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点原则和要求 1、布点原则 (1)监测点应设在监测区域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 物浓度处。 (2)按污染轻重区别布点。 (3)有特殊任务的监测点,应按特殊要求布设 2、现场设点要求 ■监测点周围应开阔: 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30 采样口周围自由空间夹角>270度。 周围无局地污染源影响;避开树木和吸附力强的 建筑物 ■采样高度:
(三)布点原则和要求 1、布点原则 ⑴监测点应设在监测区域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 物浓度处。 ⑵按污染轻重区别布点。 ⑶有特殊任务的监测点,应按特殊要求布设。 2、现场设点要求 ◼ 监测点周围应开阔: 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30° 采样口周围自由空间夹角>270度。 ◼ 周围无局地污染源影响;避开树木和吸附力强的 建筑物。 ◼ 采样高度:
3、布点方法 (1)扇形布点法(图3-3) 在扇形弧线上布点。 适于:孤立点源。 2)同心圆布点法(图3—4) 即射式布点法,以污染源为圆心,在射线与各圆交点 布点 适于:多个污染源集中 (3)网格布点法 地面上划分网状方格,在线与线交点处或方格中心布 适用:污染源分散且较均匀。 (4)按功能区布点 将监测区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后,在各功能区布点。 适用:区域性常规监测
3、布点方法 (1)扇形布点法(图3-3) 在扇形弧线上布点。 适于:孤立点源。 (2)同心圆布点法(图3-4) 即射式布点法,以污染源为圆心,在射线与各圆交点 布点。 适于:多个污染源集中 (3)网格布点法 地面上划分网状方格,在线与线交点处或方格中心布 点。 适用:污染源分散且较均匀。 (4)按功能区布点 将监测区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后,在各功能区布点。 适用:区域性常规监测
采样时间与频率 ■采样时间:每次采样所需时间的长短,又 叫采样时段 采样频率:指一定时间范围采样的次数 采样时间分为: ①短期采样 ②长期采样(连续自动采样) ③间歇性采样:监测时间范围内分次采样, 取多次测定的平均值
二、采样时间与频率 ◼ 采样时间:每次采样所需时间的长短,又 叫采样时段。 ◼ 采样频率:指一定时间范围采样的次数。 ◼ 采样时间分为: ①短期采样 ②长期采样(连续自动采样) ③间歇性采样:监测时间范围内分次采样, 取多次测定的平均值
我国大气污染例行监测的采样时间和频率 监测项目采样时间和频率 氧化碳、隔日采样,每天连续24±0.5小 氮氧化物时,每月14~16天,每年12个月 总悬浮颗粒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24±0.5 物 小时,每月5~6天,每年12个月 灰尘自然降每月采样30±2天,每年12个月 尘量
我国大气污染例行监测的采样时间和频率 监测项目 采样时间和频率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隔日采样,每天连续24±0.5小 时,每月14~16天,每年12个月 总悬浮颗粒 物 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24±0.5 小时,每月5~6天,每年12个月 灰尘自然降 尘量 每月采样30±2天,每年12个月
采样方法 (一)直接采样法 ■适用于:大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监测 方法灵敏度高的情况。 ■测得的结果: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 浓度。 常用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采气管、真 空瓶等
三、采样方法 (一)直接采样法 ◼ 适用于:大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监测 方法灵敏度高的情况。 ◼ 测得的结果: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 浓度。 ◼ 常用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采气管、真 空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