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设计手 单行本 成大先主编● 常用设计资料 能品血翕服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 出版说明 在我国机械设计界享有盛名的《机械设计手册》,自1969年第一版出版发行以来,已经修订 了四版,累计销售量超过1l3万套,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内影响力最强、销售量最大的机 械设计工具书。作为国家级的重点科技图书,《机械设计手册》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 中,1978年获全圜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83年获化工部优秀科技图书奖,1995年获全国优秀 科技图书二等奖,199年获全国化工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 等奖,2003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至2002年,连续被评为全国优秀 畅销书。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5卷本),以其技术性和实用性强、标准和数据可靠、思路和方法 可行、使用和核查方便等特点,受到广大机械设计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首肯和厚爱。自2002 年初出版发行以来,已累计销售24000多套,收到读者来信数千封。山西省太原重型机器厂设计 院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在来信中说,“《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赢得了我们机械设计者的好评。 特别是推荐了许多实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扩大了相应产品的品种和规格范 街,内容齐全,实用、可靠,是我们设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好助手。”江苏省南通市的一位退休 丁程师说,“我从事机械设计工作40余年,最初用的是1969年的《机械设计手册)第一版,后来 陆续使用第二版、第三版,现在已经退休。近来逛书店,突然发现《机械设计手册》新出的第四 版,爱不释手,自已买了一套收藏,它是我一生事业中最亲密、最忠诚的伴侣。”湖南省湘潭市 江麓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讦总院的读者认为,“《机械设计手册》第四 版资料全而、新颖、准确、可靠,突出了实用性,从机械人员的角度出发,反映先进性,设计方 法、公式选择、参数选用都采用最新标准,实用便查。”广大读者在对《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 的内容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5卷本)装帧太厚、太重,不 便携带和翻阅,希望出版篇哂小些的单行木。其中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重庆钢铁设计研究总 院、内蒙占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哈尔滨重型机器厂研究所、沈阳铁路分局沈东机械总厂、兰州 铁道学院、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等众多单位的读者都纷纷来函、来电,建议将《机械设计手册》 第四版以篇为单位改编为多卷本。 根据广大渎者的反映和建议,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辑出版人员深人设计科例院所、大中专 院校、机械企业和有一定影响的新华书店进行调研,广泛征求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与主编单 位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决定编辑出版《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 《杋械设计手册》单行本,保留了《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5卷本)的优势和特色,从设计 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机械设计专业的具体情况,将原来的5卷23篇调整为15分册22篇,分别 为:《常用设计资料》、《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常用工程材料》、《联接与紧固》、《轴及其联 接》、《轴承》、《弹簧·起重运输件扛金件》、《润滑与密封》、《机械传动》、《减(变)速器·电机 与电器》、《机械振动·机架设计》、《机构》、《液压传动》、《液压控制》、《气压传动》原第5卷第 23篇中“屮外金属材料、滚动轴承、液压介质等牌号对照”内容,分别编人《常用工程材料》、 《轴承》、《润滑与密封》、《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等单行本中。这样,全套书查阅和携带更加 方便,各分册篇幅适中,利于设计人员和读者根据各自需要灵活选购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是为了适应机械设计事业发展和广大读者的需要而编辑出版的 将与《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5卷本)一起,成为机械设计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读者 的良师益友。 借《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出版之际,再次向热情支持和积极参加编写J作的单位和人员表 示诚摯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机械设计手册》的广大热心读者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辑出版单行本的工作量较大,时间较紧,难免存在疏漏和缺点,恳请广大读者给予 指正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
第四版前言 《机械设计手册》第一版于1969年问世,30多年来,共修订了三版,发行110余万套,受到 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厚爱。 《机械设计手册》第三版于1994年出版发行,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国的改革 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经济建设日新月异。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我国在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 竞争与合作的同时,也必将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峻的挑战。作为机械设计工作者,要参 与激烈的竞争,迎接严峻的挑战,就必须积极快速地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自身特色的高 质量的新产品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修订就是以满足新产品开发设计的需要为宗旨而进行的。因此,本 版除了继续发扬前三版“实用可靠、内容齐全、简明便查”的特点外,首先着重推荐了许多实用 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并扩大了相应产品的品种和规格范围,同时全面采用了最 新标准。调整了部分篇章,修改删节了不足和错误之处。全书仍分五卷出版,修订情况如下。 1.采用新技术方面 (1)为使于设计人员充分利用通用的、先进的数字仿真软件,快速地进行液压伺服系统的数 字仿真与动态分析,专门撰写∫ MATLAB仿真软件及其在液压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气压传动 进行了全面更新,包括了现代气压传动最新技术的各主要方面,推荐了阀岛技术、导杆气缸、仿 生气动肌腱(一种能卷折起来的便于携带的新型气动驱动器)和模块化气动机械手等。 (2)传动方面增加了“新型非零变位锥齿轮及双曲齿轮技术”和活齿传动。新型非零变位锥 齿轮及双曲齿轮技术突破了零传动设计的制约,创立了非零传动设计。用此设计制造出的齿轮 在轴交角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具有商强度、长寿命、低噪声、小体积、大速比、少齿数等优点。 该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适用于高强度正传动设计,小体积小型设计,低噪声负传动设 计等,并便于引进产品国产化,新产品开发创优和老产品改进,已在国内许多产品上推广使用。 (3)介绍了金属-橡胶复合弹簧的设计计算。 (4)介绍了几种新型热处理和新型表面处理工艺。 2.采用新材料、新产品方面 (1)材料全面采用最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推荐了许多新型材料品种,扩大了相应的规 格范围 (2)联接与紧固、传动零部件、滚动轴承以及大部分或全部液压、气压传动和控制零部件都 釆用了最新标准及新产品,同时新增加了空气轴承、电磁轴承、膜片联轴器、膜片弹簧、盘形制 动器、惯性制动器、电液推杆等,大大丰富了机械零部件的品种和规格范围。 (3)在同类手册中首次编人了锚固联接一章,锚固联接技术有利于改善和加快设备的安装 3.补充了多点柔性传动的动力计算,从而完善了多点柔性传动的设计内容。 4.为引起读者在新产品开发设计中重视产品的造型设计,特别在第1篇中增加了结构设计应 与造型设计相结合的内容 5.扩大了儿种常用设计资料的中外对照范围,更加方便于今后的中外交流和产品开发中的 国内外产品选择和配套
6.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在介绍产品时,在备注中增加了产品生产厂名。由于市场经济的实 际变化较快,读者必须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作深人调查,了解产品实际生产品种、规格 及尺寸,以及产品质量和用户的实际反映,再作选择。 7.目前国家各级标准修订工作正处在向国际标准接轨时期,加之组织机构的调整,使各类 标准丁作末能同步进行,因此,手册中的一些名词、术语以及单位等,末能完全统…。同时,手 册在引用各种标准时,也都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摘编的,请读者在使用中注意。 8.对篇章结构作了部分调整。将第1篇原第12章通用技术条件及说明,分散到该篇相关工 艺性及结构要素各章,更便于查阅,原第11章变为第12章,并增加了结构设计应与造型设计相 结合的内容(第11章)。第5篇联接与紧固增加∫固联接一章。考虑机电一体化产品发展很 快,原第22篇内容已无汯满足产品开发设计的需要,若继续更新扩大,则于册篇牺过大,使用 不便,故第四版未再将此内容编入手册,而是单独组织编写了《光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手册》 书 为∫满足新产品开发设计的需要,我们还陆续组织编写了《机槭设计图册》(已出版)、《光 电机一体化产品设计使用手册》(已出版)、《现代设计方法实用手册》、《新产品开发设计指南》、 《技术创新专利申请策划基础》等新书日。这几套书既各自独立,又有内在联系,但其共同点都 是有助于新产品的开发,强调实用性、启发性、开拓性和先进性相结合,构成一套比较系统的 风格独特的机械新产品开发设计系列工具书。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是在前几版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借《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出 版之际,再次向参加每版编写的单位和个入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也感谢给我们提供大力支持和 热忱帮助的单位和各界朋友们! 由于水平有限,调查研究作不够全面,《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中难免存在疏漏和缺点 恳请广大读者继续给予指正 主编 200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