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代 P: 红花(AA) × 白花(aa) ↓ ↓ 配子: A a ↘ ↙ 子一代 F1: 红花 (Aa) 卵细胞 ½ A ½ a 花 ½ A ¼ AA ¼ Aa 粉 ½ a ¼ Aa ¼ aa ↓⊕ 子二代 F2红花( ¼ AA ½ Aa) : 白花( ¼ aa) (705: 224)
亲代 P: 红花(AA) × 白花(aa) ↓ ↓ 配子: A a ↘ ↙ 子一代 F1: 红花 (Aa) 卵细胞 ½ A ½ a 花 ½ A ¼ AA ¼ Aa 粉 ½ a ¼ Aa ¼ aa ↓⊕ 子二代 F2红花( ¼ AA ½ Aa) : 白花( ¼ aa) (705: 224)
二.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 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沾染,保 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又按原样 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在一般情况下: ◼ •配子分离比是1:1 ◼ •F2基因型分离比是1:2:1 ◼ •F2表型分离比是3:1
二.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 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沾染,保 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又按原样 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在一般情况下: ◼ •配子分离比是1:1 ◼ •F2基因型分离比是1:2:1 ◼ •F2表型分离比是3:1
洪恩在线 遗传的基本规律 Hong n.com 基因的分离规律 600100 下一步 版权所有:北京金洪恩电脑有限公司
分离规律普遍存在。如水稻的糯性和非 糯性,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 非糯性(Wx/Wx)×糯性(wx/wx) 非糯性(Wx/wx)
分离规律普遍存在。如水稻的糯性和非 糯性,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 非糯性(Wx/Wx)×糯性(wx/wx) 非糯性(Wx/wx)
非糯性对糯性在花粉时期就已经表现出 来,可用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非糯 性亲本花粉碘染色后呈蓝黑色,糯性亲本花 粉碘染色后呈红褐色,子一代花粉碘染色后 一半呈蓝黑色,另一半呈红褐色,这直接证 明了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正确性,且分离比为 1:1
非糯性对糯性在花粉时期就已经表现出 来,可用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非糯 性亲本花粉碘染色后呈蓝黑色,糯性亲本花 粉碘染色后呈红褐色,子一代花粉碘染色后 一半呈蓝黑色,另一半呈红褐色,这直接证 明了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正确性,且分离比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