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画太阳的位置与日 ※ 照的头亲 北回归线 赤纬d 赤纬:太阳光线 与地球赤道平面 南回归线 之间的夹角 春分0° 夏至/N N +23°27′ 冬至 23°27 N 秋分 6
6 0 0 +2327 -2327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太阳的位置与日 照的关系 赤纬 :太阳光线 与地球赤道平面 之间的夹角 赤纬d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 ld A1北极圈66N 66°33 北回归线 23°27′ le Equator0° Tro pico Capricorn 231/2S Antarctic Circle 66v,oS ropic ofC Suns vertical rays Sun's oblique rays
7 南北回归线 北极圈 6633 北回归线 2327
赤纬和太阳高度角有什么区别? 角和太阳方位角有什么区别? sinB=cos cos h cos sinsin& sin A=cos S sin h/cos B 初 N 本地子 太阳高度角B W E 度h线 经度 B 太阳方位角
8 赤纬和太阳高度角有什么区别? 时角和太阳方位角有什么区别? 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 sin = cos cos h cos + sin sin sin A = cos sin h /cos
x103 第二节 2.04 6000K黑体辐射波谱 1.74 太阳波谱(大气层外) 太阳波谱(地球表面) 1.16 太阳辐射 0.58 0.20.40.60.81.01.21.41.61.82.02.2 波长()(pm) 紫外线可见光 近红外线 长波 红外线
9 第二节太阳辐射 紫外线 可见光 近红外线 长波 红外线
太阳总辐射能量比例 太阳常数1353W/m2:大气层外的辐射强度 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 辐射强度有所改`。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 长波红外线 2.2 可见光 45.6% 近红外线 45.2% 紫外线 7.0% 10
10 太阳总辐射能量比例 太阳常数1353W/m2:大气层外的辐射强度 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 辐射强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 可见光 45.6% 紫外线 7.0% 近红外线 45.2% 长波红外线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