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气污染与防治 5概述 52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类型 53大气污染的危害 54大气污染的防治
1 第五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 5.1 概述 5.2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类型 5.3 大气污染的危害 5.4 大气污染的防治
1100 SS 人造卫星 流星 613℃ 夜光云 积雨层 穆朗玛峰 0 大气层结构示意图 2
2 5.1.1 大气圈及其结构
511大气圈及其结构 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和热层等若干层。此外,还有所谓 散逸层,有时也划作一个层区。 一、对流层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高度,降低的数值并不相同。 (2)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3)气体密度大
3 5.1.1 大气圈及其结构 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和热层等若干层。此外,还有所谓 散逸层,有时也划作一个层区。 一、对流层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高度,降低的数值并不相同。 (2)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3)气体密度大
511大气圈及其结构 二、平流层 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保持不变或稍有上升,故又称同 温层 特点: (1)大气稳定 (2)平流层内垂直对流运动很小。 (3)大气透明度高。 三、中层 从平流层顶到约80~85km间的一层称为中层
4 5.1.1 大气圈及其结构 二、平流层 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保持不变或稍有上升,故又称同 温层。 特点: (1)大气稳定。 (2)平流层内垂直对流运动很小。 (3)大气透明度高。 三、中层 从平流层顶到约80~85km间的一层称为中层
511大气圈及其结构 四、热层 从80km到约500km称为热层。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高而普遍上升,温度最高可升至1200℃。 (2)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5 5.1.1 大气圈及其结构 四、热层 从80km到约500km称为热层。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高而普遍上升,温度最高可升至1200℃。 (2)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