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观测值的计算卫星钟调制的码信号NAt接收机时钟复制的码信号心接收机至卫星的距离借助于卫星发射的码信号量测并计算得到的接收机本身按同一公式复制码信号比较本机码信号及到达的码信号确定传播延迟时间△t传播延迟时间乘以光速就得到距离观测值p=C·△t2025/6/3016
2025/6/30 16 距离观测值的计算 ❖ 接收机至卫星的距离借助于卫星发射的码信号量测并计算 得到的 ❖ 接收机本身按同一公式复制码信号 ❖ 比较本机码信号及到达的码信号确定传播延迟时间t ❖ 传播延迟时间乘以光速就得到距离观测值=C• t t t
单点定位结果的获取单点定位解可以理解为一个测边后方交会问题卫星充当轨道上运动的控制点,观测值为测站至卫星的伪距(由时间延迟计算得到)由于接收机时钟与卫星钟存在同步误差,所以要同步观测4颗卫星解算四个未知参数:纬度@,经度,大地高程h,钟差△t172025/6/30
2025/6/30 17 单点定位结果的获取 • 单点定位解可以理解为一个测边后方交会问题 • 卫星充当轨道上运动的控制点,观测值为测站至卫星的伪距(由时 间延迟计算得到) • 由于接收机时钟与卫星钟存在同步误差,所以要同步观测4颗卫星, 解算四个未知参数:纬度, 经度 , 大地高程 h , 钟差 t
GPS定位的误差源与GPS卫星有关的因素SA技术:人为的降低广播星历精度(c技术,2000年5月取消)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差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相位中心偏差与传播途径有关的因素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效应与接收机有关的因素接收机钟差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误差接收机软件和硬件造成的误差2025/6/3018
2025/6/30 18 GPS定位的误差源 ❖ 与GPS卫星有关的因素 ▪ SA技术:人为的降低广播星历精度(ε技术,2000年5月取消) ▪ 卫星星历误差 ▪ 卫星钟差 ▪ 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 与传播途径有关的因素 ▪ 电离层延迟 ▪ 对流层延迟 ▪ 多路径效应 ❖ 与接收机有关的因素 ▪ 接收机钟差 ▪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误差 ▪ 接收机软件和硬件造成的误差
距离观测值的计算卫星钟调制的码信号AtAt接收机时钟复制的码信号接收机至卫星的距离借助于卫星发射的码信号量测并计算得到的心接收机本身按同一公式复制码信号*比较本机码信号及到达的码信号确定传播延迟的时间△t传播延迟时间乘以光速就是距离观测值p=C·△t192025/6/30
2025/6/30 19 距离观测值的计算 ❖ 接收机至卫星的距离借助于卫星发射的码信号量测并计算 得到的 ❖ 接收机本身按同一公式复制码信号 ❖ 比较本机码信号及到达的码信号确定传播延迟的时间t ❖ 传播延迟时间乘以光速就是距离观测值=C• t t t
9GPS 测量(1)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a L1=19cmL1载波卫星广播AAL2载波的电磁波1L2=24cmC/A=293mC/A码信号:P-码Ap=29.3m信号量测精度优于波长的1/100载波波长(2LI=19cm2L2=24cm)比C/A码波长(2c/A=293m)短得多所以,GPS测量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可以获得比伪距(C/A码或P码)定位高得多的测距精度202025/6/30
2025/6/30 20 9 GPS 测量 (1)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 卫星广播 的电磁波 信号: • 信号量测精度优于波长的1/100 • 载波波长(L1=19cm, L2=24cm)比C/A码波长 (C/A=293m)短得多 • 所以,GPS测量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可以获得比伪距(C/A码或P码) 定位高得多的测距精度 L1载波 L2载波 C/A码 P-码 p=29.3m L2=24 cm L1=19cm C/A=29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