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理论的初步形成 (公元前475一公元221年哉国、秦汉时代)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五十二病方》载有52种 病,共103个病名。 世界上最早记录应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 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奠定了 中医理论体系。 “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的描述。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三、骨伤科理论的初步形成 (公元前475一公元221年 战国、秦汉时代) •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五十二病方》载有52种 病,共103个病名。 – 世界上最早记录应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 •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 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奠定了 中医理论体系。 – “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的描述
西汉:淳于意一—两例完整骨 伤科病案 则是堕马致伤;一则是举重致伤 华佗——外伤科医学家(麻沸 散、刮骨疗伤、五禽戏)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 论》(理法方药辨证论治)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西汉:淳于意——两例完整骨 伤科病案 一则是堕马致伤;一则是举重致伤 华佗——外伤科医学家(麻沸 散、刮骨疗伤、五禽戏)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 论》(理法方药辨证论治)
主要贡献 现存最早医学典籍 伤科基础理论初步形成 最早应用水银治疗外伤感染 最早出现手术、练功及方药治疗 最早记载破伤风“伤痉”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主要贡献 • 现存最早医学典籍 • 伤科基础理论初步形成 • 最早应用水银治疗外伤感染 • 最早出现手术、练功及方药治疗 • 最早记载破伤风“伤痉” •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四、骨伤科临床医学的进步 (公元221—960年魏、晋、隋、唐、五代 战乱促进伤科发展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颞颌关 节脱位口腔内整复方法、竹片夹板固定骨 折、口对口吹气法复苏术。 南北朝,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对金疮和痈 疽的诊治有较详尽的论述。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四、骨伤科临床医学的进步 (公元221—960年魏、晋、隋、唐、五代) 战乱促进伤科发展 •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颞颌关 节脱位口腔内整复方法、竹片夹板固定骨 折、口对口吹气法复苏术。 • 南北朝,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对金疮和痈 疽的诊治有较详尽的论述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