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 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代表种类的形态特征及观察 方法。 2、认识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及其主要门的主要特征,并 了解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在系统分类中的进化地位。 3、认识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中的常见经济种类。 二、材料和用品 1、自备材料: 地木耳、水绵、紫菜、海带、轮藻、平菇 或磨菇新鲜标本或市售干品;根霉、酵母菌、青霉、曲霉的 培养材料;
实验十一 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代表种类的形态特征及观察 方法。 2、认识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及其主要门的主要特征,并 了解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在系统分类中的进化地位。 3、认识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中的常见经济种类。 二、材料和用品 1、自备材料: 地木耳、水绵、紫菜、海带、轮藻、平菇 或磨菇新鲜标本或市售干品;根霉、酵母菌、青霉、曲霉的 培养材料;
2、其它材料和用品:上述材料的显微制片、发网菌 变形体永久制片、 发网菌孢子囊永久制片、硅藻制片; 蘑菇、 猴头、灵芝、 鬼伞、 马勃、大秃马勃、 竹 荪、 鬼笔等的担子菌子实体的浸制标本。显微镜、解 剖器、擦镜纸、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 烧杯、滴瓶、 滴管等。 三、实验内容 1、藻类代表植物观察 2、菌类代表植物观察 四、实验方法与实验举例 1、 藻类代表植物观察 (1)蓝藻门(Cyanophyta):念珠藻属(Nostoc) 本属亦为常见蓝藻,在山坡草地上经常可发现蓝
2、其它材料和用品:上述材料的显微制片、发网菌 变形体永久制片、 发网菌孢子囊永久制片、硅藻制片; 蘑菇、 猴头、灵芝、 鬼伞、 马勃、大秃马勃、 竹 荪、 鬼笔等的担子菌子实体的浸制标本。显微镜、解 剖器、擦镜纸、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 烧杯、滴瓶、 滴管等。 三、实验内容 1、藻类代表植物观察 2、菌类代表植物观察 四、实验方法与实验举例 1、 藻类代表植物观察 (1)蓝藻门(Cyanophyta):念珠藻属(Nostoc) 本属亦为常见蓝藻,在山坡草地上经常可发现蓝
黑色皮膜状或蓝绿色粘滑木耳状的念珠藻属植物,此为地 木耳(N. commue)(俗名又叫地皮菜、地达菜、葛仙米)。 肉眼所见到的木耳状的胶质片状体或胶团是它的群体。标 本采回后可晾干保存,实验前2小时将其用清水浸泡,然后 装镜观察。实验时, 用小镊子从 地木耳上撕取一小块, 放在载玻片中央的一滴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并施以轻压, 使其成一均匀的薄层,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 观察其藻丝形态,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其细胞结构。 (2)绿藻门(Chlorophyta) A.衣藻属(Chlomydomonas) 衣藻为能游动的单细胞绿藻,常生活在没有污染的静水 池塘中或临时积水坑中,春秋季节容易采到,其大量繁殖 时使水面呈绿色。实验观察时用滴管吸取衣藻标本液,滴 一滴于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即 可或用衣藻藻制片
黑色皮膜状或蓝绿色粘滑木耳状的念珠藻属植物,此为地 木耳(N. commue)(俗名又叫地皮菜、地达菜、葛仙米)。 肉眼所见到的木耳状的胶质片状体或胶团是它的群体。标 本采回后可晾干保存,实验前2小时将其用清水浸泡,然后 装镜观察。实验时, 用小镊子从 地木耳上撕取一小块, 放在载玻片中央的一滴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并施以轻压, 使其成一均匀的薄层,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 观察其藻丝形态,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其细胞结构。 (2)绿藻门(Chlorophyta) A.衣藻属(Chlomydomonas) 衣藻为能游动的单细胞绿藻,常生活在没有污染的静水 池塘中或临时积水坑中,春秋季节容易采到,其大量繁殖 时使水面呈绿色。实验观察时用滴管吸取衣藻标本液,滴 一滴于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即 可或用衣藻藻制片
念珠藻
念珠藻
衣藻结构模式图
衣藻结构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