音乐上,短路片选择左边为蜂鸣器,右边为喇叭。2、K1开关拨在上面,K2拨在上面。3、调试、运行程序GYSX.ASM。4、K1拨至下面(低电平),各道工序应正常运行。5、K2拨至下面(低电平),应有声音报警(人为设置故障)。6、K2拨至上面(高电平),即排除故障,程序应从刚才报警的那道工序继续执行。八、思考修改程序,使每道工序中有多位输出。4
4 六、 实验程序框图 七、 实验步骤 1、P3.4 连 K1,P3.3 连 K2,P1.0~P1.6 分别连到 L0~L6,P1.7 连 SIN(电子音响驱 动控区),其卧式开关打在音乐上,短路片选择左边为蜂鸣器,右边为喇叭。 2、K1 开关拨在上面,K2 拨在上面。 3、调试、运行程序 GYSX.ASM。 4、K1 拨至下面(低电平),各道工序应正常运行。 5、K2 拨至下面(低电平),应有声音报警(人为设置故障)。 6、K2 拨至上面(高电平),即排除故障,程序应从刚才报警的那道工序继续执行。 八、 思考 修改程序,使每道工序中有多位输出。 恢复现场 故障清除了吗? 返 回 报 警 保护现场 关输出 中断服务子程序: Y N 图(2-3) 主程序: 开始 · · · 中断、P1 口、P3 口初始化 P1 口全低 工序 2 延时 工序 1 延时 等开工 工序 7 延时 · · · · 图(2-2)
实验三并行I/O接口8255应用实验目的了解8255芯片的结构及编程方法。二、实验内容用8255的PA口做输入口,PB口做输出口,控制PA口状态从PB口输出显示。三、实验说明通过PA口接8个开关K1~K8,PB口接8个发光二极管,从PA口读入8位开关的状态送PB口显示,拨动K1~K8,PB口上接的8个发光二极管L0~L7对应显示K1~K8的状态。四、实验接线图UB3134DOPACDOPAOPKIDI33PA300B四K2D232PA2K3D331PAK4D43040PA4PA4D4?K5D52939ASD5PASK6D62838PA6D6PA6K7D727AD7PA7PK8RD18PBO5RDPBOLOWR1936WRPBIOLIAO20AOPB2L2A219PB3AlPB3?L3RST3522RESETPB4PL4236PRSCSPBS?L524PBhYOPB62L68255CS2PB7?L7RB314.7K14 _PCOPCO15_PCIPCI16_PC2品17_PC3n13PC4290vCc12_PCS1I_PC610_PC78255图(3-1)5
5 实验三 并行 I/O 接口 8255 应用 一、 实验目的 了解 8255 芯片的结构及编程方法。 二、 实验内容 用 8255 的 PA 口做输入口,PB 口做输出口,控制 PA 口状态从 PB 口输出显示。 三、 实验说明 通过 PA 口接 8 个开关 K1~K8,PB 口接 8 个发光二极管,从 PA 口读入 8 位开关的 状态送 PB 口显示,拨动 K1~K8,PB 口上接的 8 个发光二极管 L0~L7 对应显示 K1~K8 的状态。 四、 实验接线图 D 0 34 D 1 33 D 2 32 D 3 31 D 4 30 D 5 29 D 6 28 D 7 27 PA0 4 PA1 3 PA2 2 PA3 1 PA4 40 PA5 39 PA6 38 PA7 37 PB0 18 PB1 19 PB2 20 PB3 21 PB4 22 PB5 23 PB6 24 PB7 25 PC0 14 PC1 15 PC2 16 PC3 17 PC4 13 PC5 12 PC6 11 PC7 10 RD 5 W R 36 A 0 9 A 1 8 RESET 35 CS 6 UB31 8255 D 0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 RD W R A 0 A 1 RST 8255CS PA0 PA1 PA2 PA3 PA4 PA5 PA6 PA7 PB0 PB1 PB2 PB3 PB4 PB5 PB6 PB7 PC0 PC1 PC2 PC3 PC4 PC5 PC6 PC7 RB31 4.7K VCC Y 0 K 1 K 2 K 3 K 4 K 5 K 6 K 7 K 8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图(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