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商然寒中无然气水合物的发现 Jiao Tong University 口1981年,DSDP计划利用“格罗羁·挑战者号”钻探船也从海底取上 了3英尺长的水合物岩心。 1992年,大洋钻探计划(0DP)第146航次在美国俄勒冈州西部大陆 边缘Cascadia海台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岩心。 1995年,0DP第164航次在美国东部海域布莱克海台实施了一系列深 海钻探,取得了大量水合物岩心,首次证明该矿藏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口到1997年,DSDP和ODP在10个深海地区发现了大规模天然气水合物: 秘鲁海沟陆坡、中美洲海沟陆坡(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墨西哥)、 美国东南大西洋海域、美洲西部太平洋海域、日本的两个海域、阿拉 斯加近海和墨西哥湾等海域。 ol998年,日本与加拿大合作,在加拿大西北Mackenzie三角洲进行 了水合物钻探,在890~952米深处获得37米水合物岩心。该钻井深 1150米,是高纬度地区永冻土带研究气体水合物的第一口井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981年,DSDP计划利用“格罗玛·挑战者号”钻探船也从海底取上 了3英尺长的水合物岩心。 1992年,大洋钻探计划(ODP)第146航次在美国俄勒冈州西部大陆 边缘Cascadia海台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岩心。 1995年,ODP第164航次在美国东部海域布莱克海台实施了一系列深 海钻探,取得了大量水合物岩心,首次证明该矿藏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到1997年,DSDP和ODP在10个深海地区发现了大规模天然气水合物: 秘鲁海沟陆坡、中美洲海沟陆坡(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墨西哥)、 美国东南大西洋海域、美洲西部太平洋海域、日本的两个海域、阿拉 斯加近海和墨西哥湾等海域。 1998年,日本与加拿大合作,在加拿大西北Mackenzie三角洲进行 了水合物钻探,在890~952米深处获得37米水合物岩心。该钻井深 1150米,是高纬度地区永冻土带研究气体水合物的第一口井。 IV自然界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
上游充通大¥ V自然界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口1999年,日本在其静冈县御前崎近海挖掘出天然气水合物。 0 2007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国南海北部首次成功 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此次采样的成功,证实了我国南海 北部蕴藏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 查研究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海域内已有60处直接或间接发现了天然 气水合物,其中在18处钻探岩心中见到天然气水合物,42处见有 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标志BSR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999年,日本在其静冈县御前崎近海挖掘出天然气水合物。 2007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国南海北部首次成功 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此次采样的成功,证实了我国南海 北部蕴藏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 查研究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海域内已有60处直接或间接发现了天然 气水合物,其中在18处钻探岩心中见到天然气水合物,42处见有 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标志BSR。 IV自然界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
上游充通大¥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V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和识别方法 调查技术手段: 地震地球物理探查、电磁探测、流体地球化学探查、海底微地貌勘 测、海底视象探查、海底热流探查、海底地质取样、深海钻探等, 但这些技术手段都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识别方法: 直接识别:如底质沉积物取样、钻探取样和深潜考察等。 间接识别:拟海底反射层(BSR)、速度和震幅异常结构、地球化 学异常、多波速测探与海底电视摄像等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V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和识别方法 调查技术手段: 地震地球物理探查、电磁探测、流体地球化学探查、海底微地貌勘 测、海底视象探查、海底热流探查、海底地质取样、深海钻探等, 但这些技术手段都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识别方法: 直接识别:如底质沉积物取样、钻探取样和深潜考察等。 间接识别:拟海底反射层(BSR)、速度和震幅异常结构、地球化 学异常、多波速测探与海底电视摄像等
Deep Towed Acoustic/Geophysics System(DTAGS) 海底声学拖曳系统 A.Helmholz Resonator B.Electronics Egg C.48 Channel array D.Orientation node E.Coaxial tow cable F.Navigation Transponder Wood and Gettrust,Oceans 2002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海底声学拖曳系统 A. Helmholz Resonator B. Electronics Egg C. 48 Channel array D. Orientation node E. Coaxial tow cable F. Navigation Transponder Wood and Gettrust, Oceans 2002 Deep Towed Acoustic/Geophysics System (DTAGS) ~2m
上游充通大¥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RB D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