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建筑物防雷装置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1.接闪器 1)避雷针 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其直径不应 小于: 1m以下:圆钢为12m,钢管为20mm 1~2m:圆钢为16m,钢管为25mm 2)避雷带或避雷网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厚度不应小于4mm
7.3.3建筑物防雷装置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1.接闪器 1)避雷针 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其直径不应 小于: 1m以下 : 圆钢为12mm,钢管为20mm。 1~2m: 圆钢为16mm,钢管为 25mm。 2)避雷带或避雷网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厚度不应小于4mm
3)避雷环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 于4mm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 4)金属屋面 除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 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 2.引下线(不少于2根) 种类 人工、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O≡16) 人工: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3)避雷环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 于4mm 。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 4)金属屋面 除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 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 2.引下线 (不少于2根) 种类: 人工、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Ø≧16 ) 人工: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厚度不应小于4mm 敷设方式:明敷设、暗敷设(增大一级) 测试:距地不大于2M处设断接卡子或测试点 3.接地装置 (1)人工接地体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圆钢、钢管或角钢,最常 用为钢管长2.5,直径50mm 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2,厚度不应小于4m 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 钢管厚度不应小于3.5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厚度不应小于4mm。 敷设方式:明敷设、暗敷设(增大一级) 测试:距地不大于2 M处设断接卡子或测试点 3.接地装置 (1)人工接地体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圆钢、钢管或角钢,最常 用为钢管长2.5,直径50mm。 •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2,厚度不应小于4mm。 •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 •钢管厚度不应小于3.5mm
2.自然接地体 兼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 金属构件、管道和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等。 对于变配电所,只能利用它本身的建筑 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自然接地体。 在高层建筑中,推荐利用柱子、基础内的钢 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主要优点: (1)接地电阻低。 (2)电位分布均匀,均压效果好 (3)施工方便.可省去大量土方挖掘工程量
2.自然接地体 兼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 金属构件、管道和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等。 对于变配电所,只能利用它本身的建筑 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自然接地体。 在高层建筑中,推荐利用柱子、基础内的钢 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主要优点: (1)接地电阻低。 (2)电位分布均匀,均压效果好。 (3)施工方便.可省去大量土方挖掘工程量
(4)节约钢材。 (5)维护工程量少。 人工接地体按接地装置尺寸,垂直接地体 的长度一般为2.5m,其顶距地面0.6~0.7m, 相距5m。 水平及垂直接地体应离建筑物外墙、出入 口、人行道不小于3m,否则: 1)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 2)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绝缘物,可采用 50~80mm厚的沥青层;
(4)节约钢材。 (5)维护工程量少。 •人工接地体按接地装置尺寸,垂直接地体 的长度一般为2.5m,其顶距地面0.6~0.7m, 相距5m。 •水平及垂直接地体应离建筑物外墙、出入 口、人行道不小于3m,否则: 1)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 2)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绝缘物,可采用 50~80mm厚的沥青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