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音 (1)德祐(you)(2)缙绅(jn) (3)纾祸(sh)(4)觇北(chan) (5)献谄(chan)(6)诟虏帅(gou) (7)贵酋(qu)(8)羁縻(j)(m() (9)二阃(k道n)(10)渚洲(zh) 11自刭(jng)(12)殆例(dai) A(13)巡微(j10)(4撒文(x) (15)眦陵(pf)(16)邂逅 ( xie)( hou (17)余悭()(18)愧作(z)电
正 音 (1)德祐( yòu ) (2)缙绅( jìn ) (3)纾祸( shū ) (4)觇北( chān ) (5)献谄( chǎn ) (6)诟虏帅( gòu ) (7)贵酋( qiú ) (8)羁縻( jī )( mí ) (9)二阃( kǔn ) (10)渚洲( zhǔ ) (11)自刭( jǐng ) (12)殆例( dài ) (13)巡徼( jiào ) (14)檄文( xí ) (15)毗陵( pí ) (16)邂逅 ( xiè )( hòu ) (17)余僇( lù ) (18)愧怍( zuò ) (19)号呼靡及(háo ) ( mǐ )
段第一部分: 层(第1一5自然段)自述出使元营 次所遭遇的种种磨难,表现了作者视死 如归、莫勇抗争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XA第二部分 八(第6一8自然段)说明诗篇的写 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生发忠诚报国 死而元憾的感慨,且交代诗杗的题名
段 落 层 次 第一部分: (第1 — 5自然段)自述出使元营 所遭遇的种种磨难,表现了作者视死 如归、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第二部分: (第6 — 8自然段)说明诗篇的写 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生发忠诚报国、 死而无憾的感慨,且交代诗集的题名
第一段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 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 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 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 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 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 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 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 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 政殿学士行
第一段 w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 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 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 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 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 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 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 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 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 政殿学士行
探提问:文天祥是在龙样的形势下 协出使北营的? 探之术不中靶产 为国捐躯的决心。 意图: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企 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 八一规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提间:文天祥辞相即不弭而出使 元营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
探 讨 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 出使北营的? 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 样? 提问: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 元营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 心情: “予不得爱身” ;即已抱定了 为国捐躯的决心。 意图: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企 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 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叙写出使北营的背 景、心情与意图,表达 了作者在国事危急之际 A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
叙写出使北营的背 景、心情与意图,表达 了作者在国事危急之际 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