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双向地震作用 规范条文∶新抗震规范5.1.1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 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具体操作原则:楼层位移比或者层间位移比超过1.2,考虑 双向地震 程序实现:现在我们考虑某个地震反应参数S,该参数在X和Y 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别为S和Sy那么在考虑了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S2+(0.85S,)2 2+(0.85 这意味着对于X和Y地震作用都作不同程度的放大。考虑双向地 震时内力组合不改变。该功能作为用户选项,考虑与否由用户 自定
2. 双向地震作用 规范条文:新抗震规范5.1.1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 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具体操作原则:楼层位移比或者层间位移比超过1.2,考虑 双向地震 程序实现:现在我们考虑某个地震反应参数S,该参数在X和Y 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别为SX和SY,那么在考虑了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后: 这意味着对于X和Y地震作用都作不同程度的放大。考虑双向地 震时,内力组合不改变。该功能作为用户选项,考虑与否由用户 自定。 2 2 (0.85 ) x x y S S + S 2 2 (0.85 ) y y x S S + S
对于柱的弯矩和剪力,处理方法稍有不同,举例说明如下: 我们令S代表某个柱截面在某个方向上的弯矩或剪力 X地震作用下的值Sx,Y地震作用下的值Sy,考虑双向地震 后Sx,S改变成为Sx,Sy IFaS PISy dTHEn S2+(0.85Sy)2 ELSE Sy=√S2+(0.85SX) ENDIF
对于柱的弯矩和剪力,处理方法稍有不同,举例说明如下: 我们令S代表某个柱截面在某个方向上的弯矩或剪力: X地震作用下的值SX,Y地震作用下的值SY, 考虑双向地震 后 改变成为 ' ' , X Y SX SY S , S ENDIF S S S S S ELSE S S S S S IF S S THEN Y Y X X X Y Y X X Y X Y ' 2 2 ' ' ' 2 2 (0.85 ) (0.85 ) (| | | |) = + = = = +
考虑双向地震对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输出的影响: TAT输出了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地震位移; SATWE PMSAP暂时没输出位移的双向地震效应 考虑双向地震对内力的影响: TATSATWE均将原来的单向Ⅹ、Y地震效应直接用 双向地震作用效应替代,体现在内力文件NL*OUT(TAT) 和WNL*OUT( SATWE)当中。 PMSAP在原来单向地震工况EXEY的基础上增加两个 新的对应于双向地震的工况EXY,EYX,文件输出时,同时 将单向地震(EXEY)和双向地震的(EXY,EYX)的内力输出。 考虑双向地震对配筋的影响: 般平均增加5%-8%;单构件最大可能增加1倍左右
考虑双向地震对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输出的影响: TAT输出了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地震位移; SATWE,PMSAP暂时没输出位移的双向地震效应; 考虑双向地震对内力的影响: TAT,SATWE均将原来的单向X、Y地震效应直接用 双向地震作用效应替代,体现在内力文件NL*.OUT(TAT) 和WNL*.OUT(SATWE)当中。 PMSAP在原来单向地震工况EX,EY的基础上增加两个 新的对应于双向地震的工况EXY,EYX,文件输出时,同时 将单向地震(EX,EY)和双向地震的(EXY,EYX)的内力输出。 考虑双向地震对配筋的影响: 一般平均增加5%-8%;单构件最大可能增加1倍左右
考虑双向地震带来的配筋增大 1.规则框架例 2.框剪结构例
考虑双向地震带来的配筋增大 1. 规则框架例 2. 框剪结构例
规则框架单、双向地震(单偏压配筋)对比 柱类轴力 配筋率 ⅹ向配筋|Y向配筋 配箍率 别 RAS Asx A (kN) RsV (mm"mm (mmmm) 地 -2345 2.5 2575 2440 0.85 角双 柱地 2553 2.85 2838 2800 1.17 比值单地 1.09 1.14 1.1021 1.1475 1.3765 -2421 2.63 2126 1502 1.3 边双 柱|地 2435 3.07 2141 2031 1.3 比值单地 1.01 1.1673 1.0071 13522 1.0 3082. 2.31 2266 2402 1.01 中「双 柱|地 3088 2.32 2266 2416 1.00 1.0043 1.00 1.0058 1.1584 值
规则框架单、双向地震(单偏压配筋)对比 柱 类 别 轴力 (kN) 配筋率 RAs X 向配筋 Asx (mm*mm) Y 向配筋 Asy (mm*mm) 配箍率 Rsv 单 地 -2345 2.5 2575 2440 0.85 双 地 -2553 2.85 2838 2800 1.17 角 柱 比 值 1.09 1.14 1.1021 1.1475 1.3765 单 地 -2421 2.63 2126 1502 1.3 双 地 -2435 3.07 2141 2031 1.3 边 柱 比 值 1.01 1.1673 1.0071 1.3522 1.0 单 地 -3082. 2.31 2266. 2402. 1.01 双 地 -3088. 2.32 2266. 2416. 1.17 中 柱 比 值 1.00 1.0043 1.00 1.0058 1.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