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剥4透降置多大学 民法总论 民法总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一)课程名称:民法总论 (二)英文名称:The General Rules of Civil Law (三)课程代码:LAW201 (四)学分:3 (五)课堂教学课时:54 (六)课程属性:法学院学生为必修课,其他院系学生为选修课 (七)院系:法学院 (八)考核方式:平时作业由授课教师随堂布置,占总分的20%;期中考试为开卷考试,占总分的 2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分的60% (九)出勤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出勤,不得迟到、早退 二、教师信息 主讲教师: 王军: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号朋:民商法学博士、副教授 联系电话:64492195 三、学生信息 授课对象:法学院一年级学生为必修课,全校各专业学生为公共选修课 四、核心内容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民事法律关 系及其构成要件、民事主体的种类与其基本内容,民事法律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代理、诉讼时效 与权利的行使,并能够初步运用民法学理论知识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真实案件进行法律分析。 (二)先修课程:西方法制史 (三)主要授课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四)教学技术:多媒体 (五)教材:梁慧星主编:《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六)参考资料:魏振瀛主编:《民法》(第1-20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七)课程内容: 第一章导论 1、目录 第一节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知识点:民法的语源、民法一词的演变、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的含义与区别 二、习惯民法与成文民法 知识点:习惯民法的含义及表现形式、成文民法的出现及表现形式 三、罗马民法 知识点:罗马民法的含义、罗马民法的组成部分 第1页共22页
民法总论 民法总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一)课程名称:民法总论 (二)英文名称:The General Rules of Civil Law (三)课程代码:LAW201 (四)学分:3 (五)课堂教学课时:54 (六)课程属性:法学院学生为必修课,其他院系学生为选修课 (七)院系:法学院 (八)考核方式:平时作业由授课教师随堂布置,占总分的 20%;期中考试为开卷考试,占总分的 2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分的 60% (九)出勤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出勤,不得迟到、早退 二、教师信息 主讲教师: 王军: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号朋:民商法学博士、副教授 联系电话:64492195 三、学生信息 授课对象:法学院一年级学生为必修课,全校各专业学生为公共选修课 四、核心内容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民事法律关 系及其构成要件、民事主体的种类与其基本内容,民事法律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代理、诉讼时效 与权利的行使,并能够初步运用民法学理论知识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真实案件进行法律分析。 (二)先修课程:西方法制史 (三)主要授课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四)教学技术:多媒体 (五)教材:梁慧星主编:《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六)参考资料:魏振瀛主编:《民法》(第 1-203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七)课程内容: 第一章 导论 1、目录 第一节 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知识点:民法的语源、民法一词的演变、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的含义与区别 二、习惯民法与成文民法 知识点:习惯民法的含义及表现形式、成文民法的出现及表现形式 三、罗马民法 知识点:罗马民法的含义、罗马民法的组成部分 第 1 页 共 22 页
链喇哈餐多方学 民法总论 四、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 知识点:近代民法的制定、近代民法的模式、现代民法的出现、现代民法的模式 五、大陆法系民法与英美法系民法 知识点:大陆法系的含义、大陆法系民法的特点、英美法系民法的含义、英美法系民法的特点 六、民法的构造 知识点:民法上的法律关系模型、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以契约和所有权为基轴的体系化、以物权 和债权为基轴的体系化、债权法的体系、物权法的体系、民法的体系 七、民法的编纂 知识点: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民法典的编纂体例 八、中国民法的沿革 知识点:第一次民法编纂、第二次民法编纂、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民法编纂 第二节民法的法源 一、法源的意义 知识点:法源指法院裁判案件时可以作为裁判基准的法律规范。 二、成文法主义与不成文法主义 知识点:成文法主义的含义、特点:不成文法主义的含义、特点 三、中国民法的法源 知识点:中国民法法源的主要表现形式:法律、行政法规、有权解释、习惯法、判例法、法理、学 说 第三节民法的本质 一、 民法为市民社会的法 知识点:市民社会的含义、民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二、民法为私法 知识点:公法与私法划分的意义、有关公法与私法划分的争议、私法的含义、民法与私法的关系 三、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知识点:行为规范的含义、裁判规范的含义、为什么民法既是行为规范又是裁判规范 四、民法为实体法 知识点:实体法的含义、程序法的含义、为什么民法是实体法 五、民法的功能 知识点:民法的各项基本功能:为现代市场经济活动提供行为规范、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维护社 会公平正义、促进民主政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六、民法的基本原理 知识点:私法自治作为民法基本原理的作用、功能及限制 第四节民法的本位 一、义务本位 知识点:义务本位的含义、表现 二、权利本位 知识点:权利本位的含义、表现 三、社会本位 知识点:社会本位的含义、表现 第2页共22页
民法总论 四、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 知识点:近代民法的制定、近代民法的模式、现代民法的出现、现代民法的模式 五、大陆法系民法与英美法系民法 知识点:大陆法系的含义、大陆法系民法的特点、英美法系民法的含义、英美法系民法的特点 六、民法的构造 知识点:民法上的法律关系模型、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以契约和所有权为基轴的体系化、以物权 和债权为基轴的体系化、债权法的体系、物权法的体系、民法的体系 七、民法的编纂 知识点: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民法典的编纂体例 八、中国民法的沿革 知识点:第一次民法编纂、第二次民法编纂、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民法编纂 第二节 民法的法源 一、法源的意义 知识点:法源指法院裁判案件时可以作为裁判基准的法律规范。 二、成文法主义与不成文法主义 知识点:成文法主义的含义、特点;不成文法主义的含义、特点 三、中国民法的法源 知识点:中国民法法源的主要表现形式:法律、行政法规、有权解释、习惯法、判例法、法理、学 说 第三节 民法的本质 一、民法为市民社会的法 知识点:市民社会的含义、民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二、民法为私法 知识点:公法与私法划分的意义、有关公法与私法划分的争议、私法的含义、民法与私法的关系 三、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知识点:行为规范的含义、裁判规范的含义、为什么民法既是行为规范又是裁判规范 四、民法为实体法 知识点:实体法的含义、程序法的含义、为什么民法是实体法 五、民法的功能 知识点:民法的各项基本功能:为现代市场经济活动提供行为规范、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维护社 会公平正义、促进民主政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六、民法的基本原理 知识点:私法自治作为民法基本原理的作用、功能及限制 第四节 民法的本位 一、义务本位 知识点:义务本位的含义、表现 二、权利本位 知识点:权利本位的含义、表现 三、社会本位 知识点:社会本位的含义、表现 第 2 页 共 22 页
碰男华经海贸多大号 民法总论 四、中国民法的本位 知识点:中国民法应当体现出什么样的本位,为什么说权利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结合是中国未来制定 民法典应当采取的模式 第五节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原则的意义 知识点:原则的含义、功能、分类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知识点: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一切民事主体均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解释民 事法律法规的依据、补充法律漏洞、发展学说判例的基础 三、中国民法基本原则 知识点:民法各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平等原则、合同自由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 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 第六节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知识点:民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及基本含义: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范围、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范 围 二、民法与经济法 知识点:经济法的含义、民法与经济法的联系与区别 三、民法与行政法 知识点:行政法的含义、民法与行政法的联系与区别 四、民法与劳动法 知识点:劳动法的含义、民法与劳动法的联系与区别 第七节民法学及其学习方法 一、民法与民法学 知识点:民法学的构成 二、民法学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民法学的体系 三、学习民法学的基本方法 知识点:了解学习民法学的各种基本方法 2、基本知识、理论以及预期的学生应达目标 1、民法的含义: 2、民法的法律渊源: 3、民法的本质: 4、民法的本位: 5、民法的基本原则。 学生在完成本章的学习后,应当对民法的基本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下一步学习民法具体的内 容打下良好的知识背景。 3、教学时间:9学时 4、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通过例证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民法的了解。 第3页共22页
民法总论 四、中国民法的本位 知识点:中国民法应当体现出什么样的本位,为什么说权利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结合是中国未来制定 民法典应当采取的模式 第五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原则的意义 知识点:原则的含义、功能、分类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知识点: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一切民事主体均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解释民 事法律法规的依据、补充法律漏洞、发展学说判例的基础 三、中国民法基本原则 知识点:民法各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平等原则、合同自由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 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 第六节 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知识点:民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及基本含义: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范围、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范 围 二、民法与经济法 知识点:经济法的含义、民法与经济法的联系与区别 三、民法与行政法 知识点:行政法的含义、民法与行政法的联系与区别 四、民法与劳动法 知识点:劳动法的含义、民法与劳动法的联系与区别 第七节 民法学及其学习方法 一、民法与民法学 知识点:民法学的构成 二、民法学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民法学的体系 三、学习民法学的基本方法 知识点:了解学习民法学的各种基本方法 2、基本知识、理论以及预期的学生应达目标 1、民法的含义; 2、民法的法律渊源; 3、民法的本质; 4、民法的本位; 5、民法的基本原则。 学生在完成本章的学习后,应当对民法的基本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下一步学习民法具体的内 容打下良好的知识背景。 3、教学时间:9 学时 4、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通过例证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民法的了解。 第 3 页 共 22 页
渊外经价餐易大景 民法总论 5、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第1-59页;参考资料:第1-29页。 6、思考题: 1、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民法的法律渊源包括哪些? 3、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 1、目录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一、人无时无刻不在民事法律关系中 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性 二、民事法律关系为法律关系之一种 知识点:法律关系的含义、民事法律关系与法律关系 三、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形式 知识点:民法的调整范围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由动和静两种要素构成:静的要素为主体与客体,动的要素为权利义务,及 其变动与变动之原因。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四、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的含义 五、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 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变动与民事权利变动的关系、民事权利变动的分类 六、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 知识点:民事法律事实的含义与分类、自然事实、人的行为的含义及具体表现形式 第三节民事能力 一、法律上所谓能力 知识点:能力的含义 二、民事权利能力 知识点:民事权利能力的含义、民事权利能力的取得和消灭、一般民事权利能力和特别民事权利能 力 三、民事行为能力 知识点: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意思能力的含义、民事行为能力与意思能力的联系 四、民事责任能力 知识点:民事责任能力的含义、民事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 第四节民事权利 第4页共22页
民法总论 5、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第 1-59 页;参考资料:第 1-29 页。 6、思考题: 1、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民法的法律渊源包括哪些? 3、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 1、目录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一、人无时无刻不在民事法律关系中 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性 二、民事法律关系为法律关系之一种 知识点:法律关系的含义、民事法律关系与法律关系 三、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形式 知识点:民法的调整范围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由动和静两种要素构成:静的要素为主体与客体,动的要素为权利义务,及 其变动与变动之原因。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四、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的含义 五、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 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变动与民事权利变动的关系、民事权利变动的分类 六、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 知识点:民事法律事实的含义与分类、自然事实、人的行为的含义及具体表现形式 第三节 民事能力 一、法律上所谓能力 知识点:能力的含义 二、民事权利能力 知识点:民事权利能力的含义、民事权利能力的取得和消灭、一般民事权利能力和特别民事权利能 力 三、民事行为能力 知识点: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意思能力的含义、民事行为能力与意思能力的联系 四、民事责任能力 知识点:民事责任能力的含义、民事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 第四节 民事权利 第 4 页 共 22 页
爸剥斗煙降餐多大学 民法总论 一、权利的概念 知识点:权利的含义 二、权利的本质 知识点:关于权利本质的各种学说:意思说、利益说、法力说 三、权利的意义 知识点:权利的意义 四、权利的分类 知识点:关于权利的各种主要分类的标准:财产权与非财产权:支配权、请求权、变动权:绝对权 与相对权:主权利与从权利: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五、权利竞合 知识点:权利竞合的含义、违约责任请求权与侵权责任请求权竞合的学说 六、权利与法律的关系 知识点:有关权利与法律之间关系的各种学说 七、为权利而斗争就是为法律而斗争 知识点:为什么要为权利而斗争 第五节民事义务 一、义务的意义 知识点:义务的含义、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的特点 二、义务的分类 知识点:义务的各种主要分类 第六节民事责任 一、责任的意义 知识点:责任的含义 二、法律责任 知识点:法律责任的含义与分类 三、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 知识点: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关系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法系的变迁:罗马法、英美法、日 耳曼法、大陆法系民法、中国民法通则 四、民事责任的本质 知识点:民事责任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民事责任使民事权利具有法律上之力、民事责任是 连结民事权利与国家公权力之中介、民事责任是一种特别债 2、基本知识、理论以及预期的学生应达目标: 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与特征: 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 3、民事法律事实: 4、民事权利的分类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将民事法律关系与一般的社会关系、其 他法律关系区分开来。 3、教学时间:6学时 4、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通过例证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了解。 第5页共22页
民法总论 一、权利的概念 知识点:权利的含义 二、权利的本质 知识点:关于权利本质的各种学说:意思说、利益说、法力说 三、权利的意义 知识点:权利的意义 四、权利的分类 知识点:关于权利的各种主要分类的标准:财产权与非财产权;支配权、请求权、变动权;绝对权 与相对权;主权利与从权利;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五、权利竞合 知识点:权利竞合的含义、违约责任请求权与侵权责任请求权竞合的学说 六、权利与法律的关系 知识点:有关权利与法律之间关系的各种学说 七、为权利而斗争就是为法律而斗争 知识点:为什么要为权利而斗争 第五节 民事义务 一、义务的意义 知识点:义务的含义、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的特点 二、义务的分类 知识点:义务的各种主要分类 第六节 民事责任 一、责任的意义 知识点:责任的含义 二、法律责任 知识点:法律责任的含义与分类 三、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 知识点: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关系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法系的变迁:罗马法、英美法、日 耳曼法、大陆法系民法、中国民法通则 四、民事责任的本质 知识点:民事责任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民事责任使民事权利具有法律上之力、民事责任是 连结民事权利与国家公权力之中介、民事责任是一种特别债 2、基本知识、理论以及预期的学生应达目标: 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与特征; 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 3、民事法律事实; 4、民事权利的分类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将民事法律关系与一般的社会关系、其 他法律关系区分开来。 3、教学时间:6 学时 4、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通过例证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了解。 第 5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