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吸附容量与吸附等温线 吸附分类: 液相吸附如水处理本章主要论述对象 气相吸附如工业有机废气处理、防毒面具 极性越强,被吸附性越差 1.吸附影响因素 (1)吸附质的化学性状 。如:苯的被吸附性强 苯酚的被吸附性比苯差 ·官能团亲合力大小
二、吸附容量与吸附等温线 吸附分类: 液相吸附 如水处理 本章主要论述对象 气相吸附 如工业有机废气处理、防毒面具 1. 吸附影响因素 ( 1)吸附质的化学性状 • 极性越强,被吸附性越差 如: 苯的被吸附性强 苯酚的被吸附性比苯差 • 官能团 亲合力大小
(2)吸附质的分子大小 有效吸附孔 对于液相吸附: 活性炭中起吸附作用的孔直径(D) 吸附质分子直径 17-21 其最佳吸附范围D/d=176 D=17d的孔是活性炭中对该吸附质其作用的 最小的孔
(2)吸附质的分子大小 • 有效吸附孔 对于液相吸附: 活性炭中起吸附作用的孔直径(D) 吸附质分子直径 =1.7-21 其最佳吸附范围D/d=1.7-6 D=1.7d的孔是活性炭中对该吸附质其作用的 最小的孔
Dd=17-3时,吸附孔内只能吸附一个吸附质分 子,这个分子四周都受到吸附力,吸附紧密 D/d>3以后,随着Dd的不断增加,吸附质分子 趋于单面受力状态,吸附力随之降低 分子量与分子直径的关系 假设: 球状 六方密堆积方式排列
D/d=1.7-3时,吸附孔内只能吸附一个吸附质分 子, 这个分子四周都受到吸附力,吸附紧密 D/d>3以后,随着D/d的不断增加,吸附质分子 趋于单面受力状态,吸附力随之降低 •分子量与分子直径的关系 假设: 球状 六方密堆积方式排列
分子平均直径与分子量的关系: d=133Mp)13=13M/3 式中M-分子量(道尔顿) d-分子平均直径(A) p一密度(g/cm) 。实测的分子平均直径与计算的分子平均直径比 物质名称分子量 实测的分子平计算的分子平 均直径(A)均直径(A 融菌酶 本 25.7 57 1460034(45*30*30)33 肤凝蛋白酶|2004595399939 羧肽酶A343004345042*38) 43° 血红蛋白。68000约6054
分子平均直径与分子量的关系: d=1.33(M/ ρ )1/3=1.33M1/3 式中 M--分子量(道尔顿) d--分子平均直径( Å ) ρ--密度(g/cm 3 ) 实测的分子平均直径与计算的分子平均直径比较 物质名称 分子量 实测的分子平 计算的分子平 均直径( Å ) 均直径( Å ) 苯 78 5.7 5.7 融菌酶 14600 34(45*30*30) 3 3 胰凝蛋白酶 25000 39(45*35*38) 3 9 羧肽酶 A 34300 43(450*42*38) 4 3 血红蛋白 68000 约 60 54
平均分子直径估算 2苯酚M=94,d=6.0A 亚甲蓝M=374,d=9.6A 般关系 分m0mm0 平均分子径A)613298213
平均分子直径估算: 苯酚 M=94, d=6.0 Å 亚甲蓝 M=374, d=9.6 Å 一般关系: 分子量 102 103 104 105 106 平均分子直径(Å ) 6 13 29 62 1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