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英才学校期末检测试卷 五年级语文学科 (时间:90分满分:100分) :第一题(22分) 书写。(2分) 要求:①蓝黑墨水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大小适当。④行款整齐。 二、读拼音,写词语。(7分) you zhan ()静 )生 )仰 chun 挑()嘴()恐( 三、填空。(3分) 1肺:音序(),部首(),共()画 2藕:音序(),部首(),共( 四、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6分) 举世()名毫不犹()斩钉()铁破烂不() 众志()城安然无()一如()往再接再() 五、照样子,写成语。(4分) 例:生龙活虎(含动物) 四面八方(含数字) 第二题(26分) 、用“然”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4分) 昨天天气预报说,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今天早晨,气温()降了下 来。我哆嗦着走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道红光从我眼前闪过,哇, 位中年人()穿着红色短袖衬衫在跑步,一股敬佩之情()而生。我 不禁振作精神,大踏步向学校走去。 、按要求写句子。(8分)
绵阳英才学校期末检测试卷 五年级语文学科 (时间:90 分 满分:100 分) 第一题(22 分) 一、书写。(2 分) 要求:①蓝黑墨水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大小适当。④行款整齐。 二、读拼音,写词语。(7 分) yōu yòu dàn ténɡ zhān ( )静 ( )惑 ( )生 ( )写 ( )仰 ti chún jù qí qū cí xiánɡ 挑( ) 嘴( ) 恐( ) ( ) ( ) 三、填空。(3 分) 1.肺:音序( ),部首( ),共( )画。 2.藕:音序( ),部首( ),共( )画。 四、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6 分) 举世( )名 毫不犹( ) 斩钉( )铁 破烂不( ) 众志( )城 安然无( ) 一如( )往 再接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照样子,写成语。(4 分) 例:生龙活虎(含动物)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面八方(含数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26 分) 一、用“然”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4 分) 昨天天气预报说,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今天早晨,气温( )降了下 来。我哆嗦着走在上学的路上,( )看见一道红光从我眼前闪过,哇,一 位中年人( )穿着红色短袖衬衫在跑步,一股敬佩之情( )而生。我 不禁振作精神,大踏步向学校走去。 二、按要求写句子。(8 分)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 装………… 订………… 线………… 内………… 不…………要………… 答………… 题………………………
(1)纳兰性德身在万里之遥的边关,怎能不思念故乡?(改为陈述句) (2)冬天到了,梅花又开放了。(改为拟人句) (3)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至少两处) (4)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修改病句) 三、用线把左右两边的内容连起来,再根据要求填空。(6分) 读书破万卷 梅花香自苦寒来 孝在于质实 春生江上几人还 宝剑锋从磨砺出 不在于饰貌 家在梦中何日到 下笔如有神 我还积累了一句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 四、根据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8分) 1.《七律·长征》一诗中,总写长征艰难的诗句是:“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 猪那么重。”这句话主要写 ,作者使用 说明方法。(《鲸》)(2分 3.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 和 (《钓鱼的启示》)(1分) 4.《窃读记》让我们懂得,我们是长大的,也是 是啊,一本喜爱的书就像 就像 。(2分) 5、星期天,爸爸带我去郊外钓鱼,结果一条也没钓着,这真是 啊!(填上歇后语)(1分) 第三题(22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8分+14分)
(1)纳兰性德身在万里之遥的边关,怎能不思念故乡?(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到了,梅花又开放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用线把左右两边的内容连起来,再根据要求填空。(6 分) 读 书 破 万 卷 梅花香自苦寒来 孝 在 于 质 实 春生江上几人还 宝剑锋从磨砺出 不 在 于 饰 貌 家在梦中何日到 下 笔 如 有 神 我还积累了一句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8 分) 1.《七律•长征》一诗中,总写长征艰难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 猪那么重。”这句话主要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使用 了 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鲸》)(2 分) 3.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钓鱼的启示》)(1 分) 4.《 窃读记》让我们懂得,我们是__________长大的,也是________________。 是啊,一本喜爱的书就像________________ ,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5、星期天,爸爸带我去郊外钓鱼,结果一条也没钓着,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啊!(填上歇后语)(1 分) 第三题(22 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8 分+14 分)
(一)《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 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 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 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 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一片灰烬 1、用 线画出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1分) 细读短文二、三句,你从“凡是”“统统”“任意”三个词语体会到 。(2分)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朗读时要读出 的语气。(2分) 4、一直以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备受社会各界的争议,有人反对也有人赞 成。你的观点: 理由是: (3分) (二)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 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 婴儿的笑脸一一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 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 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 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 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 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 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听了孩子
(一)《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 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 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 18 日和 19 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 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 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一片灰烬。 1、用“——”线画出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1 分) 2、细读短文二、三句,你从“凡是”“统统”“任意”三个词语体会到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情,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2 分) 4、一直以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备受社会各界的争议,有人反对也有人赞 成。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二)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 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 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 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 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 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 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 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 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孩子
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 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 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这 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4分 赞不绝口 径直 2.用一、二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2分) 3.读中品味:(4分) (1)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两次,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为 第二次“惊讶”是因为 ;我对 感到惊讶,因为 (2)认真品读五、六自然段,想想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 妈妈,再把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补充在“一—”上。 4.深层探究:(4分) (1)你认为题目“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 (2)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四题(30分) 习作:2016, 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提示与要求:2016年已远离我们而去。这一年中在你身边有许多事、人让你久 久难忘而留在记忆的深处。选择你最想写的一件事或一个人,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再习作。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表达好自己的真情实感
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 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 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 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4 分)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径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二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中品味:(4 分) (1)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两次,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第二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惊讶,因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品读五、六自然段,想想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 妈妈,再把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补充在“——”上。 4.深层探究:(4 分) (1)你认为题目“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题(30 分) 习作:2016,____________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提示与要求:2016 年已远离我们而去。这一年中在你身边有许多事、人让你久 久难忘而留在记忆的深处。选择你最想写的一件事或一个人,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再习作。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表达好自己的真情实感
100 200 300 400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