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微生物菌落相区别。 图 1-17 细菌的菌落特征 侧面观察:1.扁平;2.隆起;3.低凸起;4.高凸起;5.脐状;6.草帽状;7.乳头状。 正面观察:8.圆形、边缘完整;9.不规则、边缘波浪状;10.不规则、颗粒状、边缘叶状;11.规则、放射 状、边缘叶状;12.规则、边缘扇边形;13.规则、边缘齿状;14.规则、有同心环、边缘完整;15.不规则、 毛毯状;16.规则、菌丝状;17.不规则、卷发状、边缘波状;18.不规则、呈丝状;19.不规则、根状 不同细菌的菌落也具有自己的特有特征,对于产鞭毛、荚膜和芽孢的种类尤为明显。例 如,对无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尤其是各种球菌来说,随着菌落中个体数目的剧增,只能依 靠“硬挤”的方式来扩大菌落的体积和面积,因而就形成了较小、较厚及边缘极其圆整的菌 落。对长有鞭毛的细菌来说,其菌落就有大而扁平、形态不规则和边缘多缺刻的特征,运动 能力强的细菌还会出现树根状甚至能移动的菌落。有荚膜的细菌,其菌落往往十分光滑,并 呈透明的蛋清状,形状较大。凡产芽孢的细菌,因其芽孢引起的折光率变化而使菌落的外形 变得很不透明或有“干燥”之感,并因其细胞分裂后常成链状而引起菌落表面粗糙、有褶皱 感,再加上它们一般都有周生鞭毛,因此产生了既粗糙、多褶、不透明,又有外形及边缘不 规则特征的独特菌落。 同一种细菌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会有差别,但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形成的菌落 特征是一致的。所以,菌落的形态特征对菌种的分类鉴定有重要的意义。菌落还常用于微生 物的分离、纯化、鉴定、计数及选种与育种等工作。 (二)其它培养特征 培养特征除了菌落外,还包括普通斜面划线培养特征、半固体琼脂穿刺培养特征、明胶 穿刺培养特征及液体培养特征等。 1. 普通斜面划线培养特征 在琼脂斜面中央划直线接种细菌,一般要培养 1~5 天,观察细菌生长的程度、形态、 表面状况等(图 1-18)。若菌落与菌苔特征发生异样情况,表明该菌种受杂菌污染或发生变 异,应分离纯化
与其他微生物菌落相区别。 图 1-17 细菌的菌落特征 侧面观察:1.扁平;2.隆起;3.低凸起;4.高凸起;5.脐状;6.草帽状;7.乳头状。 正面观察:8.圆形、边缘完整;9.不规则、边缘波浪状;10.不规则、颗粒状、边缘叶状;11.规则、放射 状、边缘叶状;12.规则、边缘扇边形;13.规则、边缘齿状;14.规则、有同心环、边缘完整;15.不规则、 毛毯状;16.规则、菌丝状;17.不规则、卷发状、边缘波状;18.不规则、呈丝状;19.不规则、根状 不同细菌的菌落也具有自己的特有特征,对于产鞭毛、荚膜和芽孢的种类尤为明显。例 如,对无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尤其是各种球菌来说,随着菌落中个体数目的剧增,只能依 靠“硬挤”的方式来扩大菌落的体积和面积,因而就形成了较小、较厚及边缘极其圆整的菌 落。对长有鞭毛的细菌来说,其菌落就有大而扁平、形态不规则和边缘多缺刻的特征,运动 能力强的细菌还会出现树根状甚至能移动的菌落。有荚膜的细菌,其菌落往往十分光滑,并 呈透明的蛋清状,形状较大。凡产芽孢的细菌,因其芽孢引起的折光率变化而使菌落的外形 变得很不透明或有“干燥”之感,并因其细胞分裂后常成链状而引起菌落表面粗糙、有褶皱 感,再加上它们一般都有周生鞭毛,因此产生了既粗糙、多褶、不透明,又有外形及边缘不 规则特征的独特菌落。 同一种细菌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会有差别,但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形成的菌落 特征是一致的。所以,菌落的形态特征对菌种的分类鉴定有重要的意义。菌落还常用于微生 物的分离、纯化、鉴定、计数及选种与育种等工作。 (二)其它培养特征 培养特征除了菌落外,还包括普通斜面划线培养特征、半固体琼脂穿刺培养特征、明胶 穿刺培养特征及液体培养特征等。 1. 普通斜面划线培养特征 在琼脂斜面中央划直线接种细菌,一般要培养 1~5 天,观察细菌生长的程度、形态、 表面状况等(图 1-18)。若菌落与菌苔特征发生异样情况,表明该菌种受杂菌污染或发生变 异,应分离纯化
图 1-18 斜面划线培养特征 2.半固体琼脂穿刺培养特征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穿刺接种,培养后观察细菌沿穿刺接种部位的生长状况等方面(图 1-19)。如为不运动细菌只沿穿刺部位生长,能运动的细菌则向穿刺线四周扩散生长。各种 细菌的运动扩散形状是不同的。 图 1-19 半固体琼脂穿刺培养特征 3.明胶穿刺培养特征 在明胶培养基中穿刺接种,经培养后观察明胶能否水解及水解后的状况(图 1-20)。凡 能产生溶解区的,表明该菌能形成明胶水解酶(即蛋白酶)。溶解区的形状也因菌种不同而 异。 4.液体培养特征 将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1~3 天,观察液面生长状况(如膜和环等)、混浊程 度、沉淀情况、有无气泡和颜色等(图 1-21)。多数细菌表现为混浊,部分表现为沉淀,一 些好氧性细菌则在液面大量生长形成菌膜或菌环等现象。 图 1-20 明胶穿刺培养特征
图 1-18 斜面划线培养特征 2.半固体琼脂穿刺培养特征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穿刺接种,培养后观察细菌沿穿刺接种部位的生长状况等方面(图 1-19)。如为不运动细菌只沿穿刺部位生长,能运动的细菌则向穿刺线四周扩散生长。各种 细菌的运动扩散形状是不同的。 图 1-19 半固体琼脂穿刺培养特征 3.明胶穿刺培养特征 在明胶培养基中穿刺接种,经培养后观察明胶能否水解及水解后的状况(图 1-20)。凡 能产生溶解区的,表明该菌能形成明胶水解酶(即蛋白酶)。溶解区的形状也因菌种不同而 异。 4.液体培养特征 将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1~3 天,观察液面生长状况(如膜和环等)、混浊程 度、沉淀情况、有无气泡和颜色等(图 1-21)。多数细菌表现为混浊,部分表现为沉淀,一 些好氧性细菌则在液面大量生长形成菌膜或菌环等现象。 图 1-20 明胶穿刺培养特征
图 1-21 液体试管培养特征 三、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 (一)形态检查: 取致死畜禽的组织或血液制成血液涂片或组织触片,经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对 于一些具有特征形态的病原体,可鉴别。 单染色法:美兰染色法、瑞士、姬姆萨染色法。 复染色法:两种以上染料,如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染色法等。 (二)细菌的分离培养: 1、细菌的生长表现 固体培养基: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定点繁殖时,形成孤立的、肉眼可见的堆积物。 表现:大小、形态、透明度、隆起度、度、湿润度,表面光滑、粗糙、有无光泽。 菌苔:许多菌落融合成一片。 液体培养基:所有细菌能在其扩散生长。 表现:浑浊、沉淀、形成菌环、细菌膜等。 半固体培养基:检验有无鞭毛。 2、细菌的分离:用人工培养方法将细菌从病料或某一个菌落移植到新的培养基中培养 分离出来,称细菌的分离。 (三)细菌的生长试验: (四)动物试验:接种于动物,通过动物的症状、病理变化、染色、细菌培养、生物化 学实验、免疫学技术,检验细菌。 (五)免疫学诊断: 1、凝集试验 2、沉淀试验 3、补体结合试验 四、常用常见的细菌 (一)革兰氏阴性菌 1.假单胞杆菌属 直或略弯曲杆菌,多单生,大小为(0.5~1.0)μm×(1.5~5.0)μm。无芽孢,端生 单根或多根鞭毛,罕见不运动者。本属菌营养要求不严,属化能有机营养型。多数为好氧菌。 大部分菌种能在不含维生素、氨基酸的培养基上很好生长。有些种能产生不溶性的荧光色素 和绿脓菌青素、绿菌素等蓝、红、黄橙、绿的色素。本属菌具有很强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能 力,但能水解淀粉的菌株较少。 本属菌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动植物体表以及各种含蛋白的食品中。假单胞 杆菌是最重要的食品腐败菌之一,可使食品变色、变味,引起变质;在好气条件下还会引起
图 1-21 液体试管培养特征 三、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 (一)形态检查: 取致死畜禽的组织或血液制成血液涂片或组织触片,经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对 于一些具有特征形态的病原体,可鉴别。 单染色法:美兰染色法、瑞士、姬姆萨染色法。 复染色法:两种以上染料,如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染色法等。 (二)细菌的分离培养: 1、细菌的生长表现 固体培养基: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定点繁殖时,形成孤立的、肉眼可见的堆积物。 表现:大小、形态、透明度、隆起度、度、湿润度,表面光滑、粗糙、有无光泽。 菌苔:许多菌落融合成一片。 液体培养基:所有细菌能在其扩散生长。 表现:浑浊、沉淀、形成菌环、细菌膜等。 半固体培养基:检验有无鞭毛。 2、细菌的分离:用人工培养方法将细菌从病料或某一个菌落移植到新的培养基中培养 分离出来,称细菌的分离。 (三)细菌的生长试验: (四)动物试验:接种于动物,通过动物的症状、病理变化、染色、细菌培养、生物化 学实验、免疫学技术,检验细菌。 (五)免疫学诊断: 1、凝集试验 2、沉淀试验 3、补体结合试验 四、常用常见的细菌 (一)革兰氏阴性菌 1.假单胞杆菌属 直或略弯曲杆菌,多单生,大小为(0.5~1.0)μm×(1.5~5.0)μm。无芽孢,端生 单根或多根鞭毛,罕见不运动者。本属菌营养要求不严,属化能有机营养型。多数为好氧菌。 大部分菌种能在不含维生素、氨基酸的培养基上很好生长。有些种能产生不溶性的荧光色素 和绿脓菌青素、绿菌素等蓝、红、黄橙、绿的色素。本属菌具有很强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能 力,但能水解淀粉的菌株较少。 本属菌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动植物体表以及各种含蛋白的食品中。假单胞 杆菌是最重要的食品腐败菌之一,可使食品变色、变味,引起变质;在好气条件下还会引起
冷藏食品腐败、冷藏血浆污染;假单胞杆菌的少数种会对人、动物或植物致病,如铜绿假单 胞菌等。但多数假单胞菌在工业、农业、污水处理、消除环境污染中起重要作用。 2.黄单胞菌属 直杆状细菌,端生鞭毛运动,专性好氧。在培养基上可产生一种非水溶性的黄色色素(一 种类胡萝卜素),其化学成分为溴芳基多烯,使菌落呈黄色。所有的黄单胞菌都是植物病原 菌,可引起植物病害。水稻黄单胞菌引起水稻白叶枯病。而导致甘蓝黑腐病的野油菜黄单胞 菌,可作为菌种生产荚膜多糖,即黄原胶,它在纺织、造纸、搪瓷、采油、食品等工业上都 有广泛的用途。 3.醋酸杆菌属 细胞呈椭圆到杆状,直或稍弯曲,(0.6~0.8)μm×(1.0~3.0)μm,单生、成对或 成链。某些种常出现各种退化型,其细胞呈球形、伸长、膨胀、弯曲、分枝或丝状等形态。 周毛运动或不运动,不形成芽孢。属于化能有机营养型,呼吸代谢,从不发酵,氧是最终氢 受体。在中性或酸性(pH4.5)时氧化乙醇成醋酸。其中的醋化醋杆菌通常存在于水果、蔬 菜、酸果汁、醋和酒中,此菌常用于醋酸酿造工业。醋酸杆菌中有的种可引起菠萝的粉红病 和苹果、梨的腐烂病,有的菌株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合成纤维素,这在细菌中是极其罕见的。 4.埃希氏菌属 又叫大肠杆菌属,短杆菌,单生或成对,周生鞭毛,许多菌株产荚膜和微荚膜,有的菌 株生有大量菌毛,化能有机营养型,兼性厌氧菌。能分解乳糖、葡萄糖,产酸产气,能利用 醋酸盐,但不能利用柠檬酸盐,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菌落呈深蓝黑色,并有金属光泽。 该属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代表种是大肠埃希氏菌。正常条件下,大多数大肠杆菌是人和动 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但在特定条件下(如移位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又是条件致病菌,可导 致大肠杆菌病;另外,该属中也有少数与大肠杆菌病密切相关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存在。大肠 杆菌是食品中常见的腐败细菌。卫生细菌学上常以“大肠菌群数”和“细菌总数”作为饮用 水、牛乳、食品、饮料等卫生检定指标;本菌还是进行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 究的重要试验材料和对象。 5.沙门氏菌属 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无芽孢直杆菌,兼性厌氧菌。除极少数外,通常以周生鞭毛运 动。绝大多数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可利用柠檬酸盐。在肠道鉴别培养基上, 形成无色菌落。 本属种类特别繁多,已发现 1860 种以上的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重要的肠道致病菌, 除可引起肠道病变外,尚能引起脏器或全身感染,如肠热症、败血症等。误食被沙门氏菌污 染的食品,常会造成食物中毒。 6.肠杆菌属 肠杆菌属的性状与埃希氏菌属相似。在人的肠内虽比大肠杆菌少,但广泛存在于土壤、 水域和食品中,也是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少数菌株显示出强的腐败力,亦有些菌种能在 0~ 4℃增殖,造成包装食品冷藏过程中的腐败。 7.变形杆菌属 菌体形态常不规则,有明显多形性。无荚膜、无芽孢、有菌毛、有周生鞭毛,活泼运动。 属兼性厌氧菌。在普通琼脂上生长良好,肉汤培养物均匀混浊且有菌膜。广泛分布于动物肠 道、土壤、水域和食品中。有些菌种如普通变形杆菌,是食品的腐败菌,并能引起食物中毒, 也是伤口中较常见的继发感染菌和人类尿道感染最多见的病原菌之一。 8.巴氏杆菌属 菌体呈球杆状或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 0.25~0.4μm×0.5~2.5μm。单生或成双。 用瑞氏染色或美蓝染色可见典型两极着色。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新分离的强毒菌株有荚膜。 好氧或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严格,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瘠,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
冷藏食品腐败、冷藏血浆污染;假单胞杆菌的少数种会对人、动物或植物致病,如铜绿假单 胞菌等。但多数假单胞菌在工业、农业、污水处理、消除环境污染中起重要作用。 2.黄单胞菌属 直杆状细菌,端生鞭毛运动,专性好氧。在培养基上可产生一种非水溶性的黄色色素(一 种类胡萝卜素),其化学成分为溴芳基多烯,使菌落呈黄色。所有的黄单胞菌都是植物病原 菌,可引起植物病害。水稻黄单胞菌引起水稻白叶枯病。而导致甘蓝黑腐病的野油菜黄单胞 菌,可作为菌种生产荚膜多糖,即黄原胶,它在纺织、造纸、搪瓷、采油、食品等工业上都 有广泛的用途。 3.醋酸杆菌属 细胞呈椭圆到杆状,直或稍弯曲,(0.6~0.8)μm×(1.0~3.0)μm,单生、成对或 成链。某些种常出现各种退化型,其细胞呈球形、伸长、膨胀、弯曲、分枝或丝状等形态。 周毛运动或不运动,不形成芽孢。属于化能有机营养型,呼吸代谢,从不发酵,氧是最终氢 受体。在中性或酸性(pH4.5)时氧化乙醇成醋酸。其中的醋化醋杆菌通常存在于水果、蔬 菜、酸果汁、醋和酒中,此菌常用于醋酸酿造工业。醋酸杆菌中有的种可引起菠萝的粉红病 和苹果、梨的腐烂病,有的菌株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合成纤维素,这在细菌中是极其罕见的。 4.埃希氏菌属 又叫大肠杆菌属,短杆菌,单生或成对,周生鞭毛,许多菌株产荚膜和微荚膜,有的菌 株生有大量菌毛,化能有机营养型,兼性厌氧菌。能分解乳糖、葡萄糖,产酸产气,能利用 醋酸盐,但不能利用柠檬酸盐,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菌落呈深蓝黑色,并有金属光泽。 该属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代表种是大肠埃希氏菌。正常条件下,大多数大肠杆菌是人和动 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但在特定条件下(如移位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又是条件致病菌,可导 致大肠杆菌病;另外,该属中也有少数与大肠杆菌病密切相关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存在。大肠 杆菌是食品中常见的腐败细菌。卫生细菌学上常以“大肠菌群数”和“细菌总数”作为饮用 水、牛乳、食品、饮料等卫生检定指标;本菌还是进行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 究的重要试验材料和对象。 5.沙门氏菌属 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无芽孢直杆菌,兼性厌氧菌。除极少数外,通常以周生鞭毛运 动。绝大多数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可利用柠檬酸盐。在肠道鉴别培养基上, 形成无色菌落。 本属种类特别繁多,已发现 1860 种以上的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重要的肠道致病菌, 除可引起肠道病变外,尚能引起脏器或全身感染,如肠热症、败血症等。误食被沙门氏菌污 染的食品,常会造成食物中毒。 6.肠杆菌属 肠杆菌属的性状与埃希氏菌属相似。在人的肠内虽比大肠杆菌少,但广泛存在于土壤、 水域和食品中,也是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少数菌株显示出强的腐败力,亦有些菌种能在 0~ 4℃增殖,造成包装食品冷藏过程中的腐败。 7.变形杆菌属 菌体形态常不规则,有明显多形性。无荚膜、无芽孢、有菌毛、有周生鞭毛,活泼运动。 属兼性厌氧菌。在普通琼脂上生长良好,肉汤培养物均匀混浊且有菌膜。广泛分布于动物肠 道、土壤、水域和食品中。有些菌种如普通变形杆菌,是食品的腐败菌,并能引起食物中毒, 也是伤口中较常见的继发感染菌和人类尿道感染最多见的病原菌之一。 8.巴氏杆菌属 菌体呈球杆状或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 0.25~0.4μm×0.5~2.5μm。单生或成双。 用瑞氏染色或美蓝染色可见典型两极着色。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新分离的强毒菌株有荚膜。 好氧或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严格,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瘠,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
长。多杀性巴氏杆菌是本属中最重要的畜禽致病菌,对多种动物可致病。 9.里氏杆菌属 菌体形态杆状或椭圆形,大小 0.3~0.5μm×0.7~6.5μm,偶见个别长丝状,长 11~ 24μm。多为单生,少数成双或成短链排列。可形成荚膜,无芽孢,无鞭毛。瑞氏染色可见 两极着色。本菌营养要求高,在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鸭疫里氏杆菌是本属 的代表种,此菌主要感染雏鸭,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败血症和浆膜炎。 (二)革兰氏阳性菌 1.微球菌属 菌体呈球状,单生、双生或多次分裂,分裂面无规律,形成不规则簇形或立体形,好氧、 不运动,在食品中常见,是食品腐败细菌。某些菌株如黄色微球菌能产生色素,感染这些菌 后,会使食品发生变色。微球菌属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和耐热性。有些菌种适于在低温环境中 生长,引起冷藏食品腐败变质。 2.葡萄球菌属 菌体呈球状,单生、双生或呈葡萄串状,无芽孢、无鞭毛、不运动、有的形成荚膜或粘 液层,好氧或兼性厌氧菌。本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空气、土壤、水域及食品,也经常 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上,是皮肤正常微生物区系的代表性成员。某些菌种是引起人畜皮肤 感染或食物中毒的潜在病原菌。如人和动物的皮肤或粘膜损伤后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 引起化脓性炎症;食物被该菌污染,人误食后可引起毒素型食物中毒。 3.芽孢杆菌属 菌体呈杆状,菌端钝圆或平截,单个或成链状。有芽孢,大多数能以周生鞭毛或退化的 周生鞭毛运动。某些种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荚膜。好氧或兼性厌氧。菌落形态和大小多变, 在某些培养基上可产生色素。生理性状多种多样。 本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枯草芽孢杆菌是代表种。除作为细菌生理学研究外, 常作为生产中性蛋白酶、α-淀粉酶、5'-核苷酸酶和杆菌肽的主要菌种及饲料微生物添加 剂中的安全菌种使用。地衣芽孢杆菌可用于生产碱性蛋白酶、甘露聚糖酶和杆菌肽。多粘芽 孢杆菌可生产多粘菌素。炭疽芽孢杆菌是毒性很大的病原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蜡状 芽孢杆菌是工业发酵生产中常见污染菌,同时也可引起食物中毒。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伴胞晶 体可用于生产无公害农药。 4.梭状芽孢杆菌属 菌体呈杆状,两端钝圆或稍尖,有些种可形成长丝状。细胞单个、成双、短链或长链。 运动或不运动,运动者具周生鞭毛。可形成卵圆形或圆形芽孢,常使菌体膨大。由于芽孢的 形状和位置不同,芽孢体可表现为各种形状。化能有机营养菌,也有些是化能无机营养菌。 绝大多数种专性厌氧,对氧的耐受差异较大。 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多数为非病原菌,其中有部分为工业生产用菌种,如丙酮丁醇 梭菌是发酵工业上生产丙酮丁醇的菌种。常见的致病菌较少,但多为人畜共患病病原。如, 肉毒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是可引起人畜多种严重疾病,亦可造成食物中毒的细菌。其中肉毒 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毒性极大,只要 30g,就能使全世界 50 亿人中毒死亡。 5.乳酸菌 是指一群能将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包括乳杆菌属、链球菌属等。 (1)乳杆菌属 菌体呈长杆状或短杆状,链状排列、不运动。厌氧性或兼性厌氧,能发 酵糖类产生乳酸。化能有机营养型,营养要求复杂,需要生长因子。在 pH3.3~4.5 条件下, 仍能生存。乳杆菌常见于乳制品、腌制品、饲料、水果、果汁及土壤中。 它们是许多恒温动物,包括人类口腔、胃肠和阴道的正常菌群,很少致病。德氏乳杆菌 常用于生产乳酸及乳酸发酵食品;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性乳杆菌等常用于发酵饮料工业。 (2)链球菌属 菌体呈球状或卵圆状,直径 0.5~1μm,呈短链或长链排列,无鞭毛
长。多杀性巴氏杆菌是本属中最重要的畜禽致病菌,对多种动物可致病。 9.里氏杆菌属 菌体形态杆状或椭圆形,大小 0.3~0.5μm×0.7~6.5μm,偶见个别长丝状,长 11~ 24μm。多为单生,少数成双或成短链排列。可形成荚膜,无芽孢,无鞭毛。瑞氏染色可见 两极着色。本菌营养要求高,在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鸭疫里氏杆菌是本属 的代表种,此菌主要感染雏鸭,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败血症和浆膜炎。 (二)革兰氏阳性菌 1.微球菌属 菌体呈球状,单生、双生或多次分裂,分裂面无规律,形成不规则簇形或立体形,好氧、 不运动,在食品中常见,是食品腐败细菌。某些菌株如黄色微球菌能产生色素,感染这些菌 后,会使食品发生变色。微球菌属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和耐热性。有些菌种适于在低温环境中 生长,引起冷藏食品腐败变质。 2.葡萄球菌属 菌体呈球状,单生、双生或呈葡萄串状,无芽孢、无鞭毛、不运动、有的形成荚膜或粘 液层,好氧或兼性厌氧菌。本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空气、土壤、水域及食品,也经常 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上,是皮肤正常微生物区系的代表性成员。某些菌种是引起人畜皮肤 感染或食物中毒的潜在病原菌。如人和动物的皮肤或粘膜损伤后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 引起化脓性炎症;食物被该菌污染,人误食后可引起毒素型食物中毒。 3.芽孢杆菌属 菌体呈杆状,菌端钝圆或平截,单个或成链状。有芽孢,大多数能以周生鞭毛或退化的 周生鞭毛运动。某些种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荚膜。好氧或兼性厌氧。菌落形态和大小多变, 在某些培养基上可产生色素。生理性状多种多样。 本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枯草芽孢杆菌是代表种。除作为细菌生理学研究外, 常作为生产中性蛋白酶、α-淀粉酶、5'-核苷酸酶和杆菌肽的主要菌种及饲料微生物添加 剂中的安全菌种使用。地衣芽孢杆菌可用于生产碱性蛋白酶、甘露聚糖酶和杆菌肽。多粘芽 孢杆菌可生产多粘菌素。炭疽芽孢杆菌是毒性很大的病原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蜡状 芽孢杆菌是工业发酵生产中常见污染菌,同时也可引起食物中毒。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伴胞晶 体可用于生产无公害农药。 4.梭状芽孢杆菌属 菌体呈杆状,两端钝圆或稍尖,有些种可形成长丝状。细胞单个、成双、短链或长链。 运动或不运动,运动者具周生鞭毛。可形成卵圆形或圆形芽孢,常使菌体膨大。由于芽孢的 形状和位置不同,芽孢体可表现为各种形状。化能有机营养菌,也有些是化能无机营养菌。 绝大多数种专性厌氧,对氧的耐受差异较大。 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多数为非病原菌,其中有部分为工业生产用菌种,如丙酮丁醇 梭菌是发酵工业上生产丙酮丁醇的菌种。常见的致病菌较少,但多为人畜共患病病原。如, 肉毒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是可引起人畜多种严重疾病,亦可造成食物中毒的细菌。其中肉毒 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毒性极大,只要 30g,就能使全世界 50 亿人中毒死亡。 5.乳酸菌 是指一群能将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包括乳杆菌属、链球菌属等。 (1)乳杆菌属 菌体呈长杆状或短杆状,链状排列、不运动。厌氧性或兼性厌氧,能发 酵糖类产生乳酸。化能有机营养型,营养要求复杂,需要生长因子。在 pH3.3~4.5 条件下, 仍能生存。乳杆菌常见于乳制品、腌制品、饲料、水果、果汁及土壤中。 它们是许多恒温动物,包括人类口腔、胃肠和阴道的正常菌群,很少致病。德氏乳杆菌 常用于生产乳酸及乳酸发酵食品;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性乳杆菌等常用于发酵饮料工业。 (2)链球菌属 菌体呈球状或卵圆状,直径 0.5~1μm,呈短链或长链排列,无鞭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