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因特网与TCP/IP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冰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客水水水水水水冰水水水水冰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冰水水水冰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冰水水水冰水 8.1因特网 8.1.1因特网的结构 18.1.2因特网的地址 18.1.3网际协议地址 8.1.4域名和域名系统 18.1.5统一资源地址 18.2TCP/IP的参考模型 18.2.1协议层次和协议的概念 18.2.2TCP/IP和0SI模型 18.2.3部分网络设备执行的协议 18.2.4TCP/IP与以太网 18.3网络应用层协议 18.3.1网络应用与应用层协议 18.3.2超文本传送协议HTP 18.4网络传输层协议 8.4.1传输层简介 18.4.2端口号和套接号的概念 18.4.3用户数据包传输协议(UDP) 18.4.4传输控制协议(TCP) 18.5网络层上的网际协议 练习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和站点 冰水水冰本水冰水水水冰水水水本冰本客*冰水水水水水冰本冰水水水水水水冰本冰客水*冰水水水水客水冰本水水水水水冰水水冰客水冰水水水水水水本水水 因特网( Internet)是全世界使用TCP/IP协议堆和网关设备( gateway)组成的网络, TCP/IP实际上已成为因特网的代名词。为对多媒体网络应用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就需要了解 因特网的基本术语、结构和协议。因特网上使用的协议非常多,本章只选择了最普通的几个 协议作了简单介绍,这些协议是HTTP、UDP、TCP和IP。在介绍协议过程中自然要涉及到协议 定义的各种内部结构,这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协议的功能和执行这些协议的软件 18.1因特网 18.1.1因特网的结构 因特网是由网络 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发展而来, 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在20世纪60年代支持创建的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 因特网是许许多多子网( subnetwork)集合而成的网络,这些子网都有一个共同的通信协议 这就是TCP/IP通信协议。因此不难理解人们往往把 Internet与TCP/IP紧紧联系在一起 因特网的组织和新标准的采纳由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部( 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IAB)统管。IAB还协调好几个特别工作组,包括因特网工程特别工作组(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和因特网研究特别工作组( 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IRTF)。 组成因特网的子网之间在物理上的相互连接都是通过网关设备实现的,如图18-01所 示。通过网关设备互相连接在一起的不同的网络通常称为子网( subnetwork),因为它们是大 网络之中的网络。子网是一个完整的网络,是互联网络中的一部分,或者说子网是因特网中 的一部分。网关设备与执行TCP/IP协议的其他设备和软件一起工作,它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 从互联网络或者局域网络上接收按照协议规范封装的协议数据单元( Protocol Data Unit, PDU),然后把它们递送到下一个网关设备或者局域网络
第18章 因特网与TCP/IP *************************************************************************** 18.1 因特网 18.1.1 因特网的结构 18.1.2 因特网的地址 18.1.3 网际协议地址 18.1.4 域名和域名系统 18.1.5 统一资源地址 18.2 TCP/IP的参考模型 18.2.1 协议层次和协议的概念 18.2.2 TCP/IP和OSI模型 18.2.3 部分网络设备执行的协议 18.2.4 TCP/IP与以太网 18.3 网络应用层协议 18.3.1 网络应用与应用层协议 18.3.2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18.4 网络传输层协议 18.4.1 传输层简介 18.4.2 端口号和套接号的概念 18.4.3 用户数据包传输协议(UDP) 18.4.4 传输控制协议(TCP) 18.5 网络层上的网际协议 练习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和站点 *************************************************************************** 因特网(Internet)是全世界使用TCP/IP协议堆和网关设备(gateway)组成的网络, TCP/IP实际上已成为因特网的代名词。为对多媒体网络应用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就需要了解 因特网的基本术语、结构和协议。因特网上使用的协议非常多,本章只选择了最普通的几个 协议作了简单介绍,这些协议是HTTP、UDP、TCP和IP。在介绍协议过程中自然要涉及到协议 定义的各种内部结构,这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协议的功能和执行这些协议的软件。 18.1 因特网 18.1.1 因特网的结构 因特网是由网络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发展而来, 而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在20世纪60年代支持创建的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 因特网是许许多多子网(subnetwork)集合而成的网络,这些子网都有一个共同的通信协议, 这就是TCP/IP通信协议。因此不难理解人们往往把Internet与TCP/IP紧紧联系在一起。 因特网的组织和新标准的采纳由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部(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IAB)统管。IAB还协调好几个特别工作组,包括因特网工程特别工作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和因特网研究特别工作组(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IRTF)。 组成因特网的子网之间在物理上的相互连接都是通过网关设备实现的,如图18-01所 示。通过网关设备互相连接在一起的不同的网络通常称为子网(subnetwork),因为它们是大 网络之中的网络。子网是一个完整的网络,是互联网络中的一部分,或者说子网是因特网中 的一部分。网关设备与执行TCP/IP协议的其他设备和软件一起工作,它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 从互联网络或者局域网络上接收按照协议规范封装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PDU),然后把它们递送到下一个网关设备或者局域网络
第18章 Internet与TCP/IP 子网1 子网A (subnetwork) (gateway) (subnetwork) 子网A1 (subnetwork) 子网2 (gateway) 子网 (subnetwork) 图18-01子网之间通过网关设备相互连接 在美国,因特网使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资助的 网络 NSFnet作为全国性的主干网络,如图18-02所示。连接到主干网络 NSFnet的网络有美国 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的空间 物理分析网络( Space Physics analysis Network,SPAN),计算机科学网络 Computer Science Network, CSNET), BITNET Because It's Time Network), WEStnet, UUNET (UNiX to UNIX Network)和圣地亚哥的巨型计算机网络 (San Diego Supercomputer Network, SDSCNET),在 图18-02上没有标出,…… BITNET SPAN 「网关1 UNE WESTNET CSNET 图18-02美国在因特网上的部分子网 NFSnet主干网由3000多个研究站点组成,通过T-3线路把它们互连在一起,数据速率是 44.736Mbps。为提高传输速率而采用的技术有同步光纤网络 Synchronous0 ptical Network, SONET),异步传输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网络以及由美国国家
第18章 Internet与TCP/IP 2 子网 1 (subnetwork) 网关 (gateway) 子网 2 (subnetwork) 子网 A (subnetwork) 子网 A1 (subnetwork) 子网 B1 (subnetwork) 网关 (gateway) 网关 (gateway) 图18-01 子网之间通过网关设备相互连接 在美国,因特网使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资助的 网络NSFnet作为全国性的主干网络,如图18-02所示。连接到主干网络NSFnet的网络有美国 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的空间 物理分析网络(Space Physics Analysis Network,SPAN),计算机科学网络(Computer Science Network,CSNET), BITNET(Because It's Time Network),WESTNET,UUNET(UNIX to UNIX Network)和圣地亚哥的巨型计算机网络(San Diego Supercomputer Network,SDSCNET),在 图18-02上没有标出,……。 BITNET SPAN 网关 网关 NSFnet主干线 网关 UUNET WESTNET 网关 CSNET 网关 图18-02 美国在因特网上的部分子网 NFSnet主干网由3000多个研究站点组成,通过T-3线路把它们互连在一起,数据速率是 44.736 Mbps。为提高传输速率而采用的技术有同步光纤网络(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SONET),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网络以及由美国国家
第18章 Internet与TCP/IP 标准化学会ANSI提议的高性能并行接口High- Performance Parallel interface,HPPI)等 技术,数据传输速率将达到1(b/s。 18.1.2因特网地址的概念 由通信协议使用的术语——地址( address)的含义很多,它可以指发送端地址、接收端 地址、机器的端口地址、存储器地址、应用程序地址等等。因此当遇到这个术语时需要倍加 小心,确信它所指的真正含义。 网络地址( network address)类似于信函上的地址,它告诉传输系统把数据包( datagram) 递送到何处去。在因特网上与地址相关的术语主要有3个:名称(name)、地址( address)和传 输路线( route)。名称是一台机器、一个用户或者一个应用软件的唯一的标识符,它为数据 包( datagram)提供一个绝对目标;地址用来标识这个绝对目标所在的位置,通常是它指网络 上的物理位置或者逻辑位置:传输路线是告诉传输系统如何从这个地址中获取数据包。 1。名称地址 人们经常使用收发者的名字来指定一个用户名或者一台机器。根据指定的名称,通过 称为域名服务器( Domain name server,DNS)也叫做名称服务器( name server)的网络软件包 去分析物理地址。例如,当发送电子邮件时,你可简单地指出接收者的名称,域名服务器就 会想办法解决如何把电子邮件传送给接收者。使用域名服务器除了把名称转换成地址和传输 路径之外,也为系统管理员或者网络管理员提供许多方便,更改网络时就不必要把更改内容 告诉每一台机器 2.物理地址 网络上需要与他人通信的任何一台设备都需要一个唯一的地址—物理地址 ( physical address),有时也叫做硬件地址。在一个给定的网络上一个物理地址只能出现 次,否则域名服务系统就无法准确确定目标设备。硬件地址通常设计在网络接口卡上,通过 开关或者软件进行设置 在物理层(物理层的概念见后面的介绍)上对每个过往的数据包(即协议数据单元PDU 进行分析,如果数据包中接收者的机器地址与这台设备的物理地址相匹配,就把这个数据包 传送到这台设备的物理层,否则就不理睬 不同的计算机平台、网络和软件版本可能使用不同的名称约定,物理地址的长度也不 相同。例如,以太网的物理地址使用48位,这是开发以太网的 Xerox公司指定的地址长度。 现在,为子网分配通用物理地址的任务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s,IEEE)承担。IEE为每个子网分配24位长的组织唯一标识符 ( organization unique identifier,OUI),而组织可指派另外一个24位的标识符。组织唯 标识符OUI的格式如图18-03所示。 1位1 1/GU/IEE指派的子网地址当地分配的物理地址 注:I/G( individual/ group)=0:个人地址1:组地址( group) U/ L (universal/ local)=0:IEEE指派1:当地指派 图18-03组织唯一标识符(OUI) 在24位0U格式中,有2位用作标志位,其余22位表示IEE指派的子网物理地址。当整 个0UI都设置成1时,表示网络上的所有站点都是目的地址。其余的24位用来表示当地管理的 网络地址。用作组织唯一标识符OU的2位和当地管理的24位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地址称为媒 体接入控制( 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当封装在网络上传输信息包时,有两种MAC 地址: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 3.数据链路地址 IEEE以太网标准使用的另一种地址叫做链路层地址( link layer address),用 LSAP( link service access point)表示。LSAP表示在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上使用
第18章 Internet与TCP/IP 3 标准化学会ANSI提议的高性能并行接口(High-Performance Parallel Interface,HPPI)等 技术,数据传输速率将达到1 Gb/s。 18.1.2 因特网地址的概念 由通信协议使用的术语——地址(address)的含义很多,它可以指发送端地址、接收端 地址、机器的端口地址、存储器地址、应用程序地址等等。因此当遇到这个术语时需要倍加 小心,确信它所指的真正含义。 网络地址(network address)类似于信函上的地址,它告诉传输系统把数据包(datagram) 递送到何处去。在因特网上与地址相关的术语主要有3个:名称(name)、地址(address)和传 输路线(route)。名称是一台机器、一个用户或者一个应用软件的唯一的标识符,它为数据 包(datagram)提供一个绝对目标;地址用来标识这个绝对目标所在的位置,通常是它指网络 上的物理位置或者逻辑位置;传输路线是告诉传输系统如何从这个地址中获取数据包。 1。 名称地址 人们经常使用收发者的名字来指定一个用户名或者一台机器。根据指定的名称,通过 称为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DNS)也叫做名称服务器(name server)的网络软件包 去分析物理地址。例如,当发送电子邮件时,你可简单地指出接收者的名称,域名服务器就 会想办法解决如何把电子邮件传送给接收者。使用域名服务器除了把名称转换成地址和传输 路径之外,也为系统管理员或者网络管理员提供许多方便,更改网络时就不必要把更改内容 告诉每一台机器。 2. 物理地址 网络上需要与他人通信的任何一台设备都需要一个唯一的地址——物理地址 (physical address),有时也叫做硬件地址。在一个给定的网络上一个物理地址只能出现一 次,否则域名服务系统就无法准确确定目标设备。硬件地址通常设计在网络接口卡上,通过 开关或者软件进行设置。 在物理层(物理层的概念见后面的介绍)上对每个过往的数据包(即协议数据单元PDU) 进行分析,如果数据包中接收者的机器地址与这台设备的物理地址相匹配,就把这个数据包 传送到这台设备的物理层,否则就不理睬。 不同的计算机平台、网络和软件版本可能使用不同的名称约定,物理地址的长度也不 相同。例如,以太网的物理地址使用48位,这是开发以太网的Xerox公司指定的地址长度。 现在,为子网分配通用物理地址的任务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s,IEEE)承担。IEEE为每个子网分配24位长的组织唯一标识符 (organization unique identifier,OUI),而组织可指派另外一个24位的标识符。组织唯 一标识符OUI的格式如图18-03所示。 1位 1位 22位 24位 I/G U/L IEEE指派的子网地址 当地分配的物理地址 注:I/G(individual / group)=0:个人地址 1:组地址(group) U/L(universal / local)=0: IEEE指派1:当地指派 图18-03 组织唯一标识符(OUI) 在24位OUI格式中,有2位用作标志位,其余22位表示IEEE指派的子网物理地址。当整 个OUI都设置成1时,表示网络上的所有站点都是目的地址。其余的24位用来表示当地管理的 网络地址。用作组织唯一标识符OUI的24位和当地管理的24位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地址称为媒 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当封装在网络上传输信息包时,有两种MAC 地址: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 3. 数据链路地址 IEEE以太网标准使用的另一种地址叫做链路层地址(link layer address),用 LSAP(link service access point)表示。LSAP表示在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上使用
第18章 Internet与TCP/IP 的链接协议的类型,自带寻址信息的、能够独立地从源端传送到终端的数据包( datagram) 就携带有这种发送和接收的LSAP信息 18.1.3网际协议地址 在因特网上的每台联网计算机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样才能在计算机之间进行 通信。为此,定义了两种形式来表示计算机在因特网上的地址:一种是机器可识别的用数字 表示的地址,通常称为网际协议地址(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简称为IP地址。 因特网的IP地址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1993年组成的因特网信息中心注册服务部门 InterNIC Registration Services)进行分配和注册, InterNIC是 NSFnet(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的简写。IP地址就像你家中的电话一样,每一部电话都有一个 唯一的电话号码,它是识别电话网络上某一部电话的标准方法。另一种是人比较容易看懂的 用字母表示的地址,称为域名地址( domain name address)。这两种地址可用一个可能不太 恰当的比方来帮助理解,例如我国的人口管理系统,每个公民都有一个用数字表示的身份证 ID号码,又有一个用中文字表示的名字。 IP地址在扩充之前共有32比特,由类别、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共3个部分组成 匚类别 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IP地址分成5类:A类( Class a),B类( Class b),C类( Class c),D类( Class d)和E类 ( Class e)。其中A、B和C类地址是基本的因特网地址,是用户使用的地址,D类地址用于多 目标广播的广播地址,E类地址为保留地址。IP地址的详细结构如图18-04所示 位1234567 1516 A类0网络地址数目少 主机地址数目多) 0_网络地址数目中等) 主机地址(数目中等 网络地址数目多) 主机地址数目少) 多目标广播地址 Multicast Address) E类1111o 保留为实验和将来使用 图18-04IP地址的组成 A类地址用于有许多机器连网的大型网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24位的主机地址 ( host address)来标识连网计算机,而网络地址( network address)使用7位来限制可被识别 的网络数目:B类地址用于连网机器数目和网络数目都为中等程度的网络,在这种情况下使 用16位的主机地址和14位的网络地址;C类地址用于连网机器数目少(最多256)而网络数目多 的网络:D类地址用于多目标广播( multicasting) 32位的IP地址分成4组,每组为8位。因此可把A类地址想象成“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主 机地址.主机地址”,把B类地址想象成“网络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主机地址”,而 把C类地址想象成“网络地址.网络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32比特的IP地址用4个十进制数表示,并用句点(.)隔开,每个数都小于256。例如 101001001101111000000101000,用4个十进制数表示成166.111.1.66,是某个大学 的一台服务器地址:又例如,11001010011000000110110101000,用4个十进制数表示 成202.96.61.168,是某个电报局的一台服务器地址。 如果用w,x,y,z分别表示这4个字节,这3类地址的范围就为 A类:1.x.y.z~126.x.y.z 其中,127.0.0.1不作IP地址,用于网络内部 使用) B类:128 C类:192.x.y.z~223.x.y
第18章 Internet与TCP/IP 4 的链接协议的类型,自带寻址信息的、能够独立地从源端传送到终端的数据包(datagram) 就携带有这种发送和接收的LSAP信息。 18.1.3 网际协议地址 在因特网上的每台联网计算机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样才能在计算机之间进行 通信。为此,定义了两种形式来表示计算机在因特网上的地址:一种是机器可识别的用数字 表示的地址,通常称为网际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简称为IP地址。 因特网的IP地址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1993年组成的因特网信息中心注册服务部门 (InterNIC Registration Services)进行分配和注册,InterNIC是NSFnet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的简写。IP地址就像你家中的电话一样,每一部电话都有一个 唯一的电话号码,它是识别电话网络上某一部电话的标准方法。另一种是人比较容易看懂的 用字母表示的地址,称为域名地址(domain name address)。这两种地址可用一个可能不太 恰当的比方来帮助理解,例如我国的人口管理系统,每个公民都有一个用数字表示的身份证 ID号码,又有一个用中文字表示的名字。 IP地址在扩充之前共有32比特,由类别、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共3个部分组成: 类别 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IP地址分成5类:A类(Class A),B类(Class B),C类(Class C),D类(Class D)和E类 (Class E)。其中A、B和C类地址是基本的因特网地址,是用户使用的地址,D类地址用于多 目标广播的广播地址,E类地址为保留地址。IP地址的详细结构如图18-04所示。 图18-04 IP地址的组成 A类地址用于有许多机器连网的大型网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24位的主机地址 (host address)来标识连网计算机,而网络地址(network address)使用7位来限制可被识别 的网络数目;B类地址用于连网机器数目和网络数目都为中等程度的网络,在这种情况下使 用16位的主机地址和14位的网络地址;C类地址用于连网机器数目少(最多256)而网络数目多 的网络;D类地址用于多目标广播(multicasting)。 32位的IP地址分成4组,每组为8位。因此可把A类地址想象成“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主 机地址.主机地址 ”,把B类地址想象成“网络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主机地址 ”,而 把C类地址想象成“网络地址.网络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32比特的IP地址用4个十进制数表示,并用句点(.)隔开,每个数都小于256。例如, 10100110 01101111 00000001 01000010,用4个十进制数表示成166.111.1.66,是某个大学 的一台服务器地址;又例如,11001010 01100000 00111101 10101000,用4个十进制数表示 成202.96.61.168,是某个电报局的一台服务器地址。 如果用w, x, y, z分别表示这4个字节,这3类地址的范围就为: A类:1.x.y.z ~ 126.x.y.z (其中,127.0.0.1不作IP地址,用于网络内部 使用) B类:128.x.y.z ~ 191.x.y.z C类:192.x.y.z ~ 223.x.y.z
第18章 Internet与TCP/IP D类:224.0.0.0~239.255.255.255(其中,244.0.0.0不用,224.0.0.1分配给永 久性IP主机组,包括网关) 多目标广播的地址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也就是D类地址的范围。用于 视听会议的 MBone (multicast backbone)的地址由因特网号码分配局(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指定为224.2.*.*。 网络使用IP地址可以确定数据是否要通过网关设备送出。如果网络地址与当前的网络 地址相同就不必通过网关设备,否则就要通过网关设备。 18.1.4域名和域名系统 域名( Domain Name)是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组的名称,在数据传输时用来 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也指地理位置。域名通常包含组织名,而且始终包括两到三个 字母的后缀,以指明组织的类型和所在的国家或者地区。例如,域名microsoft.com,其中 microsoft是组织名,com是 commercial的缩写,代表商业组织。在美国使用的其它后缀包括 gov(政府)、edu(教育机构)、org(组织,一般指非盈利组织)以及net(网络,ISP使用)。在 美国以外,两个字的后缀表示该域所在的国家或者地区,例如uk(英国)、de(德国)、j(日 例如,ww.bta.net.cn,其中 表示在中国的 Internet net cn 表示中国邮电部负责组建的 Internet商业网,即 Chinanet bta. net cn: 表示北京地区的 ChinaNet www.bta.netcl 表示北京地区 Chinanet上一台联网服务器的名字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域名分成几个区域,从左到右表示区域的范围越来越大。域名 最右边的区域具有最高级别,表示国家,如cn表示中国 因特网上的域名分为顶级(又称最高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等级,级别越低,域名越 长。顶级域名有三类 1)国家和地区,如CN(中国)。 2)国际顶级域名,INT(仅此一个)。 3)通用顶级域名,共有10个(至1996年12月),如表18-01所示 表18-01通用顶级域名 域 arts化娱乐 com fiIm企业或公司 info信息提供单位 het网络单位 org事业单位 rec娱乐活动单位 上众 单位 由于美国是 Internet的发起国,她的最高级别域名的表示法是一个特殊情况,最高级 别域名表示的不是国家,而是网络的类型,例如www.microsoft.com。美国的最高级别域名 分成6类,如表18-02所示 表18-02美国的最高级别域名 名m]mme
第18章 Internet与TCP/IP 5 D类:224.0.0.0~239.255.255.255 (其中,244.0.0.0不用,224.0.0.1分配给永 久性IP主机组,包括网关) 多目标广播的地址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也就是D类地址的范围。用于 视听会议的MBone(multicast backbone)的地址由因特网号码分配局(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指定为224.2.*.* 。 网络使用IP地址可以确定数据是否要通过网关设备送出。如果网络地址与当前的网络 地址相同就不必通过网关设备,否则就要通过网关设备。 18.1.4 域名和域名系统 域名(Domain Name)是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组的名称,在数据传输时用来 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也指地理位置。域名通常包含组织名,而且始终包括两到三个 字母的后缀,以指明组织的类型和所在的国家或者地区。例如,域名 microsoft.com,其中 microsoft是组织名,com是commercial的缩写,代表商业组织。在美国使用的其它后缀包括 gov(政府)、edu(教育机构)、org(组织,一般指非盈利组织)以及net(网络,ISP使用)。在 美国以外,两个字的后缀表示该域所在的国家或者地区,例如 uk(英国)、de(德国)、jp(日 本)。 例如,www.bta.net.cn,其中, cn: 表示在中国的Internet net.cn: 表示中国邮电部负责组建的Internet商业网,即ChinaNET bta.net.cn: 表示北京地区的ChinaNET www.bta.net.cn: 表示北京地区ChinaNET上一台联网服务器的名字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域名分成几个区域,从左到右表示区域的范围越来越大。域名 最右边的区域具有最高级别,表示国家,如cn表示中国。 因特网上的域名分为顶级(又称最高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等级,级别越低,域名越 长。顶级域名有三类: 1) 国家和地区,如CN(中国)。 2) 国际顶级域名,INT(仅此一个)。 3) 通用顶级域名,共有10个(至1996年12月),如表18-01所示。 表18-01 通用顶级域名 域名 域 arts 文化娱乐 com 公司 firm 企业或公司 info 信息提供单位 net 网络单位 nom 个人 org 事业单位 rec 娱乐活动单位 store 售货企业 web www单位 由于美国是Internet的发起国,她的最高级别域名的表示法是一个特殊情况,最高级 别域名表示的不是国家,而是网络的类型,例如www.microsoft.com。美国的最高级别域名 分成6类,如表18-02所示。 表18-02 美国的最高级别域名 域名 com edu gov mil org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