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水体自净作用 ■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堆污染物质具有一定的承受能 力,即所谓的环境容量。水体能够在其环境容量的范围 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排入污染 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 中自然降低,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按作用机理,水体 的自净过程可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三个 方面 (1)物理自净(具体内容) (2)化学自净具体内容) 3)生物自净(体内容)
1.2.3水体自净作用 ◼ 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堆污染物质具有一定的承受能 力,即所谓的环境容量。水体能够在其环境容量的范围 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排入污染 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 中自然降低,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按作用机理,水体 的自净过程可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三个 方面。 ◼ (1)物理自净 (具体内容) ◼ (2)化学自净 (具体内容) ◼ (3)生物自净 (具体内容)
1.3水体中污染物的转化 1.3.1水体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有机物在水中的降解主要通过化学氧化、光化学 氧化和生物化学氧化来实现,其中生物化学氧化作用 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1.3.2水体中重金属的转化 重金属化合物在水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只能发 生形态间的相互转化及分散和富集过程。这些过程通 称重金属迁移。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主要与沉淀 络合、螯合、吸附和氧化还原等作用有关
1.3水体中污染物的转化 ◼ 1.3.1水体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 有机物在水中的降解主要通过化学氧化、光化学 氧化和生物化学氧化来实现,其中生物化学氧化作用 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 1.3.2水体中重金属的转化 ◼ 重金属化合物在水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只能发 生形态间的相互转化及分散和富集过程。这些过程通 称重金属迁移。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主要与沉淀、 络合、螯合、吸附和氧化还原等作用有关
1.3.3水体富营养化 (1)富营养化的发生 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 营养元素的增多所引起的。从现象看,其发生与水体 中藻类的多寡密切相关。 图11云南滇池发生蓝藻 图12水体发生富营养化
1.3.3 水体富营养化 ◼ (1)富营养化的发生 ◼ 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 营养元素的增多所引起的。从现象看,其发生与水体 中藻类的多寡密切相关。 图11 云南滇池发生蓝藻 图12 水体发生富营养化
(2)富营养化程度的判断标准 般地说,总磷和无机氮分别超过20mg/m3和300 ng/m3就认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3)富营养化的危害与防治 富营养化发生后,将先引起水底有机物消耗速度 超过其生长速度,处于腐化污染状态,并逐渐向上 层扩展,在严重时可使一部分水体区域完全变为腐 化区。这样,由富营养而引起有机体大量生长的结 果,倒过来又走向反面,藻类、植物及水生物、鱼 类趋于衰亡以至绝迹。这些现象可能周期性地交替 出现,破坏水城地生态平衡并且加速湖泊等水域地 衰亡过程
(2)富营养化程度的判断标准 一般地说,总磷和无机氮分别超过20mg/m3和300 mg/m3就认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3)富营养化的危害与防治 富营养化发生后,将先引起水底有机物消耗速度 超过其生长速度,处于腐化污染状态,并逐渐向上 层扩展,在严重时可使一部分水体区域完全变为腐 化区。这样,由富营养而引起有机体大量生长的结 果,倒过来又走向反面,藻类、植物及水生物、鱼 类趋于衰亡以至绝迹。这些现象可能周期性地交替 出现,破坏水城地生态平衡并且加速湖泊等水域地 衰亡过程
对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方法可归纳于下表 防止方法 治理方法 对废水作深度处理除去N、P 使用化学药剂或引入病 毒杀澡 排水改道引流(如引作灌溉水) 打捞澡类 改变水体的水文参数(流速、含人工曝气 水量、温度等) 不用含磷洗涤剂 疏浚底泥 引水(不含营养物)稀 释
对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方法可归纳于下表 防止方法 治理方法 对废水作深度处理除去 N、P 使用化学药剂或引入病 毒杀澡 排水改道引流(如引作灌溉水) 打捞澡类 改变水体的水文参数(流速、含 水量、温度等) 人工曝气 不用含磷洗涤剂 疏浚底泥 引水(不含营养物)稀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