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邓小平爷爷植树 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教学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讲述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 R3.学习邓小平爷爷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用自己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美化自然。了解植 要求 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能够讲述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 难点B3.从邓爷爷语言、动作、神情中体会他植树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学 匚两课时。 课时 ☆课文详解☆ 邓(deng)小平爷爷植树 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段导读: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是1985年3月12日,并且点出这一天是令人难忘的 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句导读:“这一天”指上面提到的1985年3月12日。这 句话点明这天的天气特别好。]在天坛(tan)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1岁高龄(lng)的邓小平爷爷 格(9e)外引人注目。[句导读: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及人物。一位老人在植树,当然很引人 注目况且他是一位81岁的老人,同时还是国家领导人。读的时候应强调“81岁”和“格外 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w)铁锹(i0o),兴致勃(b)勃地挖(wa)着树坑(keng),额头已经满是 汗珠仍不肯(kn)休息。[句导读:这句话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认真态度。虽然年纪 大了,但他仍在为祖国的绿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 要求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讲述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 3.学习邓小平爷爷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用自己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美化自然。了解植 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 难点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能够讲述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 3.从邓爷爷语言、动作、神情中体会他植树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4 邓(dènɡ)小平爷爷植树 1985 年的植①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段导读: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是 1985 年 3 月 12 日,并且点出这一天是令人难忘的。 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句导读:“这一天”指上面提到的 1985 年 3 月 12 日。这 句话点明这天的天气特别好。]在天坛(tán)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1 岁高龄(línɡ)的邓小平爷爷 格(ɡé)外 ②引人注目③。[句导读: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及人物。一位老人在植树,当然很引人 注目,况且他是一位 81 岁的老人,同时还是国家领导人。读的时候应强调“81 岁”和“格外 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wò)铁锹(qiāo),兴④致勃(bó)勃地挖(wā)着树坑(kēnɡ),额头已经满是 汗珠,仍不肯(kěn)休息。[句导读:这句话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认真态度。虽然年纪 大了,但他仍在为祖国的绿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www-2-1-cnjy-com
段导读:81岁的邓爷爷在很认真地植树。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精(jng)心地挑选(xuan)了一棵茁(zhuo)壮的柏树苗,小心地 移(y1)入树坑,又挥锹填(tiωn)了几锹土。[句导读:“精心”“挑选”“小心”“挥锹”表现 了邓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1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 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fu)正。[句导读:“仔细”进一步说明邓 爷爷植树时非常仔细认真。“连声”否定,说明邓爷爷对待植树要求非常严格,容不得半点儿 马虎。] 段导读这段话展现了邓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棵绿油(you)油的小柏树栽(zai)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句导读:这个 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柏树比作战士。说明邓爷爷就像培养战士一样种植小柏树。 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段导读当看到栽得笔直的小柏树时邓爷爷才满意地露出笑容。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己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段导读小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公园里一处美丽的风景 字词导圆 ①植(zh1)翘舌音 ②格外:特别。 ③引人注目 yin ren zhu mu)使人非常注意 ④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⑤仔细近义词是"认真” ⑥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⑦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⑧笔直反义词是“弯曲” ⑨满意反义词是“失望 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柯
段导读:81 岁的邓爷爷在很认真地植树。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精(jīnɡ)心地挑选(xuǎn)了一棵茁(zhuó)壮的柏树苗,小心地 移(yí)入树坑,又挥锹填(tián)了几锹土。[句导读:“精心”“挑选”“小心”“挥锹”表现 了邓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⑤看看,觉得不 很直,连声说:“不行⑥ ,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fú)正 ⑦。[句导读:“仔细”进一步说明邓 爷爷植树时非常仔细认真。“连声”否定,说明邓爷爷对待植树要求非常严格,容不得半点儿 马虎。]21*cnjy*com 段导读:这段话展现了邓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一棵绿油(yóu)油的小柏树栽(zāi)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⑧地站在那里。[句导读:这个 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柏树比作战士。说明邓爷爷就像培养战士一样种植小柏树。] 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⑨的笑容。【出处:21 教育名师】 段导读:当看到栽得笔直的小柏树时,邓爷爷才满意地露出笑容。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⑩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段导读:小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公园里一处美丽的风景。 字 词 导 读 ☜ ①植(zhí):翘舌音。 ②格外:特别。 ③引人注目(yǐn rén zhù mù):使人非常注意。 ④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⑤仔细:近义词是“认真”。 ⑥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⑦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⑧笔直:反义词是“弯曲”。 ⑨满意:反义词是“失望”。 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记字方法初步记住一些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具准音■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 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出示邓小平画像,问这位爷爷谁认识? 2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说) 3.简介邓小平生平。 (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改革开放 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迅速使中国富强起来。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 刊“年度风云人物”。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植树节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 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国际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 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时间为毎年3月12日 4.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题目学生齐读。认读“邓” ‘植”。注意“邓”是后鼻音,“植”是翘舌音)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 1985年3月12日(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情景。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朗读指导课文讲述的是邓爷爷植树的故事邓爷爷已经80多岁了他还是和群众一起植
1.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记字方法初步记住一些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 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出示邓小平画像,问:这位爷爷谁认识? 2.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说) 3.简介邓小平生平。 (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改革开放” 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迅速使中国富强起来。1978 年和 1985 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 刊“年度风云人物”。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植树节: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 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国际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 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时间为每年 3 月 12 日。【版权所有:21 教育】 4.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题目,学生齐读。认读“邓” “植”。注意“邓”是后鼻音,“植”是翘舌音)21 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 1985 年 3 月 12 日(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情景。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朗读指导:课文讲述的是邓爷爷植树的故事,邓爷爷已经 80 多岁了,他还是和群众一起植
树。在朗读的时候心里要怀着对邓爷爷的崇敬眼前仿佛有位老者,在那里挥锹植树他挥汘如 雨不怕辛苦将每一棵树栽得那么正。语气要亲切自然速度稍慢。特别是第3自然段读的时 候将邓爷爷植树时的动作、神态、语言读好。如“精心"“仔细”“不行不行”这些词要 重读。 3.分小组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检查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指导:“邓龄”分别是鼻韵母eng和ing 引、坛、肯、满”的韵母是前鼻韵母 “移”是整体认读音节。 植、注”是翘舌音不要读成舌尖前音。 (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①加一加(熟字加偏旁注→+主植直+木息=自+心 换一换(熟字换偏旁)那一邓息—咱 比一比形近字比较):休一体注住 ②联系生活经验图片识字:“苗”→田里长的草本植物 (3)出示句子巩固识字。 ①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 ②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③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汘珠仍不肯休息 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范字“邓、植、引、注、满、休、息、苗”。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结构上的特点 邓、引、满、植、注、休”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息、苗”是上下结构的字
树。在朗读的时候,心里要怀着对邓爷爷的崇敬,眼前仿佛有位老者,在那里挥锹植树,他挥汗如 雨,不怕辛苦,将每一棵树栽得那么正。语气要亲切自然,速度稍慢。特别是第 3 自然段,读的时 候将邓爷爷植树时的动作、神态、语言读好。如“精心”“仔细”“不行,不行”这些词要 重读。 3.分小组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检查。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指导:“邓、龄”分别是鼻韵母 eng 和 ing。 “引、坛、肯、满”的韵母是前鼻韵母。 “移”是整体认读音节。 “植、注”是翘舌音,不要读成舌尖前音。 (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①加—加(熟字加偏旁):注=氵+主 植=直+木 息=自+心 换—换(熟字换偏旁):那—邓 息—咱 比一比(形近字比较):休—体 注-住 ②联系生活经验,图片识字:“苗” →田里长的草本植物 (3)出示句子,巩固识字。 ①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1 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 ②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③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三 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范字“邓、植、引、注、满、休、息、苗”。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结构上的特点 “邓、引、满、植、注、休”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息、苗”是上下结构的字
3仔细观察,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时值得注意的地方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满”字的笔画比较多写的时候三点水占三分之一格的位置右边部分占三分之二。 苗”下面的“田”字写的不要太宽否则会给人拥挤的感觉。 “引”左边的“弓”角要写直不要写成了圆角 5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6同桌评议修改不足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故事发生的时间:1985年的植树节(3月12日) 地点天坛公园 (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 主要人物邓小平爷爷 他在做什么栽树(植树) 2汇报交流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指导按照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的顺序说出来就行了。 汇报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的是1985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植树的情景。 课后反■国 1.“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可以提前准备邓小平从年轻到年老的照片,并在课堂上向 学生提问。教师相机讲述邓小平在各个时期的故事让一代伟人的光辉形象慢慢地在学生心 里播下了种子。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学生对这篇文章就不再感到陌生,而是充满学习的
3.仔细观察,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时值得注意的地方。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满”字的笔画比较多,写的时候,三点水占三分之一格的位置,右边部分占三分之二。 “苗”下面的“田”字写的不要太宽,否则会给人拥挤的感觉。 “引”左边的“弓”角要写直,不要写成了圆角。 5.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6.同桌评议,修改不足。 四 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故事发生的时间:1985 年的植树节(3 月 12 日) 地点:天坛公园 (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 主要人物:邓小平爷爷 他在做什么:栽树(植树) 2.汇报交流,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指导:按照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的顺序说出来就行了。 汇报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的是 1985 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植树的情景。 1.“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可以提前准备邓小平从年轻到年老的照片,并在课堂上向 学生提问。教师相机讲述邓小平在各个时期的故事,让一代伟人的光辉形象慢慢地在学生心 里播下了种子。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学生对这篇文章就不再感到陌生,而是充满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