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几种色光分别为:红、橙、黄、绿、蓝、 靛、紫 15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能力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16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17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責。 18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第七章质量和密度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质量的单位是:干克(kq)、克q)、吨t 单位转换:10t=1kg=10g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4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②调节橫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③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知道横梁恢 复平衡 ④读数 5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超过称量(毎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做天平的称量) ②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6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7密度=质量=m) m m=p v 体积 8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若知道其密度,可以先称得其质量,然后应用上述公式,很方便地 求得其体积 9密度可以用来鉴别纯净的物质,因为纯净的物质具有其特定的密度,混合的物质则不行。 第八章力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6 14.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几种色光分别为:红、橙、黄、绿、蓝、 靛、紫。 15.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能力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16.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17.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18.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第七章 质量和密度 1.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克(g)、吨(t) 单位转换:10-3 t=1kg=103g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4.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②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③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知道横梁恢 复平衡; ④读数。 5.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超过称量(每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做天平的称量); ②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6.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7. 体积 质量 密度 = ( v m ρ= ) ρ m v = 、m =ρv 8.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若知道其密度,可以先称得其质量,然后应用上述公式,很方便地 求得其体积。 9.密度可以用来鉴别纯净的物质,因为纯净的物质具有其特定的密度,混合的物质则不行。 第八章 力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运动状态。 4.在物理学中,力是根据力产生的效果来测量的 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61N大约为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7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利用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的关系制成的测力计叫 做弹黉测力计 8,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拉力超过其量程会损坏弹簧测力计,弄错分度 值会导致读数错误。 9.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目的是防止指针或弹簧被外壳卡 住。 10如果在使用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不在零位置,需要先校正,即调零。 1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2力的表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只包括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13力的图示的步骤 定标度→定作用点与方向→定长度 14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15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16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98N/kq。 如果用G表示重力,g表示比值9.8N/kg,则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写作 或G=mg 17g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kq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N 18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9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对于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20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 力 2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 方向相同。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 力的方向相同。 22互成角度二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作用在同物体上的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 合力可以用以这两个力的图示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7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运动状态。 4.在物理学中,力是根据力产生的效果来测量的。 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6.1N 大约为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7.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利用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的关系制成的测力计叫 做弹簧测力计。 8.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拉力超过其量程会损坏弹簧测力计,弄错分度 值会导致读数错误。 9.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目的是防止指针或弹簧被外壳卡 住。 10.如果在使用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不在零位置,需要先校正,即调零。 1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2.力的表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只包括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13.力的图示的步骤: 定标度→定作用点与方向→定长度 14.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15.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16.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 9.8N/kg。 如果用 G 表示重力,g 表示比值 9.8N/kg,则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写作: m G g = 或 G = mg 17.g 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 1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 9.8N。 18.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9.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对于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20.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 力。 2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 方向相同。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 力的方向相同。 22.互成角度二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 合力可以用以这两个力的图示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第九章力和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来证明) 2: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体保持运 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3.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唯一决定。 4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就说这几个力平 衡,平衡时力的合力为零。 5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 就彼此平衡 6.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7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④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分开。 第十章压强液体的压强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与重力的联系与区别 ①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与其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②在斜面上,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与其重力大小不等,方向也不同; ③压力与重力的作用点不同,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4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力 压强二受力面积 F=pS 5压强的单位:牛每平方米,专门的名称叫啦斯卡,符号为Pa 单位转换:1Pa=10-Pa=10MPa 6解题时注意单位,一定要是牛、平方米,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Pa。 7增大压强
8 第九章 力和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来证明) 2.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体保持运 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3.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唯一决定。 4.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就说这几个力平 衡,平衡时力的合力为零。 5.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 就彼此平衡。 6.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7.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④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分开。 第十章 压强 液体的压强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与重力的联系与区别: ①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与其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②在斜面上,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与其重力大小不等,方向也不同; ③压力与重力的作用点不同,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4.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受力面积 压力 压强= ( S F p = ) p F S = 、 F = pS 5.压强的单位:牛每平方米,专门的名称叫帕斯卡,符号为 Pa 单位转换:1Pa=10-3kPa=10-6MPa 6.解题时注意单位,一定要是牛、平方米,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 Pa。 7.增大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