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按照“后进先出”原则组织数据的数据结构是(064)A)队列R栈1D)二叉树C)双向链表I111111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064)I111线性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1B)栈与队列是非线性结构1IAC)1双向链表是非线性结D)只有根结点的二又树是线性结构CB(6))对如下二叉树(064)11111FDE11进行后序遍历的结果为1A)ABCDEFDB)DBEAFCCC)ABDECFDEBFCA1(7)在深度为7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064)1V) 64D) 63A)32B) 311第26页
第26页 (4)按照“后进先出”原则组织数据的数据结构是 (064) A)队列 B)栈 C)双向链表 D)二叉树 √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064) A)线性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B)栈与队列是非线性结构 C)双向链表是非线性结构 D)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是线性结构 (6)对如下二叉树 (064) 进行后序遍历的结果为 A)ABCDEF B)DBEAFC C)ABDECF D)DEBFCA (7)在深度为7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 (064) A)32 B)31 C)64 D)63 √ √ √
四、查找技术与排序技术(1)顺序查找:无序表或链式存储结构线性表。方法:从线性表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将线性表中的元素与被查元素进行比较,若相等则表示找到。若线性表中所有元素都与被查元素进行比较但都不相等,则表示线性表中没有要找的元素。顺序查找的效率是很低的。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比较n次;在平均情况下,需要比较n/2次。第27页
第27页 四、 查找技术与排序技术 (1) 顺序查找:无序表或链式存储结构线性表。 方法:从线性表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将线 性表中的元素与被查元素进行比较,若相等则表示 找到。若线性表中所有元素都与被查元素进行比较 但都不相等,则表示线性表中没有要找的元素。 顺序查找的效率是很低的。对于长度为n的线 性表,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比较n次;在平均情 况下,需要比较n/2次
1(2)二分法香找:必须是有序表方法:将被查元素X与线性表的中间项的值进行比较,若相等则表示找到。若X小于中间项的值,则在线性表的前半部分以相同的方法进行查找:若X大于中间项的值,则在线性表的后半部分以相同的方法进行查找。1二分法的效率要比顺序查找高的多。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在最坏的情况下,只需要比较log2n次。景1第28页
第28页 (2)二分法查找:必须是有序表。 方法:将被查元素X与线性表的中间项的值进行 比较,若相等则表示找到。若X小于中间项的值,则 在线性表的前半部分以相同的方法进行查找;若X大 于中间项的值,则在线性表的后半部分以相同的方法 进行查找。 二分法的效率要比顺序查找高的多。对于长度为n 的有序线性表,在最坏的情况下,只需要比较log2n次
吉祥(3)交换类排序它泡排序法是一种最简单的交换类排序方法,是通过相邻数据元素的交换逐步将线性表变成有序。假设线性表的长度为n,则在最坏的情况下,冒泡排序需要经过n/2遍的从前往后的扫描和n/2遍的从后往前的扫描,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n-1)/2次。快速排序法也是一种交换类的排序方法。它是从线性表中选取一个元素工,将表中元素与工比较,小者在前,大者在后,分成两个子表;然后在不断地进行同样的分割。直到所有子表为空。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次。第29页
第29页 (3)交换类排序: 冒泡排序法是一种最简单的交换类排序方法,它 是通过相邻数据元素的交换逐步将线性表变成有序。 假设线性表的长度为n,则在最坏的情况下,冒 泡排序需要经过n/2遍的从前往后的扫描和n/2遍的从 后往前的扫描,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n-1)/2次。 快速排序法也是一种交换类的排序方法。它是从 线性表中选取一个元素T,将表中元素与T比较,小 者在前,大者在后,分成两个子表;然后在不断地进 行同样的分割。直到所有子表为空。在最坏的情况下, 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次
吉祥(4)插入类排序:所谓插入排序,是指将无序序列中的各元素依次插入到已经有序的线性表中。简单插入排序法是从线性表的第2个元素开始直到最后一个元素,逐次将其中的每个元素插入到前面已经有序的子表中。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n-1)/2次。希尔排序法属于插入类排序,但它对简单插入排序做了较大的改进。它是将整个无序序列分割成若于小的子序列分别进行插入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1.5次。第30页
第30页 (4)插入类排序: 所谓插入排序,是指将无序序列中的各元素依次插 入到已经有序的线性表中。 简单插入排序法是从线性表的第2个元素开始直到 最后一个元素,逐次将其中的每个元素插入到前面已经 有序的子表中。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 n(n-1)/2次。 希尔排序法属于插入类排序,但它对简单插入排序 做了较大的改进。它是将整个无序序列分割成若干小的 子序列分别进行插入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的比 较次数为n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