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1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人体生理学 试题 2017年1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刺激强度变化率 D.反应强度 E.阈值 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 D.负反馈 E.前馈 3.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A.兴奋 B.反馈 C.兴奋性 D.负反馈 E.前馈 298
试卷代号 :211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 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人体生理学试题 2017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00 分) 1.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剌激强度变化率 D. 反应强度 阔值 2.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 D. 负反馈 E. 前馈 3. 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剌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 298 A.兴奋 c. 兴奋性 E. 前馈 B. 反馈 D.负反馈
4.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安静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 B.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C.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 D.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E。细胞膜上钠一钾泵的作用 5.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静息期 6.物质顺电一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A.主动转运 B.被动转运 C.单纯扩散 D.易化扩散 E.吞噬作用 7.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B.维生素K缺乏 C.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 D.血小板减少 E.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8.关于交叉配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ABO同型血,输血前可以不做交叉配血试验 B.输血时应该优先考虑交叉配血的主侧 C.主侧不凝而次侧凝可以进行-一次少量、缓慢地输血 D.主侧凝集则绝对不能输血 E.两侧均不凝集输血最为理想 9.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 的血型是()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Rh型 10.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抗体的类型 D.血浆中抗体的类型 E.血浆中抗原的类型 299
4.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 Na+ K+ 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 A. 安静时,细胞膜对 K+ 的通透性大 B. 兴奋时,膜对 Na+ 的通透性增加 C. Na+ K+ 易化扩散的结果 D. 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E. 细胞膜上铀一饵泵的作用 5. 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静息期 6. 物质顺电一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 A. 主动转运 B. 被动转运 c.单纯扩散 D. 易化扩散 E. 吞噬作用 7.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 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B. 维生素 缺乏 c.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 D. 血小板减少 E.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8. 关于交叉配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BO 同型血,输血前可以不做交叉配血试验 B. 输血时应该优先考虑交叉配血的主侧 c.主侧不凝而次侧凝可以进行一次少量、缓慢地输血 D.主侧凝集则绝对不能输血 E. 两侧均不凝集输血最为理想 9. 某人的红细胞与 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 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 的血型是( ) A. C. AB E. Rh 10.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 A. 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红细胞膜上抗体的类型 E. 血浆中抗原的类型 B. D. B.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D. 血浆中抗体的类型 299
11.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C.细胞外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E.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12.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 B.大动脉血压 C.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舒张末期心室内压 E.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13.老年人动脉管壁组织硬变可引起( A.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加大 B.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C.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14.平时维持心交感紧张、心迷走紧张、交感缩血管紧张的基本中枢位于() A.大脑 B.中脑 C.延髓 D.脑桥 E下丘脑 15.心输出量是指() A.一次心动周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B.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 C.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D.每分钟由一侧心房流人心室的的血量 E.一次心动周期两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16.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 B.QRS波代表两心室的去极化 C.ST段反映心室各部分都处于去极化状态 D.PR间期延长说明室间传导阻滞 E.T波反映左、右两心室复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17.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长期活动加强,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形成中有重要 意义。其中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是() A.血管紧张素原 B.肾素 C.醛固酮 D.血管紧张素I E.血管紧张素II 300
11.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细胞内高 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 B. 细胞内高 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 有通透性 C. 细胞外高 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 D. 细胞内高 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 有通透性 E. 细胞外高 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 12. 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 A. 心房压 B. 大动脉血压 c.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 舒张末期心室内压 E. 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13. 老年人动脉管壁组织硬变可引起( A.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加大 c.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 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B. 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14. 平时维持心交感紧张、心迷走紧张、交感缩血管紧张的基本中枢位于( ) A. 大脑 B. 中脑 c.延髓 D. 脑桥 E. 下丘脑 15. 心输出量是指( ) A. 一次心动周期一侧心窒射出的血量 B. 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 C.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D. 每分钟由一侧心房流人心室的的血量 E. 一次心动周期两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16. 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 B. QRS 波代表两心室的去极化 C. ST 段反映心室各部分都处于去极化状态 D. PR 间期延长说明室间传导阻滞 E. 波反映左、右两心室复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17.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醒固自国系统长期活动加强,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形成中有重要 意义。其中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是( ) A. 血管紧张素原 B. 肾素 c.醒固酣 D. 血管紧张素 E. 血管紧张素 II 300
18.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B.心脏射血功能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高 C.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状态的一个指标 D.心脏射血功能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 E。外周静脉广泛收缩时,静脉回心血流量增加 19.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最重要的是() A.心率、外周阻力 B.外周阻力、每搏输出量 C.每搏输出量、心率 D.大动脉弹性、每搏输出量 E.血容量与血管容积的比例 20.有关胸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胸腔内有少量的气体 B.呼气时胸内压等于大气压 C.用力吸气时胸内压是正压 D.胸内压的大小由肺回缩力决定 E.气胸时胸内压为负压 21.有关紫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毛细血管床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达50g/L时,出现紫绀 B.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绀 C.严重缺氧的人不一定都出现紫绀 D.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出现紫绀 E.一氧化碳中毒时不出现紫绀 22.呼吸过程包括() A.外呼吸、内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 B.外呼吸、气体运输、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C.外呼吸、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D.肺通气、气体运输、肺换气 E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 23.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 A.肺活量 B.最大通气量 C.每分通气量 D.用力肺活量 E。肺泡通气量 301
18. 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B. 心脏射血功能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高 C. 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状态的一个指标 D. 心脏射血功能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 E. 外周静脉广泛收缩时,静脉回心血流量增加 19.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最重要的是( ) A.心率、外周阻力 B. 外周阻力、每搏输出量 C. 每搏输出量、心率 D. 大动脉弹性、每搏输出量 E. 血容量与血管容积的比例 20. 有关胸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胸腔内有少量的气体 c.用力吸气时胸内压是正压 E. 气胸时胸内压为负压 1.有关紫钳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呼气时胸内压等于大气压 D. 胸内压的大小由肺回缩力决定 A. 当毛细血管床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达 50g/L 时,出现紫钳 B. 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钳 c.严重缺氧的人不一定都出现紫钳 D.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出现紫钳 E. 一氧化碳中毒时不出现紫绍 22. 呼吸过程包括( ) A.外呼吸、内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 B. 外呼吸、气体运输、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c.外呼吸、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D. 肺通气、气体运输、肺换气 E. 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 23.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 ) A. 肺活量 B. 最大通气量 C. 每分通气量 D. 用力肺活量 E. 肺泡通气量 301
24.二氧化碳引起呼吸变化,主要通过刺激() A.外周化学感受器 B.中枢化学感受器 C.肺牵张感受器 D.肺扩张感受器 E.本体感受器 25.最大通气量() A.可反映通气效率 B。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 C.是评价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 D.等于肺活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E.等于用力肺活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26.胰液的组成成分,不包括() A.水 B.碳酸氢盐 C.胰蛋白酶 D.胰淀粉酶 E.胰脂肪酶 27.胃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激活胃蛋白酶原 B.杀死进人胃内的细菌 C.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D.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E.促进钙和铁的吸收 28.由胃排空的速度最慢的物质是(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糖与蛋白的混合物 E.糖、蛋白和脂肪的混合物 29.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消化期只有胆襄胆汁排入小肠 B.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 C.胆汁中含有脂肪消化酶 D.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 E.胆盐可以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30.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最大的是() A.性别 B.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C.环境温度 D.精神因素 E.肌肉活动 302
24. 二氧化碳引起呼吸变化,主要通过剌激( A. 外周化学感受器 c.肺牵张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 25. 最大通气量( ) A. 可反映通气效率 B. 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 c. 是评价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 D. 等于肺活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E. 等于用力肺活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26. 膜液的组成成分,不包括( ) B. 中枢化学感受器 D. 肺扩张感受器 A. B. 碳酸氢盐 c. 膜蛋白酶 D. 膜淀柑酶 E. 膜脂肪酶 27. 胃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 A. 激活胃蛋白酶原 c.促进膜液和胆汁的分泌 E. 促进钙和铁的吸收 B. 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 D. 促进维生素 12 的吸收 28. 由胃排空的速度最慢的物质是( ) A.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糖与蛋白的棍合物 E. 糖、蛋白和脂肪的混合物 29. 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消化期只有胆囊胆汁排入小肠 B. 非消化期无胆计分泌 c. 胆汁中含有脂肪消化酶 D.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 胆盐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硝化和吸收 30. 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最大的是( ) A. 性别 B.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c. 环境温度 D. 精神因素 E. 肌肉活动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