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象形,被借用来记录东方的“东”。“易”字,古文 字形体像一种有脚的蛇(蜥蝎),被借用来表示容易 的“易”。这种不创制新字而只是把已有的字用来记 录同音词的现象,叫做“假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被假借的字,就是“假借字”。 一个字可以不止一次地被假借,记录不同的同 音词。这样它承担的意义就多了起来。这种现象如 果过于普遍,也难免带来不便,因为我们具体面对一 个字的时候,将难以确定这时候它到底表示什么意 义。例如“辟”字,从字形分析,最早只有“刑法”、“君 王”的意思,但逐渐又承担了记录“偏僻”的“僻”、“躲 避”的“避”、“开阚”的“阔”、“譬喻”的“譬”等词的任 务。兼职太多,不容易一一分辨,势必影响交际了。 于是我们聪明的先民们,就又发明了一种新的造字 方法,就是把记录同音词的字,加上不同的表示意义 的部件作偏旁,原来的字只表示读音。这样产生的 新字,叫做“形声字”。“形”就是表示意义的部件, “声”就是表示读音的部件。像上述“辟”字加“单人 旁”、加“走之旁”、加“门”字、加“言”字构成的“僻、 避、阚、譬”,都是形声字。 形声字的发明,对汉字的发展与整体面貌的形 成,具有极重大的意义。有了形声字,我们就可以利 用汉语的有限的音节,加上不同的偏旁部件而造出 足够多的汉字来记录汉语的词,相互间既有联系,又 7
有区分,从而精确完美地体现汉字记录汉语的功能。 时至今日,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比例竟在90%以 上。因而,形声字的创制,在汉字发展历史上是值得 大书一笔的。 同一个意义的词,有时候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 汉字加以记录,这不同的汉字就成了音近义同,例如 记录“老人”的“老”字,也可以使用“考”,于是“老”和 “考”可以互相作注。《说文》说:“老,考也”,“考,老 也”。这一种现象,叫做“转注”。 以上所介绍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 注,被后人归纳为汉字的“六书”。可以看出: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是关于汉字造字的方法;假借和转 注,则是关于汉字使用的方法。 “六书”在中国古代受到极大的重视。儿童八岁 上学,首先学的就是“六书”。产生于战国时代的一 部关于政治典章制度的著作一一《周礼》之中,就出 现了“六书”的提法。到东汉的班固(32一92)、许慎 (58一148?)等人,又把“六书”的名目具体化了,对于 后世的汉字学习和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由于记录汉语的需要和运用“六书”的方法,汉 字的数量不断孳乳增加。现在发现的周秦时代的甲 骨文、金文,单字总数不超过6000个,到东汉许慎编 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一《说文解字》,则收字 9353个。清代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现代出 8
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字达54000个。不过,历代常 用的汉字只有几千个,其他大抵罕用或仅仅备查而 已。 这里还顺便简单介绍一下汉字的性质。这个问 题在学术界有不同提法,如表意文字、意音文字等 等,迄无定论。我们认为汉字是一种表词的文字即 表词文字,与世界上多数通过表音素或音节的字母 组合来表词的文字是不一样的。汉字的这种性质, 是由于汉语主要以单音节成词(尤其在古代)并且缺 乏形态变化等特点决定的。当然也有汉字本身的因 素,如上文所述形声字的发明等。因行文篇幅所限, 不在这里多谈了。 9
三 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刻(也有少数是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的古代汉字。19世纪末发现于河南安阳西北郊的 小屯村。这个地方原来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 后期的都城遗址。商代又称为殷,后被周王朝所灭 亡,都城毁为废墟,后人叫它殷墟。 商王非常迷信,崇拜鬼神(包括自然神和祖先的 神灵),无论大事小情,如年成、征伐、生育、出游、田 猎等等,都时常对之进行占卜。专门设有一种官职 (后世称为贞人)主管占卜。有时商王还亲自动手占 卜。当时占卜用的主要材料和方法是:使用经过整 治加工的乌龟腹甲或兽类(主要是牛)的肩胛骨,在 反面挖或钻出圆形和椭圆形的槽或孔,用火直接烤 灼或用烧红的青铜小棒放在这些槽、孔的部位,使正 面相应的部位出现裂纹。根据裂纹的数目和形状 (叫做“兆”)推断卜问事项的凶吉和结果。在整个占 卜活动及事情的进行结束之后,就把上述情况用文 字刻写在该块龟甲或兽骨的一定部位,作为验证。 这些文字,称为“人辞”,所以殷墟甲骨文又常叫做 “殷墟卜辞”,虽然其中有少数并不是卜辞。 一条完整的卜辞,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前辞、 贞辞、占辞、验辞。前辞记叙占卜的时间、地点及贞 10
人人的名字;贞辞记 叙所要卜问的事项, 有时要从正反两方面 发问,叫做“对贞”;占 辞记叙占卜者(包括 商王)根据卜兆所作 的判断;验辞则记叙 占卜后的结果即应验 的情况。这些部分一 般刻写在甲骨上不同 的部位,根据一定的 顺序才能通读出来。 下面让我们通读 一条属于殷墟甲骨文 早期的武丁时期的卜 辞(图3)。 图3武丁时期卜辞 【前辞】戊子卜,殼贞: 【贞辞】帝及四月令雨? (对贞)贞: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 【占辞】王占曰:丁雨,不唯辛。 【验辞】旬丁酉,允雨。 辞文的大意是:戊子这一天占卜,贞人殼(què,人 名)卜问:上帝到了四月命令下雨吗?上帝到了这四 月大概不会命令下雨吧?王(此处指武丁)根据卜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