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为什么作电流潜动在电压线上加202电阻?作电压潜动把电流线圈开路? 4.整流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区是香等于180°?为什么? 实验五整流型阻抗继电器试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整流型阻抗珠电器的结构。 2.掌握阻抗继电器的整定方法及精工电流,记忆回路的调整方法。 .掌握阻抗维电器Zp=f(o)和puf)曲线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实验装置简介 本实验采用L☑3引B型方向阻抗继电器,该阻抗继电器采用整流型相位比较式原理构
22 3.为什么作电流潜动在电压线上加 20电阻?作电压潜动把电流线圈开路? 4.整流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区是否等于 180°?为什么? 实验五 整流型阻抗继电器试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整流型阻抗继电器的结构。 2.掌握阻抗继电器的整定方法及精工电流,记忆回路的调整方法。 3.掌握阻抗继电器 Zpu=f ()和 Zpu=f (Ir) 曲线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实验装置简介 本实验采用 LZ-31B 型方向阻抗继电器,该阻抗继电器采用整流型相位比较式原理构
成,原理接线如图1所示。 R3 ② 2 ©@O⑦⊙①① @©©⊙⊙⊙@ 图1整流型!、Ⅱ段方向阻抗继电器原理接线及背面端子 由图一可见,电压形成回路主要由电抗变压器DKB,电压变换器YB和极化变压器JYB 组成,执行元件则是一个带两个线圈的极化继电器H,从图中可以看出: MP两端电压为 Ux=U+(KuUa-Kia) NP两端电压为: UNP =U-(KUUG -Kilo) 其动作条件为:心、之心 于是,完整的电压幅值比较方程如下:心-(Ku心a-Ria)≥心+(Ku心a-ia) 式中:U一JYB副方取得的极化电压: UL一测量电压: 测量电流 Ku一 电压变换器YB的变换比: K一电抗变压器原模拟阻抗。 L☑Z31B型方向阻抗继电器元件面板上设置有旋钮(XQ)用于调整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最 大灵敏角(65°、75°、85°)。面板上装有试验和运行的旋钮,一般在调试中将旋钮放在 23
23 成,原理接线如图 1 所示。 图 1 整流型Ⅰ、Ⅱ段方向阻抗继电器原理接线及背面端子 由图一可见,电压形成回路主要由电抗变压器 DKB,电压变换器 YB 和极化变压器 JYB 组成,执行元件则是一个带两个线圈的极化继电器 JH,从图中可以看出: MP 两端电压为: UMP UJ (KUUCL KIICL) = + − NP 两端电压为: UNP UJ (KUUCL KIICL) = − − 其动作条件为: UNP UMP 于是,完整的电压幅值比较方程如下: UJ (KUUCL KIICL) UJ (KUUCL KIICL) − + − − 式中: UJ — JYB 副方取得的极化电压; UCL — 测量电压; ICL — 测量电流; KU — 电压变换器 YB 的变换比; KI — 电抗变压器原模拟阻抗。 LZ-31B 型方向阻抗继电器元件面板上设置有旋钮(XQ)用于调整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最 大灵敏角(65°、75°、85°)。面板上装有试验和运行的旋钮,一般在调试中将旋钮放在
运行位置。 元件背面布置图中(见图一,下图)端子1、2和3为继电器中电压变换器YB的原 线圈,即电压0A、0B、Uc端子。端子1、12.和13、14为继电器中电阻变压器DKB的 两个原方线圈的电流引入端子。端子5、6为继电器H极化继电器接点,端子7、8相连为 1段阻抗,端子8、9相连为Ⅱ段电阻,端子4、10相连就构成带偏移特性的阻抗元件,在 本实验中,端子7、8相连,端子8、9及4、10均不连接 三,实验内容 1.检查记忆回路 2.测最大灵敏角,要求整定阳阻抗继电器的整定阻抗Zs2欧。 3.测精确工作电流特性曲线Zpu=f()。 4.实验静态圆特性ZDu=f(o), 5。记忆作用的拾查 四.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技术要求 1.交流额定电压为100V(相间)》 2 交流额定电流为5A(相): 3.额定频率为50Hz: 4.最大灵敏角为65°、75°、85°,三种工作状态,允许士5°的偏差: 5.电压回路的YB抽头有粗调挡090%,每10%有一抽头(1、Ⅱ段合用),细调挡09.5% 、Ⅱ段分开).所以Ku从0~99.5%可调。 6.阻抗整定名义值 DKB=2 2-20Q2/相 DKB=1 1-102/相 DKB=0.50.5-52/相 7.阻抗继电器的最小精确工作电流 不加 三相电压 DKB-7 YB=99% 最小精工电流s1A DKB=1 YB=99% 最小精工电流≤2A DKB=0 5 YB=99/。 最小精工电流≤4A 8.动作时间在5A0.72.动作时间不应超讨30ms 9.返回系数值不应超过1.2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实验结线图如图二所示
24 运行位置。 元件背面布置图中(见图一,下图)端子 1、2 和 3 为继电器中电压变换器 YB 的原方 线圈,即电压 UA 、 UB 、 UC 端子。端子 11、12.和 13、14 为继电器中电阻变压器 DKB 的 两个原方线圈的电流引入端子。端子 5、6 为继电器 JH 极化继电器接点,端子 7、8 相连为 I 段阻抗,端子 8、9 相连为Ⅱ段电阻,端子 4、10 相连就构成带偏移特性的阻抗元件,在 本实验中,端子 7、8 相连,端子 8、9 及 4、10 均不连接。 三.实验内容 1.检查记忆回路。 2.测最大灵敏角,要求整定阻抗继电器的整定阻抗 Zset= 2 欧。 3.测精确工作电流特性曲线 Zpu =f (Ir) 。 4.实验静态圆特性 Zpu =f () 。 5.记忆作用的检查。 四.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技术要求 1.交流额定电压为 100V(相间); 2.交流额定电流为 5A(相); 3.额定频率为 50Hz ; 4.最大灵敏角为 65°、75°、85°,三种工作状态,允许士 5°的偏差.; 5.电压回路的 YB 抽头有粗调挡 0 ~ 90%,每 10%有一抽头(I、Ⅱ段合用),细调挡 0 ~9.5% (I、Ⅱ段分开)。所以 KU 从 0 ~ 99. 5%可调。 6.阻抗整定名义值 DKB=2 2-20/相 DKB=1 1-10/相 DKB= 0. 5 0.5-5/相 7.阻抗继电器的最小精确工作电流 不加第三相电压 DKB=2 YB=99% 最小精工电流≦1A。 DKB=1 YB=99% 最小精工电流≦2A。 DKB=0. 5 YB=99% 最小精工电流≦4A。 8.动作时间在 5A,0. 7Z.动作时间不应超过 30ms, 9.返回系数值不应超过 1. 2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实验结线图如图二所示
11 三相调压 图二实验接线图 1.记忆回路的调盟 调整」(山上有抽头)使记忆回路谐振于50,:实验接线如图 首先不加电流(不合接触器C),合上交流后调三相自耦调压器使线电压为100V,(也 就是加入阻抗继电器端子上的线电压为1O0V),测量C和U抽头上的电压。要求当加入第 三相电压时频率为50z时Uc>UL,Uc-UL=10~12V,当取消第三相电压Uc-UL=17~20V. 当系统烦率变化时Uc和U值可参考下表进行调整。 15 48 47 46 45 Uc(V)228 231 236240238 235 231 UL(V)224 21821420819919 178 △U 1 39 6 53 当在不同频率下,差值不满足表一要求时可调整L之抽头。 2.最大灵敏角的测试 ()整定位置:DKB=2 I段:YB=99% -75 Ⅱ段:YB=20% Zset=22,在0.9Zset情况下测试。 (2)实验方法:调单相自耦调压器,使电流回路电流为5A。调滑线电阻使电压回路VAB: 电压为0.9Zst=18V,保持两数值不变,摇移相器,测出使继电器刚好动作的两边界角o】 角和p2角,然后按下式求出0 最大灵敏角受频率影响很大,作此项实验时应注意当时电源的频率。实验和分析证明当 频率降低一周,pm减小约5~6°。灵敏角允许偏差为士5°,如果超过允许误差可改变R1s 或R14之电阻值。 3.动作阻抗实验: (1)整定位置:DKB-2【段:YB=99%m=75° Ⅱ段:YB=20% 要求:Zset=20 (2)实验方法:合交流接触器C,将电流回路电流升为5A,在测出的灵敏角下,调滑线
25 图二实验接线图 1.记忆回路的调整 调整 LJ(LJ 上有抽头)使记忆回路谐振于 50Hz,:实验接线如图二。 首先不加电流(不合接触器 CJ),合上交流后调三相自耦调压器使线电压为 l00V,(也 就是加入阻抗继电器端子上的线电压为 l00V),测量 CJ 和 LJ 抽头上的电压。要求当加入第 三相电压时频率为 50Hz 时 Uc>UL,Uc-UL=10 ~ 12V,当取消第三相电压 Uc-UL=17~20V。 当系统频率变化时 Uc 和 UL 值可参考下表进行调整。 表一 f (Hz) 15 50 49 48 47 46 45 Uc (V) 228 231 236 240 238 235 231 UL (V) 224 218 214 208 199 189 178 △U (V) 4 13 22 32 39 46 53 当在不同频率下,差值不满足表一要求时可调整 L 之抽头。 2. 最大灵敏角的测试 (1) 整定位置:DKB=2 I 段:YB= 99 % ma=75° Ⅱ段::YB= 20 % Zset=2,在 0. 9Zset 情况下测试。 (2) 实验方法:调单相自耦调压器,使电流回路电流为 5A。调滑线电阻使电压回路 VAB。 电压为 0. 9Zset =18V,保持两数值不变,摇移相器,测出使继电器刚好动作的两边界角1 角和2 角,然后按下式求出ma。 ma = (1 + 2) / 2 最大灵敏角受频率影响很大,作此项实验时应注意当时电源的频率。实验和分析证明当 频率降低一周,ma减小约 5~6°。灵敏角允许偏差为士 5°,如果超过允许误差可改变 R13: 或 R14 之电阻值。 3. 动作阻抗实验: (1) 整定位置:DKB=2 I 段:YB= 99 % ma=75° Ⅱ段::YB= 20 % 要求:Zset=2 (2) 实验方法:合交流接触器 CJ,将电流回路电流升为 5A,在测出的灵敏角下,调滑线
电阻,测出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值(灯亮为准),算出乙st是否是22,最后以计算出的值为动 作阻抗值(相对误差≤ 计算公式:Zset=U/2l 4.精确工作电流特性曲线2印u=fm)的测试 1)整定位置.DKB2 -70 印.YB=gg/ 段·.YB=20% (②实验方法:合交流接触器C心,调节单相自橘调压器,使电流回路之电流分别依次为下 表值。 表二 电流(A) 0.40.50.612345678910 动作电压(V) 动作阻抗() 然后调解滑线电阻,使I段动作指示灯亮。记下电压值,计算出动作阻抗并作Zpu=fm) 曲线,求出0.9Zset即为最小精确工作电流。 Im=2x0.9xZt 最小精确工作电流应满足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技术要求,(当DKB=2,YB=99%,最小精 确工作电流≤A)中所规定的数值。如果测出的L。之值大于或小子规定值时,可调整坡 莫合金片以改变D水B的气隙使最小精工满足要求,但不题过补偿,防止曲线出现突出点骑 形,也可用同样方法检查Ⅱ段的精确工作电流 5.静态园特性Z乙Pu=(p)实验接线图三所示) (1)整定位置:DKB=2I段:YB=99%Ⅱ段:YB=20%0=75°1m=5A (2)实验方法:合交流接触器C,电流加入5A,摇移相器使相位表指示为表三中所固定 的角度,调电 滑线电 改变 压使I段阻抗动 灯亮,记下此时电压值填 表三中。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每隔20°取一个电压值,根据电流电压值算出阻抗值,作出静 态圆特性 表三 角度0°5°10°2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 电压() 阻抗(Q) 如果测出0°或130°不是动作边界角,可扩展两侧的角度直至作出动作边界为止。 6.记忆作用的检查 (I)整定位置:取消第三相,DKB=2I段:YB=99%Ⅱ段:YB=20%p=75 (2实验方法:调节单相自耦调压器,使电流为0.5A,当打开接触器☑时,使加在继电 器电压线图之电压UAB1OOV,此时瞬时闭合一下C使电压突然由1OOV降到OV(电压表 指示为0),这时极化继电器应可靠动作。(直接观察极化继电器接点指示灯亮一下)。 反方向调角度为250°(将电流线交换极性),电流回路加15A电流,实验方法同上,极 化继电器应可靠不动作。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结果并绘出方向阻抗继电器Zpu=f(p)和Zpu=f(1m)静态园和曲线。求出精确
26 电阻,测出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值(灯亮为准),算出 Zset 是否是 2,最后以计算出的值为动 作阻抗值(相对误差≦ ) 计算公式:Zset = U/2I 4. 精确工作电流特性曲线 Zpu= f (Im)的测试 (1) 整定位置:DKB=2 ma=75° I 段:YB= 99 % Ⅱ段::YB= 20 % (2) 实验方法:合交流接触器 CJ,调节单相自栖调压器,使电流回路之电流分别依次为下 表值。 表二 电流(A) 0.4 0.5 0.6 1 2 3 4 5 6 7 8 9 10 动作电压(V) 动作阻抗() 然后调解滑线电阻,使 I 段动作指示灯亮。记下电压值,计算出动作阻抗并作 Zpu= f (Im) 曲线,求出 0. 9Zset 即为最小精确工作电流。 2 0.9 Z t U I se m ac min = 最小精确工作电流应满足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技术要求,(当 DKB=2,YB=99%,最小精 确工作电流≦1A)中所规定的数值。如果测出的 Iacmin 之值大于或小子规定值时,可调整坡 莫合金片以改变 DKB 的气隙使最小精工满足要求,但不要过补偿,防止曲线出现突出点畸 形,也可用同样方法检查Ⅱ段的精确工作电流。 5. 静态园特性 ZPu=f()实验(接线图三所示) (1) 整定位置:DKB=2 I 段:YB= 99 % Ⅱ段::YB= 20 % ma=75° Im=5A (2) 实验方法:合交流接触器 CJ,电流加入 5A,摇移相器使相位表指示为表三中所固定 的角度,调电压回路滑线电阻,改变电压使Ⅰ段阻抗动作,指示灯亮,记下此时电压值填入 表三中。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每隔 20°取一个电压值,根据电流电压值算出阻抗值,作出静 态圆特性 表三 角度 0° 5° 10° 2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电压 (V) 阻抗 () 如果测出 0°或 130°不是动作边界角,可扩展两侧的角度直至作出动作边界为止。 6. 记忆作用的检查 (1) 整定位置:取消第三相,DKB=2 I 段:YB= 99 % Ⅱ段::YB= 20 % ma=75° (2) 实验方法:调节单相自耦调压器,使电流为 0. 5A,当打开接触器 CJ 时,使加在继电 器电压线圈之电压 UAB= l00V,此时瞬时闭合一下 CJ 使电压突然由 100V 降到 0V(电压表 指示为 0),这时极化继电器应可靠动作。(直接观察极化继电器接点指示灯亮一下)。 反方向调角度为 250°(将电流线交换极性),电流回路加 15A 电流,实验方法同上,极 化继电器应可靠不动作。 六. 实验报告要求 1. 整理实验结果并绘出方向阻抗继电器 Zpu=f ()和 Zpu=f (Im)静态园和曲线。求出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