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辅导材料4: 一、第5章有压管道中的水流运动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有压管流的基本特点,掌握管流分为长管流动和短管流动的条件. 2、掌握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和测压管水头线、总水头线的绘制,并能确定管道内的压强 分布。 3、了解复杂管道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4、了解有压管道中的水击现象和水击传播过程,能进行水击分类和直接水击压强计算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 前面几章我们讨论了液体运动的基本理论,从这一章开始将进入工程水力学部分,就是 运用水力学的基本方程(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景方程)和水头损失的计算 公式,米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水力学问题。本章理论部分内容不多,主要掌握方程的简化和解 题的方法,重点掌握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 有压管流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管路中通过的流量Q:设计管道通过的流量Q所 需的作用水头H和管径山通过绘制沿管线的测压管水头线,确定压强P沿管线的分布。 5.1有压管道流动的基本概念 (1)简单管道和复杂管道 根据管道的组成情况我们把它分为简单管道和复杂管道。直径单一没有分支而且糙率 不变的管道称为简单管道:复杂管道是指山两根以上管道组成管道系统。复杂管道又可以分 为串联管道、并联管道、分叉管道、沿程泄流管和管树。 (2)短管和长管 在有压管道水力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常将压力管道分为短管和长管: 短管是指管路中水流的流速水头和局部水头损失都不能忽路不计的管道: 长管是指流速水头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远小于沿程水头损失,在计算中可以忽路的管 道为,一般认为(2+,)<(510)h%可以按长管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长管和长管不是完全按管道的长短来区分的。将有压管道按长管计算, 可以简化计算过程,但在不能判断流速水头与局部水头横失之和远小于沿程水头损失之前, 按短管计算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5.2简单管道短管的水力计算 (1)短管自由出流计算公式 0=4e4y2gH0 (5-1) 式中:是作用总水头,当行近流速较小时,可以近似取=H
μ称为短管自山出流的流量系数。 == (5-2) (2)短管淹没出流计算公式 0=4e42g (5—3) 式中::为上下游水位差,:为短管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 “。 (5-4) 请特别注意:短管自山出流和淹没出流的计算关键在于正确计算流量系数。我们比较短 管自山出流和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5一2)和(5一4)式,可以看到(5一2)式比(5一4) 式在分母中多一项“1”,但是计算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μ。时,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中比自山出 流多一项管道出口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1”,在计算中不要遗衣。 (3)简单管道短管水力计算的类型 简单管道短管水力计算主要有下列儿种类型: 1)求输水能力Q:可以直接用公式(5一1)和(5一3)计算。 2)已知管道尺小和管线布置,求保证输水流量◇的作用水头化 这类问题实际是求通过流量Q时管道内的水头损失,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但需要计算 管内流速,以判别管内是杏属于紊流阻力半方区,杏则需要进行修正。 3)已知管线布置、输水流量0和作用水头么求输水管的直径d 对于短管:d= 40 ==2.38, (5-5) 上式中μ与管径d有关,所以需要试算。 4)已知管线布置和输水流量0,求输水管径d和作用水头H 这类问题有两个未知数,首先要根据经济流速ⅴ确定管径山,然后按第2类问题的计算 方法求解。 5)绘制沿管线的测压管水头线,确定压强P沿管线的分布。 根据能量方程,管路中任意断面处的测压管水头为 e+马,=。-仙,+,28 v2 即管路中任意断面:处的测压管水头等于总水头。减去该断面以前的沿程水头损失与局 部水头损失,再减去该断面的流速水头。把各新面的测压管水头连接起来,就得到整个管路
的测压管水头线· 虹吸管、倒虹吸管和水杂管道系统是短管水力计算的典型例子,我们应该学握计算方 法和步骤。特别需要注意,在虹吸管的最高处和水象吸水管内都存在负压,当负压值超过允 许的真空值时,将发生汽化现象,破坏术流的连续性,导致水流运动的停止。因此限制管道 或水泉的安装高度,从而限制管道内产生的真空值,保证管道和水泉的正常工作是虹吸管和 水装设计中必须予以考虑的,虹吸管、倒虹吸管和水泉装胃水力计算的实例见教材例5 一1、5-2和5-3. 5.3简单管道长管的水力计算 (1)长管的水力计算公式 在长管中忽略流速水头和局部水头损失,可以得到 (56) d 2g 对于紊流阻力平方区可采用流量模数K=AC反来计算,则式(5一8)可转化为下式 计算 0=K厅 (5-7) 或 (5-8) 式(5一8)表示,当管中流速v小于1.2ms时,管道内的流态常为素流过渡粗糙区,用紊流 阻力平方区公式进行计算需要增加修正系数k。对于奈流阻力平方区k值等于1,对于茶流过 渡粗糙区可以查有关的表。流量棋数K可查教材内表51。 8 若引入比阻。“gr,则(5一7)式可转化《59》式计算。 H=S010 (5—9) (2)简单管道长管水力计算的类型 简单管道长管水力计算主要有下列 1)求输水能力¢对于长管可以用公式(5一7)直接求解。 2)己知管道尺寸和输水流量Q求保证输水流量的作用水头:实际是求通过流量Q时管 道的水头损失,可以用公式(56)或(58)直接计算,但需要求管内流速,以判别是否 要进行修正。 3)已知管线布置和输水流量,求输水管径d 对于长管: (5-10) 求出流量模数太,可以从教材中表5一1找到对应的管径d 4)已知流量和管长,求管径d和水头:这类问题的计算。也是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综 3
合考虑,确定经济流速,可以求出管径山,这样求水头H也转化为第2类问题。 5)对于已知管道尺小、作用水头H和流量Q的管道,可以利用能量方程求各断面的压强 水头,绘制出测压管水头线(这时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重合),便可知道各断面的压强分 布。 5.4复杂管道水力计算 复杂管道是山简单管道组成的,包括串联管道、并联管道、分叉管道、沿程泄流管和管 侧等。我们在学习中只要求了解串联管道、并联管道和分又管道的计算方法和原理,对于从 事农用喷滴灌管理工作的学员,应了解沿程均匀泄流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和原理 (1)串联管路水力计算的的特点 串联管路总水头损失等于串联各管段的水头损失之和,后一管段的流量等于前一管段流 量减去前管段木端泄出的流量,V为出口流速。 H=Σh:+2n,:+28 2 按短管计算: (5-11) 按长管计算: (5-12 某管段流量等于前段流量减去前管段木端泄出的流显 0,=0-1-9i1 (5-13) (2)并联管路水力计算的特点 几条管路在同一点分叉,然后又在另一点汇合的管路称为并联管路。它的特点为: 1)各条管路在分叉点和汇合点之间的水头损失相等, 2)管路中的总流量等于各并联管路上的流量之和, 并联管路一般按长管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H==h=是4 (5-14) 0-Σ0 (5-15) (3)分叉管路水力计算 山一根总管分出几根支管而不再汇合的管路称为分叉管路。分叉管路可以看成几根串联 管路的组合,通常需要采用试算法求解。 5.5有压管道中的水击 (1)水击现象 水击是有压管道中的非恒定流现象。当有压管道中的伐门突然开启、关闭或水东因故突 然停止工作,使水流流速急制变化,引起管内压强发生大辐度交替升降。这种变化以一定的 速度向上游或下游传播,并日在边界上发生反射,这种水流现象叫作水击,交替升降的压强 称为水击压强
产生水击现象的原因是山于液体存在惯性和可压缩性。水击现象的实质上是山于管道内 水体流速的改变,导致水体的动量发生急制改变而引起作用力变化的结果。 (2)水击波的传播和水击波速 水击是以压力波的形式在有限的管道边界内进行传播和反射的。水击波的传播分为四个 阶段,从伐门突然开启或关闭,使水流流速改变产生水击波,这是水击的第一个阶段,也足 直接波。水击波所到之处,管道内的流速和压强也随之发生变化。 当水击波传播到水岸或水池或者回到伐门处,水击波将产生反射,这种反射的水击波称 为间接波。 当水击波传播到水库或水池,水击波将发生反射,这种反射波是等值异号反射,即入射 的是增压波,反射将减压波,反之亦然。水击波传播到阀门处将产生等值同号反射,即入射 的是增(减)压波,反射的也是增(减)压波。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水击波在管道内的传 播将逐渐衰减,最后达到平衡状态。 水击波在阀门和水岸之间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T=兰,称为一个相长。往返两次的时 间业=2T称为一个周期。式中口为水击波的波速,L为管道的长度。 水击波传播过程的物理特性见表5一3. 老5一; 水击过程的物弹特们 阶段 时段 流速变化流速方向压强变化 水击被 传播方 运动状态液体状 0<1<L/e →0 即BA 增高△ 即A,B 减速增压 压缩 e<1<2e 03- 门→水 快复原状 水→阀门 减速诚压 快复原状 2e<1<37 v。0 库 即AB 降低△ 即A 增速减压 四 3<1<40→ 本年,阀门 快复原状 水作门 增速增压 快复原状 即BA BA 在弹性管道中水击波的传播速度为 e=- 1435 (m/s) (5-16) +E 式中:k一水的弹性体积系数,约为19.6×10N/m2: 一管道材料的弹性系数,钢管为 19.6×10NmD一管径:8一管壁厚度。 当D。1o0时,水击波速约为c=1000ms. (3)水击的分类 根据闸门关闭(或开启)的时间T,与相长T的比值,我们把水击分为两类: 直接水击:闸门关闭(或开启)的时间T<T(相长),即从水库反射的减(增)压波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