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4逻辑结构设计 ●●0 ●●● ●●●● 6.4.1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6.42向特定DBMS规定的模型进行转换 6.4.3数据模型的优化 644设计用户子模式
6.4 逻辑结构设计 6.4.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6.4.2 向特定DBMS规定的模型进行转换 6.4.3 数据模型的优化 6.4.4 设计用户子模式
●●●●● ●●●● 641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0 ●●● ●●●● ●转换内容 ●转换原
6.4.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 转换内容 ⚫ 转换原则
●●●●● ●●●●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0 ●●● ●●●● ●转换内容 ●ER图由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三个 要素组成 ●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 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 转换内容 ⚫ E-R图由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三个 要素组成 ⚫ 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 ⚫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 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
●●●●● ●●●●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0 ●●● ●●●● ●转换原则 1.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实体型的属性 ●关系的码:实体型的码 例,学生实体可以转换为如下关系模式: 学生(学号,姓名,出生日期,所在系, 年级,平均成绩) 性别、宿舍、班级、档案材料、教师、课程、教室、教 科书都分别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 转换原则 ⒈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 关系的属性:实体型的属性 ⚫ 关系的码:实体型的码 例,学生实体可以转换为如下关系模式: 学生(学号,姓名,出生日期,所在系, 年级,平均成绩) 性别、宿舍、班级、档案材料、教师、课程、教室、教 科书都分别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 ●●●● ●●0 ●●● ●●●● 学生 学号)(姓名)出生 日期丿所在系)(年级)平均 成绩
学生 学号 出生 日期 所在系 年级 平均 成绩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