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借自梵文的音译词属于外语借词。 buddha:浮屠/佛陀。 puchya:弗沙/富沙(义为慧星)。 punyatara:弗若多罗(义为功德)。 hindu:身毒/天竺(唐以前翻译); indu:印度(唐代翻译)
• 我国古代借自梵文的音译词属于外语借词。 • buddha :浮屠/佛陀。 • puchya :弗沙/富沙(义为慧星)。 • punyatara :弗若多罗(义为功德)。 • hindu:身毒/天竺(唐以前翻译); • indu:印度(唐代翻译)
◆汪荣宝在他的著名论文《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中提 出了两条考求音值的办法,“一则就外国古来传述 之中国语而观其切音之如何,一则就中国古来音译 之外国语而反求原语之发音。” 日本五十音图中安[a]段的十个音,其汉音就用 “阿[a]”、“加[ka]”、“也[ia]”、“罗 [|a]”、“和[ua]”等十个汉字表示,其中有七字 为歌戈部。 ·阿拉拍商人把“斯罗”(朝鲜当时在新罗王国统治 下)译为[sila],可见唐人读“罗”为[la],西藏 的拉萨《旧唐书》写作“逻些”;“交5读如ba, 今俗谓“父”曰“爸
◆汪荣宝在他的著名论文《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中提 出了两条考求音值的办法,“一则就外国古来传述 之中国语而观其切音之如何,一则就中国古来音译 之外国语而反求原语之发音。” • 日本五十音图中安[a]段的十个音,其汉音就用 “阿[a]”、“加[ka]”、“也[ia]”、“罗 [la]”、“和[ua]”等十个汉字表示,其中有七字 为歌戈部。 • 阿拉拍商人把“斯罗”(朝鲜当时在新罗王国统治 下)译为[sila],可见唐人读“罗”为[la],西藏 的拉萨《旧唐书》写作“逻些”;“父”读如ba, 今俗谓“父”曰“爸”
二、古今语音的不同 ·由于古今语音的不同,我们有时难以判断 古书中的通假字、讹误字。又由于古今语 音的不同,我们也难以判断古诗词中的韵 脚字,难以掌握古诗词的平仄规律。由于 古今语音的不同,有时难以用现代汉语普 通话的读音拼读韵书中的反切材料
二、古今语音的不同 • 由于古今语音的不同,我们有时难以判断 古书中的通假字、讹误字。又由于古今语 音的不同,我们也难以判断古诗词中的韵 脚字,难以掌握古诗词的平仄规律。由于 古今语音的不同,有时难以用现代汉语普 通话的读音拼读韵书中的反切材料
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 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今之音读古之作, 不免乖剌而不入。(明·陈第《毛诗古音 考·自序》)
• 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 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今之音读古之作, 不免乖剌而不入。(明·陈第《毛诗古音 考·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