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苏州园林》(一课时) 主稿人:宋伟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2、感知说明文语言,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学习重点】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感知说明文语言,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学法指导】 1、说明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总分式(包括总一分、总一分一总两种),一种是递进 式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包括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由外 到内、由前到后、由左到右等) 3、说明方法:(1)举例子:增加文章可信度,使文章血肉丰满。(2)作比较:突出 说明对象的特征。(3)打比方: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4)列数字:体现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让读者准确了解说明对象。(5)引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6)下定义 归纳说明对象的内涵和外延。(7)分类别:使文章条理更清楚。(8)列图表:直观有 条理地展示说明对象的特点。(9)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资料链接】叶圣陶:(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 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是江苏苏州,所以对苏州园林 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自己,我能行!) 情景导入,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1.字词个性积累 2.共性感知:苏州园林给你总的印象(特征)是什么?选取了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 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展示 1.共性问题:本文的说明顺序、结构是怎样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说明语 言通过哪些语句或词语体现出来?
13.《苏州园林》(一课时) 主稿人:宋 伟 【学习目标】 1、 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2、感知说明文语言,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学习重点】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感知说明文语言,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学法指导】 1、说明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分—总两种),一种是递进 式。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包括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由外 到内、由前到后、由左到右等) 3、说明方法:(1)举例子:增加文章可信度,使文章血肉丰满。(2)作比较:突出 说明对象的特征。(3)打比方: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4)列数字:体现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让读者准确了解说明对象。(5)引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6)下定义: 归纳说明对象的内涵和外延。(7)分类别:使文章条理更清楚。(8)列图表:直观有 条理地展示说明对象的特点。(9)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资料链接】叶圣陶: (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 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是江苏苏州,所以对苏州园林 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自己,我能行!) 情景导入,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1.字词个性积累: 2.共性感知:苏州园林给你总的印象(特征)是什么?选取了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 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展示: 1.共性问题:本文的说明顺序、结构是怎样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说明语 言通过哪些语句或词语体现出来?
学情 书写 日期 2.个性展示:如果你是一位游客,在苏州园林拍摄了许多美丽的图片,下面请你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幅介绍给你的亲人或朋友。。。 学法指导:注意介绍的顺序、注意运用说明方法来体现出图画美,并抓住相关语 段的关键语句或词语 三、走进生活(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 大家在我们学校生活了一年多了,对我们学校已经很熟悉了,今天来了这么多外校 老师请同学们以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展现出我校的美丽及你的热爱之 情 学法指导:介绍中一定注意说明的顺序,抓住中心建筑物,清晰的用好方位词,并 恰当的运用说明方法 四、达标检测(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学情: 书写: 日期: 2.个性展示:如果你是一位游客,在苏州园林拍摄了许多美丽的图片,下面请你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幅介绍给你的亲人或朋友。。。 学法指导:注意介绍的顺序、注意运用说明方法来体现出图画美, 并抓住相关语 段的关键语句或词语。 三、走进生活(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 大家在我们学校生活了一年多了,对我们学校已经很熟悉了,今天来了这么多外校 老师请同学们以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展现出我校的美丽及你的热爱之 情。 学法指导:介绍中一定注意说明的顺序,抓住中心建筑物,清晰的用好方位词,并 恰当的运用说明方法! 四、达标检测(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1、说明苏州园林这个群体的特征并总领全文是语句是 全文说明顺序是 结构是 说明语言要注意 性和 2、判断下列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 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2)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美,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 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4)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学习心得】 13、《苏州园林》(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1、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资料链接 1、写作背景:这是一篇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后改为《苏 州园林 2、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历任小学、中学、大学 教员,当过编辑。从191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1921年,他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 提出“为人生”的主张。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长篇小说有《倪焕之》等。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在语文教学和教材规范化方面也有独特 的贡献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 丘he() xie( 相间() 对称()
1、说明苏州园林这个群体的特征并总领全文是语句是___________ _ 。全文说明顺序是____ _______结构是______ ______。 说明语言要注意 性和 性。 2、判断下列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⑴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 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 ⑵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美,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 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 ⑶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 ⑷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 【学习心得】 13、《苏州园林》(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 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1、 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 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资料链接】 1、写作背景:这是一篇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文”。 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后改为《苏 州园林》。 2、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历任小学、中学、大学 教员,当过编辑。从 1914 年开始写短篇小说。1921 年,他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 提出“为人生”的主张。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长篇小说有《倪焕之》等。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在语文教学和教材规范化方面也有独特 的贡献。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池沼 . ( ) 嶙峋 . ( ) 着 . 眼( ) 琢 . 磨( ) 丘 hè( ) 轩 xiè( ) 相间 . ( ) 对称 . ( )
2、请同学朗读全文,然后以导游的口吻介绍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朗读课文时学生自愿朗读,培养学生 的竟争意识。) 3、请以一位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最美?请用“我看苏州园林的美美在……”这样一个句式 来表达 合作释疑 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 方法指导 1、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 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方法。当然,作者也有选择的自由。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 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等。说明方法及表达作用一览表 (1)举例子:增加文章可信度,使文章血肉丰满。(2)作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3)打比方:使 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4)列数字: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让读者准确了解说明对象。(5)引用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6)下定义:归纳说明对象的内涵和外延。(7)分类别:使文章条理更清楚。(8) 列图表:直观有条理地展示说明对象的特点。(9)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2、要求学生指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2、请同学朗读全文,然后以导游的口吻介绍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朗读课文时学生自愿朗读,培养学生 的竞争意识。) 3、请以一位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最美?请用“我看苏州园林的美,美在……”这样一个句式 来表达。 二、合作释疑 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 三、方法指导 1、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 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方法。当然,作者也有选择的自由。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 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等。说明方法及表达作用一览表 : (1)举例子:增加文章可信度,使文章血肉丰满。(2)作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3)打比方:使 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4)列数字: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让读者准确了解说明对象。(5)引用: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6)下定义:归纳说明对象的内涵和外延。(7)分类别:使文章条理更清楚。(8) 列图表:直观有条理地展示说明对象的特点。(9)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2、要求学生指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