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低位地址交叉多体存储器 低位地址交叉多体存储器如图3.4所示,用低位地址译码选择不同的 存储体,而高位地址用于内部寻址。若总体地址有m位,低位地址有n 位,则可连接2n个存储体,体内地址空间为2mn 地址译码 地址译码 地址译码 地址 译码器 存储体 存储体 存储体 M m-n位n位 地址字 RN一「读写寄存器 读写寄存器 读写寄存器 数据总线 图3.4低位地址交叉多体存储器的逻辑结构图
图3.4 低位地址交叉多体存储器的逻辑结构图 2.低位地址交叉多体存储器 低位地址交叉多体存储器如图3.4所示,用低位地址译码选择不同的 存储体,而高位地址用于内部寻址。若总体地址有m位,低位地址有n 位,则可连接2n个存储体,体内地址空间为2m-n
若设存储器的字存取周期为4,由A个子周期组成,即t=k。如果 使用∧个存储体交叉存储,再按时间依次启动k个存储体,则构成流水线 存取方式,其示意如图3.5所示,其中k4。 5 M Mo M3 Mo Lo 图3.5多体交叉存储体流水线读/写操作示意
若设存储器的字存取周期为t 0,由k个子周期τ组成,即t 0=kτ。如果 使用k个存储体交叉存储,再按时间τ依次启动k个存储体,则构成流水线 存取方式,其示意如图3.5所示,其中k=4。 图3.5 多体交叉存储体流水线读/写操作示意
从整体上看,提高了存取速度,在访问存储器不冲突的情况 下,3之后每隔时间就可读/写一个字。连续读/写K个字需要的时 间为計(k-1)τ;顺序读/写需要的时间为。显然,在不发生访问 冲突时按流水线访问,其带宽是单体存储器的K倍音
从整体上看,提高了存取速度,在访问存储器不冲突的情况 下,3τ之后每隔时间τ就可读/写一个字。连续读/写k个字需要的时 间为t 0+(k-1)τ;顺序读/写需要的时间为kt 0。显然,在不发生访问 冲突时按流水线访问,其带宽是单体存储器的k倍
3.1.4磁盘阵列 1磁盘 磁盘以其大容量、低成本、工作稳定可靠和存储信息的非易失性等特点 直是各类计算机必不可少的外部辅助存储器。按照载体,分为硬盘和软盘;按照尺 寸,常见的有14吋、10.8吋、5.25时、3.5时、2.5吋、1.8时和1.3吋等。除了尺寸 和结构之外,衡量磁盘性能的技术指标主要有以下6条。 (1)记录密度 磁盘信息是记录在磁头掠过的同心圆上,分为道密度、位密度和面密度。显 然 面密度=道密度×位密度。 过去,硬盘的道密度多在1257/之上,位密度多在23980b之上,面密度在 100Mb2之上。现在,面密度已经达到10~20Gbi2。且面密度每经1.5年翻一番 (2)存储容量 磁盘在出厂时已经格式化,早期每个扇区记录512个字节的数据。因此: 硬盘容量=柱面数×磁头数ⅹ(扇区数道)×512B 现在,每一个扇区记录的字节数远不止512个字节,已有1KB、2KB、4KB和8KB 等多种字节数
3.1.4 磁盘阵列 1.磁盘 磁盘以其大容量、低成本、工作稳定可靠和存储信息的非易失性等特点,一 直是各类计算机必不可少的外部辅助存储器。按照载体,分为硬盘和软盘;按照尺 寸,常见的有14吋、10.8吋、5.25吋、3.5吋、2.5吋、1.8吋和1.3吋等。除了尺寸 和结构之外,衡量磁盘性能的技术指标主要有以下6条。 (1)记录密度 磁盘信息是记录在磁头掠过的同心圆上,分为道密度、位密度和面密度。显 然: 面密度=道密度×位密度。 过去,硬盘的道密度多在1257r/i之上,位密度多在23980b/i之上,面密度在 100Mb/i2之上。现在,面密度已经达到10~20Gb/i2。且面密度每经1.5年翻一番。 (2)存储容量 磁盘在出厂时已经格式化,早期每个扇区记录512个字节的数据。因此: 硬盘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道)×512B 现在,每一个扇区记录的字节数远不止512个字节,已有1KB、2KB、4KB和8KB 等多种字节数
【例3.2】已知 Quantum的LsP540AT硬盘机有1120个柱面、16个磁 头,每道59个扇区,试求总的容量。 解:在硬盘中,柱面数对应的是每面的磁道数,磁头数对应的是盘 面数,若设每个扇区记录512个字节,则: 总容量=1120×16×59×512B=541327360B≈54MB 目前,硬盘的容量已经达到几百GB甚至几TB以上。 上述方式是在每一条磁道上记录相同的数据位,显然内道信息密 度大,外道信息密度小。目前已有改进,即把盘面上的若干条相邻磁道 分为一组,称为分带记录。每一个记录带内的各条磁道有相同的扇区数, 各分带之间的磁道扇区数不同,靠近内部的分带磁道扇区数小,靠近外 部的分带磁道扇区数大 (3)平均寻道时间 是指磁头定位到所要寻找的磁道上时所用的时间,常以磁头沿半径方 向运动一半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过去般在85mS左右,现在可减小到 4.2mS
【例3.2】已知Quantum的LSP 540AT硬盘机有1120个柱面、16个磁 头,每道59个扇区,试求总的容量。 解:在硬盘中,柱面数对应的是每面的磁道数,磁头数对应的是盘 面数,若设每个扇区记录512个字节,则: 总容量=1120×16×59×512B=541 327 360B≈54MB 目前,硬盘的容量已经达到几百GB甚至几TB以上。 上述方式是在每一条磁道上记录相同的数据位,显然内道信息密 度大,外道信息密度小。目前已有改进,即把盘面上的若干条相邻磁道 分为一组,称为分带记录。每一个记录带内的各条磁道有相同的扇区数, 各分带之间的磁道扇区数不同,靠近内部的分带磁道扇区数小,靠近外 部的分带磁道扇区数大。 (3)平均寻道时间 是指磁头定位到所要寻找的磁道上时所用的时间,常以磁头沿半径方 向运动一半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过去一般在8.5mS左右,现在可减小到 4.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