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4章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41平行关系;§42相交关系(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的各种情况、几何条件;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别方法、求作直线与平面 的交点、平面与平面交线的方法、可见性判别。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相交、平面与平面相交 重点 平行关系判定 求交点、求交线作图。 求一般位置直线、平面交点的作图、可见性判别。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P19、P20、P21、P22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工程制图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孙根正等著 《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5分钟,授新课_90分钟,安排讨论分钟,布置作业 5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口√ 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练习课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口√ 讨论囗 指导囗 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口√模型口√实物口 主图口 音像 其他口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 第8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环工、环科07级) 授课时间 第6周周四第5~6节 课时安排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42相交关系(二);§4.3垂直关系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求作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平面与平面交线的方法、可见性判别。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直线与平面相交、平面与平面相交; 重点 平行关系判定 求交点、求交线作图; 垂直关系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4章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4.1 平行关系;§4.2 相交关系(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的各种情况、几何条件;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别方法、求作直线与平面 的交点、平面与平面交线的方法、可见性判别。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相交、平面与平面相交; 重点: 平行关系判定; 求交点、求交线作图。 难点: 求一般位置直线、平面交点的作图、可见性判别。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P19、P20、P21、P22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工程制图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孙根正等著; 《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90 分钟,安排讨论 分钟,布置作业 5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 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 其他□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8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环工、环科07级) 授课时间 第 6 周 周 四 第 5~6 节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4.2 相交关系(二); §4.3 垂直关系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求作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平面与平面交线的方法、可见性判别。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直线与平面相交、平面与平面相交; 重点: 平行关系判定; 求交点、求交线作图; 垂直关系
难点: 求一般位置直线与平面交点、一般位置两平面交线作图、可见性判 垂直关系的判别与应用。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P23、P24、P25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工程制图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孙根正等著: 《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5分钟,授新课_90分钟,安排讨论分钟,布置作业_5分 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口√ 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练习课 其他口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口√讨论囗 指导囗 其他囗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口√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 其他口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9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环工、环科07级) 授课时间 第7周周二第3~4节 课时安排2 受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5计算机绘图简介§6.5B样条曲线(用计算机绘 制B样条曲线)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计算机绘图基本操作 掌握用计算机绘图、作B样条曲线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CAD绘图准备(绘图界限、绘图单位、文字样式、标注样式、图层设 置)方法; 用CAD绘制曲线的方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工程制图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孙根正等著 《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分钟,授新课_95分钟,安排讨论 分钟,布置作业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口√ 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练习课
难点: 求一般位置直线与平面交点、一般位置两平面交线作图、可见性判 别; 垂直关系的判别与应用。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P23、P24、P25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工程制图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孙根正等著; 《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90 分钟,安排讨论___分钟,布置作业 5分 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 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 其他□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9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环工、环科07级) 授课时间 第 7 周 周 二 第 3~4 节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5 计算机绘图简介 §6.5 B样条曲线(用计算机绘 制B样条曲线)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计算机绘图基本操作; 掌握用计算机绘图、作B样条曲线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CAD绘图准备(绘图界限、绘图单位、文字样式、标注样式、图层设 置)方法; 用CAD绘制曲线的方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工程制图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孙根正等著; 《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分钟,授新课 95 分钟,安排讨论 分钟,布置作业 5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囗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口√ 讨论囗 指导囗 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囗√模型口实物口 挂图囗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 第10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环工、环科07级) 授课时间 第7周周四第5~6节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上机实践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CAD绘图基本操作,绘图环境设置办法; 掌握曲线作图的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讨论、思考题、作业: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工程制图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孙根正等著: 《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分钟,授新课分钟,安排讨论分钟,上机实践 100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囗 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练习课 口√ 其他口囗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口 讨论囗 指导口√ 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口模型口 实物口 挂图囗 音像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11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环工、环科07级) 授课时间 第8周周二第3~4节 课时安排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点、线、面习题课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复习、强化点、线、面投影作图知识
□ 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 像□ 其他□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10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环工、环科07级) 授课时间 第 7 周 周 四 第 5~6 节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上机实践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CAD绘图基本操作,绘图环境设置办法; 掌握曲线作图的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讨论、思考题、作业: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工程制图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孙根正等著; 《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__分钟,授新课____分钟,安排讨论___分钟,上机实践 100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 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 其他□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11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环工、环科07级) 授课时间 第 8 周 周 二 第 3~4 节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点、线、面习题课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复习、强化点、线、面投影作图知识;
通过习题讲解、复习,加深对点、线、面、尤其是综合问题解题方法 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复习点、线、面投影、作图 讲解几何元素相对位置,主要是相交、垂直关系及其应用 综合问题求解的方法、思路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P26、P27、P28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工程制图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孙根正等著 《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5分钟,授新课_90分钟,安排讨论 分钟,布置作业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囗√ 讨论课口 实验课囗 练习课 其他口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口√ 讨论囗 指导囗 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口√模型口√ 实物口 挂图口音像 其他口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12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环工、环科07级) 授课时间 第8周周四第5~9节 课时安排2+3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5章投影变换 §51概述§52更换投影面法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投影变换的目地、作用、方法; 掌握换面作图的方法、规律; 掌握直线、平面的基本换面作图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投影变换的目地、作用、方法 换面作图的方法、规律; 直线、平面的基本换面作图。 重点: 换面作图的方法、规律 直线、平面的基本换面作图 难点:换面法的应用、新投影面的设置
通过习题讲解、复习,加深对点、线、面、尤其是综合问题解题方法 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复习点、线、面投影、作图; 讲解几何元素相对位置,主要是相交、垂直关系及其应用; 综合问题求解的方法、思路。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P26、P27、P28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工程制图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孙根正等著; 《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90 分钟,安排讨论 分钟,布置作业 5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 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 其他□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12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环工、环科07级) 授课时间 第 8 周 周 四 第 5~9 节 课时安排 2+3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5章 投影变换 §5.1 概述 §5.2 更换投影面法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投影变换的目地、作用、方法; 掌握换面作图的方法、规律; 掌握直线、平面的基本换面作图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投影变换的目地、作用、方法; 换面作图的方法、规律; 直线、平面的基本换面作图。 重点: 换面作图的方法、规律; 直线、平面的基本换面作图 难点:换面法的应用、新投影面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