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银行体系关键论 ☆托宾1981年提出银行体系关键论 ☆核心思想:过度负债,银行风险增大,银 行贷款管理从严,企业投资减少,经济发展 减缓;企业被迫出售资产以清偿债务,资产 价格急剧下降,资产缩水,债务链条断裂, 连锁反映,银行业危机发生。在这个过程中, 银行是关键。只要银行能继续放贷,企业的 资金连就不会断裂,危机就不会发生
3、银行体系关键论 ❖托宾1981年提出银行体系关键论。 ❖核心思想:过度负债,银行风险增大,银 行贷款管理从严,企业投资减少,经济发展 减缓;企业被迫出售资产以清偿债务,资产 价格急剧下降,资产缩水,债务链条断裂, 连锁反映,银行业危机发生。在这个过程中, 银行是关键。只要银行能继续放贷,企业的 资金连就不会断裂,危机就不会发生
4、银行挤兑论: 戴蒙德和戴维格( Diamond& Dybvig,1983)提出银行挤兑理论。 基本思想:当银行的资产价值不抵银行的债务价值时,银行就失去 了清偿力。若银行存款未予保险,触发挤兑风潮,银行系统的危机 发生 克鲁格曼对银行挤兑行为的分析:大部分投资以基金形式由基金经 理人代为管理,因为基金经理人获得津贴的依据在于本基金与同类 基金的业绩比较,求稳心理导致基金经理人更愿意从众行动。如果 跟进市场主流行为之后遭受损失,一方面会由于众多的投资者一同 承担损失而使其损失不至太大,另一方面由于众多的投资管理者都 发生了失误,在委托人面前也不至于显得其无能。如果市场预期悲 观,从众行为使得市场预期更加悲观,从而推动了危机爆发
4、银行挤兑论: ◼ 戴蒙德和戴维格(Diamond & Dybvig,1983)提出银行挤兑理论。 ◼ 基本思想:当银行的资产价值不抵银行的债务价值时,银行就失去 了清偿力。若银行存款未予保险,触发挤兑风潮,银行系统的危机 发生。 ◼ 克鲁格曼对银行挤兑行为的分析:大部分投资以基金形式由基金经 理人代为管理,因为基金经理人获得津贴的依据在于本基金与同类 基金的业绩比较,求稳心理导致基金经理人更愿意从众行动。如果 跟进市场主流行为之后遭受损失,一方面会由于众多的投资者一同 承担损失而使其损失不至太大,另一方面由于众多的投资管理者都 发生了失误,在委托人面前也不至于显得其无能。如果市场预期悲 观,从众行为使得市场预期更加悲观,从而推动了危机爆发
5、道德风险论: ■较早提出道德风险理论的是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麦金农,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克鲁 格曼认为,亚洲金融危机产生原因之一是由于金融机 构的道德风险问题。 核心思想:在政府免费保险和监管不严的情况下,银 行具有很强的从事高风险投资的欲望(道德风险) 当国内机构无法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情况下,国内 投资需求过度只会造成国内利率的上升,而不至于引 发投资过度;如果资本项目放开,国内的金融中介机 构可以在世界资本市场上自由融资,那么银行的高风 险投资偏好就可能导致过度投资。泡沫破灭,尸首遍 野,银行业危机
5、道德风险论: ◼ 较早提出道德风险理论的是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麦金农,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克鲁 格曼认为,亚洲金融危机产生原因之一是由于金融机 构的道德风险问题。 ◼ 核心思想:在政府免费保险和监管不严的情况下,银 行具有很强的从事高风险投资的欲望(道德风险)。 当国内机构无法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情况下,国内 投资需求过度只会造成国内利率的上升,而不至于引 发投资过度;如果资本项目放开,国内的金融中介机 构可以在世界资本市场上自由融资,那么银行的高风 险投资偏好就可能导致过度投资。泡沫破灭,尸首遍 野,银行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