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世界采后生理与技术作出巨大贡献。他领导民办乙烯研究及乙烯技术的前沿达15年之久, 世界上许多这方面的权威、有影响的发现、科学家都是出自他的实验室。我国这方面的权威刘 先生就是他的弟子。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采后生理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的发展与 介入,使采后保鲜技术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ACS、ACO基因克隆的成功,转基因番茄产间世 对采后技术展示了广阔前景。虽然,现在还未大面积推广应用转基因产品,但前景十分诱人。 不过目前采后生理还主要围绕常规方法,控制呼吸、抑制蒸腾,减少失水,使用乙烯吸附济 保鲜技术的主要历程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自然低温贮藏(地窖),20年代发展了机械 冷藏,40年代是人工制冷外加控制气体成分,50年代将辐射处理应用到蔬菜贮藏上,60年代进 一步提出了减压贮藏技术,0年代前高压静电产生负离子空气,日美用磁场处理进行保鲜,90 年代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保鲜等。 、国内 在国内,我国古代就有利用果实采后生理变化的特性来延长贮藏期的知识与技术,但真正为 商品应用是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和技术的研究有较大发展。下面以果 品贮藏业发展为例谈谈我国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及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果品贮微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果品经营工作重点是堡出口货遵、堡 重点越市供应:果品贮存保鲜主要围绕延长贮存时间,保证元旦、春节等节日供应的中短期贮在 在贮存方法上,主要是总结民间技术,继承传统方法仅仅是冷藏,但缺乏不同品种所需最佳贮藏 温度的研究,致使南方柑桔、香蕉运至北方冷库贮藏发生低温伤去,河北鸭梨产生黑心病。在贮 存设施方面,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重点产区及集散地修建了一些普通仓库 第二阶段:从60年代中期到1978年。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节日有才 果供应,而是要求全年都有鲜果上市。为此果品行业和科技界专家一起进行了广泛地研究探索, 为解决苹果、柑桔、梨的较长期贮存做了大量工作。968年我国第一座水果专用机械冷库在北宜 建成投产,标志若我国果品仓储设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之后,又相继在上海、哈尔滨、常 州、无锡、合肥、青岛、广州、成都等地建设了一批水果冷库。1972年到1973年苹果气遇贮藏 成功、鸭梨贮藏采用逐步降温法防止黑心病的方法及推广应用。因此,这段时间内是专业性研究 与群众性研究相结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探索贮藏新技术的关键阶段。 第三阶段:从1978年以来,我国果品贮藏业获得空前繁荣,果品贮藏保鲜研究进入一个新 纪元,正式列入国家攻关项目的研究课题,使这项研究与国民经济密切结合。1983年国务院决定 集资建设20万吨果品冷微库(包括部分柑桔通风库):大量先进技术、先进设施的引进、利用, 为果品贮藏业的发展、提高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使果品贮藏保鲜技术开始从过去偏重表面、枝 节、零散的研究,深入到产前产后结合、生产流通贯穿的较为全面的系统研究。大量新技术如塑
13 他为世界采后生理与技术作出巨大贡献。他领导民办乙烯研究及乙烯技术的前沿达 15 年之久, 世界上许多这方面的权威、有影响的发现、科学家都是出自他的实验室。我国这方面的权威刘愚 先生就是他的弟子。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今,采后生理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的发展与 介入,使采后保鲜技术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ACS、ACO 基因克隆的成功,转基因番茄产问世, 对采后技术展示了广阔前景。虽然,现在还未大面积推广应用转基因产品,但前景十分诱人。 不过目前采后生理还主要围绕常规方法,控制呼吸、抑制蒸腾,减少失水,使用乙烯吸附剂 等。 保鲜技术的主要历程是: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为自然低温贮藏(地窖),20 年代发展了机械 冷藏,40 年代是人工制冷外加控制气体成分,50 年代将辐射处理应用到蔬菜贮藏上,60 年代进 一步提出了减压贮藏技术,70 年代前高压静电产生负离子空气,日美用磁场处理进行保鲜,90 年代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保鲜等。 ㈡、国内 在国内,我国古代就有利用果实采后生理变化的特性来延长贮藏期的知识与技术,但真正为 商品应用是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和技术的研究有较大发展。下面以果 品贮藏业发展为例谈谈我国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及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自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果品贮藏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 50 年代到 60 年代中期。这个时期果品经营工作重点是保出口货源、保 重点城市供应;果品贮存保鲜主要围绕延长贮存时间,保证元旦、春节等节日供应的中短期贮存。 在贮存方法上,主要是总结民间技术,继承传统方法仅仅是冷藏,但缺乏不同品种所需最佳贮藏 温度的研究,致使南方柑桔、香蕉运至北方冷库贮藏发生低温伤害,河北鸭梨产生黑心病。在贮 存设施方面,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重点产区及集散地修建了一些普通仓库。 第二阶段:从 60 年代中期到 1978 年。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节日有水 果供应,而是要求全年都有鲜果上市。为此果品行业和科技界专家一起进行了广泛地研究探索, 为解决苹果、柑桔、梨的较长期贮存做了大量工作。1968 年我国第一座水果专用机械冷库在北京 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果品仓储设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之后,又相继在上海、哈尔滨、常 州、无锡、合肥、青岛、广州、成都等地建设了一批水果冷库。1972 年到 1973 年苹果气调贮藏 成功、鸭梨贮藏采用逐步降温法防止黑心病的方法及推广应用。因此,这段时间内是专业性研究 与群众性研究相结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探索贮藏新技术的关键阶段。 第三阶段:从 1978 年以来,我国果品贮藏业获得空前繁荣,果品贮藏保鲜研究进入一个新 纪元,正式列入国家攻关项目的研究课题,使这项研究与国民经济密切结合。1983 年国务院决定 集资建设 20 万吨果品冷藏库(包括部分柑桔通风库);大量先进技术、先进设施的引进、利用, 为果品贮藏业的发展、提高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使果品贮藏保鲜技术开始从过去偏重表面、枝 节、零散的研究,深入到产前产后结合、生产流通贯穿的较为全面的系统研究。大量新技术如塑
料薄膜单果包装、硅窗大账贮藏、新型防腐剂的筛选、中草药防腐剂、药物保鲜膜及空气电离保 鲜、挂树贮藏、辐射保鲜等,已开始被人们应用或认识。许多过去认为难以攻克的难题,逐步地 得到解决,如S-81防止鸭梨黑心病,红香蕉苹果的保脆,柑桔的防腐,荔枝的保鲜等都有了进 展 在这个时期,一些先进技术设备相继引进,如果品气调库(大连、北京、青岛)、香蕉催熟 机(天津入、柑桔通风库(浙江)、挑选分级设备和新型保鲜药剂(广东、湖南)等。科技方面的 交流更是日趋频繁、活跃。 除了果品贮藏保鲜技术这个“软件“的飞跃之外,在贮存能力这个“软件“方面也有了很快发展 全国各种贮藏手段的贮量总和已达200万吨,比“六五“前翻了一番多。其中全国商业系统拥有机 械冷库、通风库、窑洞等果品贮藏面积达220万平方米,贮藏能力近100万吨。全国各大中城市 和生产县、重点集散地基本配备了果品专用仓储设施和贮藏保鲜专业人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保鲜问题,国家“六五”“七五八五”期间进行的重点攻关 课题中都列有果蔬保鲜项目。我国科技人员应用现代科学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创造出了很多有价 值的科技成果。下面列举三个技术。 1、双维变动气调贮藏技术 这主要运用在苹果贮藏上。80年代后期山西农大果树所的成果。双维变动即CO变化、温 度变动。低温时高CO,果实易受害,而温度较高时要抑制呼吸则需要较高浓度C02,北方,苹 果采收时温度约10℃左右,此时利用果实本身呼吸产生的C02,使环境中C02浓度提高,达到 抑制呼吸,延长贮藏时间的效果。而冬天气温降低,此时不需要CO2浓度过高,就让果实处于通 风状态,既降低了温度也降低了CO浓度。这种方法基本上利用自然冷源及果实本身的呼吸建立 起的贮藏条件,很少或不需外部能源,基建投资少、节能、而且规模不限,能因地制宜使用,适 合在我国当前生产和经济条件下使用。这一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东北 地区苹果的贮藏保鲜问题。但只限于北方使用,因为南方无自然冷源。 2、自然冷库:这是日本留学归国博士李里特研制的。我国在河北省建造一座完全依靠自然 冷源的特大型园艺产品冷库,其能耗只相当于机械制冷的120,降温保湿效果优于机械制冷,是 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大成果。 3、鲜切花真空预冷综合保鲜技术:这是中国农大园艺系与企业合作,高俊平领导的研究 这个项目已获农业部成果奖。国外鲜切花经常用预冷技术,使切花降温然后才进行包装、贮运。 但预冷往往会造成冷害,因此用真空预冷可使切花迅速降温,减少切花在低温的时间。但真空预 冷失水严重,因此他们用喷水方式进行补水,效果不理想,后来用花茎杆浸水,一抽真空,对水 有一拉力,就可以吸水,这样效果就出来了。但他不满足,设想能不能用保鲜剂同时处理。因为 切花按正常国际做法,要进入市场必须经保鲜剂预处理。在荷兰切花要进入拍卖行一定要经保鲜 剂预处理,否则不允许拍卖。而保鲜预处理往往要10-12h,如果预冷与保鲜剂预处理分开做要花 很多时间,他们就试者用将二者结合起来,茎杆浸保鲜剂同时抽真空冷却,结果发现效果非常好
14 料薄膜单果包装、硅窗大账贮藏、新型防腐剂的筛选、中草药防腐剂、药物保鲜膜及空气电离保 鲜、挂树贮藏、辐射保鲜等,已开始被人们应用或认识。许多过去认为难以攻克的难题,逐步地 得到解决,如 S-81 防止鸭梨黑心病,红香蕉苹果的保脆,柑桔的防腐,荔枝的保鲜等都有了进 展。 在这个时期,一些先进技术设备相继引进,如果品气调库(大连、北京、青岛)、香蕉催熟 机(天津)、柑桔通风库(浙江)、挑选分级设备和新型保鲜药剂(广东、湖南)等。科技方面的 交流更是日趋频繁、活跃。 除了果品贮藏保鲜技术这个“软件”的飞跃之外,在贮存能力这个“软件”方面也有了很快发展。 全国各种贮藏手段的贮量总和已达 200 万吨,比“六五”前翻了一番多。其中全国商业系统拥有机 械冷库、通风库、窑洞等果品贮藏面积达 220 万平方米,贮藏能力近 100 万吨。全国各大中城市 和生产县、重点集散地基本配备了果品专用仓储设施和贮藏保鲜专业人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保鲜问题,国家“六五” “七五”“八五”期间进行的重点攻关 课题中都列有果蔬保鲜项目。我国科技人员应用现代科学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创造出了很多有价 值的科技成果。下面列举三个技术。 1、 双维变动气调贮藏技术 这主要运用在苹果贮藏上。80 年代后期山西农大果树所的成果。双维变动即 CO2 变化、温 度变动。低温时高 CO2,果实易受害,而温度较高时要抑制呼吸则需要较高浓度 CO2,北方,苹 果采收时温度约 10℃左右,此时利用果实本身呼吸产生的 CO2,使环境中 CO2 浓度提高,达到 抑制呼吸,延长贮藏时间的效果。而冬天气温降低,此时不需要 CO2 浓度过高,就让果实处于通 风状态,既降低了温度也降低了 CO2 浓度。这种方法基本上利用自然冷源及果实本身的呼吸建立 起的贮藏条件,很少或不需外部能源,基建投资少、节能、而且规模不限,能因地制宜使用,适 合在我国当前生产和经济条件下使用。这一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东北 地区苹果的贮藏保鲜问题。但只限于北方使用,因为南方无自然冷源。 2、 自然冷库:这是日本留学归国博士李里特研制的。我国在河北省建造一座完全依靠自然 冷源的特大型园艺产品冷库,其能耗只相当于机械制冷的 1/20,降温保湿效果优于机械制冷,是 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大成果。 3、 鲜切花真空预冷综合保鲜技术:这是中国农大园艺系与企业合作,高俊平领导的研究, 这个项目已获农业部成果奖。国外鲜切花经常用预冷技术,使切花降温然后才进行包装、贮运。 但预冷往往会造成冷害,因此用真空预冷可使切花迅速降温,减少切花在低温的时间。但真空预 冷失水严重,因此他们用喷水方式进行补水,效果不理想,后来用花茎杆浸水,一抽真空,对水 有一拉力,就可以吸水,这样效果就出来了。但他不满足,设想能不能用保鲜剂同时处理。因为 切花按正常国际做法,要进入市场必须经保鲜剂预处理。在荷兰切花要进入拍卖行一定要经保鲜 剂预处理,否则不允许拍卖。而保鲜预处理往往要 10~12h,如果预冷与保鲜剂预处理分开做要花 很多时间,他们就试着用将二者结合起来,茎杆浸保鲜剂同时抽真空冷却,结果发现效果非常好
这项技术将真空预冷与茎基吸收保鲜剂结合起来,达到快速预冷、补充水分及吸收保鲜剂的三重 目的。这就是生产科研的一个思路,要多联系,擅长发现问题,一环扣一环解决问题。 我国园艺产品采后技术近年来虽有很较大发展,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不足,主要表到 在:贮存能力不足,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产品流通链,贮存手段落后,不配套,产品采后损耗 率高,产品质量差等。 五、园艺产品采后新技术发展 )气调运输的发展(可移动气调)。以前气调不能移动,使运输损耗大,现在发现可移动 冷藏气调,使运输过程中也在有利于延缓园艺产品成熟衰老的环境中。海运成本低,但较慢,若 将气调室移到船上,则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b)膜技术的运用 不同膜对气体渗透性不同,用不同膜包装产品,进行气体成分控制,膜内加保鲜剂,使气调 保鲜剂结合。 9高性能冷库开发 d)乙烯技术的发展。 乙烯作用抑制剂、乙烯合成抑制剂、乙烯脱除剂的开发利用。现 在发现可用微生物脱除乙烯,这是一个方向,因为现在崇尚纯天然、绿色产品。 e)电子设备的利用。 用先进高新电子技术进行自动化控制。这也是现代的一个发展趋 势。 )贮前热处理的应用,结合分子生物学 g)减压贮藏。 h)辐射技术的运用。 )电磁处理。 )高压电场处理:产生负离子和O, k)负离子和O处理: )新型保鲜剂的开发 开发新型无毒、无污染环保、高效保鲜剂。 六、我国存在的问题 刚才说过,我国农产品采后损耗大得惊人,粮食在20%、水果、蔬菜在30%、鲜切花在40% 左右,这对于我国来说决不是一个小数字,造成损耗之大的原因是: 1、人民普遍缺乏质量意识。 过去无论生产都还是消费者,长期以来都是重产量、淡质 的意识。直到最近才确定农产品标准,过去都没有一个统一质量标准,好环掺杂在一起。 2、产地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落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和气候资源差异很大,形成了 很多农产品特产产地。由于普遍缺乏深加工技术,在产品盛产季节往往造成大量损耗。 3、采收技术粗糙,机械损伤多。 现在南菜北调,腐烂很严重。国外采收技术早已实现 机械化,采收人员也都是经专门训练培训的人员,而我国几乎都是没经培训的人员。比如香蕉 国外采收是不落地,吊者采收,然后消毒、套袋,这样既减少了机械损伤又降低了病害发生的机 15
15 这项技术将真空预冷与茎基吸收保鲜剂结合起来,达到快速预冷、补充水分及吸收保鲜剂的三重 目的。这就是生产科研的一个思路,要多联系,擅长发现问题,一环扣一环解决问题。 我国园艺产品采后技术近年来虽有很较大发展,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不足,主要表现 在:贮存能力不足,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产品流通链,贮存手段落后,不配套,产品采后损耗 率高,产品质量差等。 五、园艺产品采后新技术发展 a) 气调运输的发展(可移动气调)。以前气调不能移动,使运输损耗大,现在发现可移动 冷藏气调,使运输过程中也在有利于延缓园艺产品成熟衰老的环境中。海运成本低,但较慢,若 将气调室移到船上,则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b) 膜技术的运用 不同膜对气体渗透性不同,用不同膜包装产品,进行气体成分控制,膜内加保鲜剂,使气调 +保鲜剂结合。 c) 高性能冷库开发 d) 乙烯技术的发展。 乙烯作用抑制剂、乙烯合成抑制剂、乙烯脱除剂的开发利用。现 在发现可用微生物脱除乙烯,这是一个方向,因为现在崇尚纯天然、绿色产品。 e) 电子设备的利用。 用先进高新电子技术进行自动化控制。这也是现代的一个发展趋 势。 f) 贮前热处理的应用,结合分子生物学。 g) 减压贮藏。 h) 辐射技术的运用。 i) 电磁处理。 j) 高压电场处理:产生负离子和 O3, k) 负离子和 O3 处理: l) 新型保鲜剂的开发。 开发新型无毒、无污染环保、高效保鲜剂。 六、我国存在的问题 刚才说过,我国农产品采后损耗大得惊人,粮食在 20%、水果、蔬菜在 30%、鲜切花在 40% 左右,这对于我国来说决不是一个小数字,造成损耗之大的原因是: 1、人民普遍缺乏质量意识。 过去无论生产都还是消费者,长期以来都是重产量、淡质量 的意识。直到最近才确定农产品标准,过去都没有一个统一质量标准,好坏掺杂在一起。 2、产地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落后。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和气候资源差异很大,形成了 很多农产品特产产地。由于普遍缺乏深加工 技术,在产品盛产季节往往造成大量损耗。 3、采收技术粗糙,机械损伤多。 现在南菜北调,腐烂很严重。国外采收技术早已实现 机械化,采收人员也都是经专门训练培训的人员,而我国几乎都是没经培训的人员。比如香蕉, 国外采收是不落地,吊着采收,然后消毒、套袋,这样既减少了机械损伤又降低了病害发生的机
4、贮运设备简陋,贮运技术落后,人为阻碍多。国外用冷藏集装箱、移动气调室,而我国 只是简单卡车装,最多加个冷藏室:路不好也延长贮运时间,车匪路霸多,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沿途关卡多,都造成了贮运过程不畅通,延长运输时间,造成很大损失。 5、流通信息不发达造成损失也很多。常出现有些地方供不应求,有些地方供过于求。 七、提高我国农产品采后技术的基本途径 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靠大家共同探索,现在只是讲个大框框, )重视智力开发,依靠科学技术,发展采后技术。 农产品采后技术现代化的实质是科学化。农业生产及农产品采后各个环节的工作者的文化程 度、整个科技队伍的水平决定我国农产品采后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与速度,因此,需要培养各 级专门技术人才,特别是中级专门技术人才 b)建立产供销信息网络。重视信总,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与流通中的盲目性。地主保护主 义要不得。目前,中国花卉协会已经成立了信息部,定期收集全国花卉产供销信总,并及时向有 关部门反馈,其它组织也有发票做起相应工作,使我国产供销网络尽快建立起来。 。)实现冷链流通体系 理论与实践表明,实行冷链流通是减少农产品采后流通损耗的最重要途径。我们要争取所有 流诵讨程中做到 采后预处理→冷运一冷藏农业部把之做为一个重点方向。 )节能化方向发展(考虑我国国情,我国气候差异大,各地气候资源极其丰富,如何充分 利用将是很重大的课题。 ©)发展加工业。用现代化工业装备农业,搞好产地农产品深加工,也是提高我国农产品采 后技术的基本途径之一。欧美一些产后流通技术发达国家,大多通过政策倾斜,扶持农业走向现 代化。 八、1997年到澳大利亚考察的情况 首先我先和大家介绍一下国务院1997年到澳大利亚考察的情况。因为澳大利亚热带果蔬生 产业非常发达,这一点在我们海南省可以借鉴。 澳大利亚是世界热带水果、蔬菜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土地资源丰富,气候 件优越,是世界热带、亚热带水果和蔬菜主产国之一。19961997年度,其水果、产值达到323 亿澳元。澳大利亚热带水果、蔬菜的生产水平较高,实现了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耕作采收 机械化和经营规模化。热带果莱出口主要销往欧洲、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及台湾、港澳地区,年 出口量在50亿类元左右,与羊毛、小麦一样,成为澳大利亚净出口创汇产业,是该国净收入的 主要米源之一。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热带水果、蔬菜的采后处理。不管是政府官员、农业专家教授、还是加工
16 率。 4、贮运设备简陋,贮运技术落后,人为阻碍多。国外用冷藏集装箱、移动气调室,而我国 只是简单卡车装,最多加个冷藏室;路不好也延长贮运时间,车匪路霸多,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沿途关卡多,都造成了贮运过程不畅通,延长运输时间,造成很大损失。 5、流通信息不发达造成损失也很多。常出现有些地方供不应求,有些地方供过于求。 七、提高我国农产品采后技术的基本途径 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靠大家共同探索,现在只是讲个大框框。 a) 重视智力开发,依靠科学技术,发展采后技术。 农产品采后技术现代化的实质是科学化。农业生产及农产品采后各个环节的工作者的文化程 度、整个科技队伍的水平决定我国农产品采后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与速度,因此,需要培养各 级专门技术人才,特别是中级专门技术人才。 b) 建立产供销信息网络。重视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与流通中的盲目性。地主保护主 义要不得。目前,中国花卉协会已经成立了信息部,定期收集全国花卉产供销信息,并及时向有 关部门反馈,其它组织也有发票做起相应工作,使我国产供销网络尽快建立起来。 c) 实现冷链流通体系 理论与实践表明,实行冷链流通是减少农产品采后流通损耗的最重要途径。我们要争取所有 流通过程中做到 采后预处理 → 冷运 → 冷藏 农业部把之做为一个重点方向。 d) 节能化方向发展(考虑我国国情,我国气候差异大,各地气候资源极其丰富,如何充分 利用将是很重大的课题。 e) 发展加工业。用现代化工业装备农业,搞好产地农产品深加工,也是提高我国农产品采 后技术的基本途径之一。欧美一些产后流通技术发达国家,大多通过政策倾斜,扶持农业走向现 代化。 八、1997 年到澳大利亚考察的情况 首先我先和大家介绍一下国务院 1997 年到澳大利亚考察的情况。因为澳大利亚热带果蔬生 产业非常发达,这一点在我们海南省可以借鉴。 澳大利亚是世界热带水果、蔬菜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 件优越,是世界热带、亚热带水果和蔬菜主产国之一。1996~1997 年度,其水果、产值达到 323 亿澳元。澳大利亚热带水果、蔬菜的生产水平较高,实现了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耕作采收 机械化和经营规模化。热带果菜出口主要销往欧洲、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及台湾、港澳地区,年 出口量在 50 亿美元左右,与羊毛、小麦一样,成为澳大利亚净出口创汇产业,是该国净收入的 主要来源之一。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热带水果、蔬菜的采后处理。不管是政府官员、农业专家教授、还是加工
出口企业经营者或农场主,都强调注重热带果蔬采后处理的重要性。由于热带水果、热带蔬菜本 身所具有的特性,重视采处理的经济意义有三条: 1、保持原产品的良好品质,从而实现原产品本身所县有的经济价值: 2、在加工、流通环节增加附加值: 3、使一些季节性很强的水果、萎菜保持较长时期的市场持续供应,生产淡季更能获得较多 的经营利润。 澳大利亚政府及经济管理部门、各种农业专业协会、农场主、加工和出口企业等,都把采 处理放在优先考虑和发展的地位。政府主要是通过提供信贷资金、鼓励出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支持兴办热带果蔬采后处理企业,在专门种植某一热带水果或蔬莱的区域,都建有从事该产品采 后处理的加工厂:农场主在从事某一水果、蔬菜种植前,必须收获后的加工处理条件。澳大利亚 各州农业部都设置技术开发部,专门从事热带水果蔬菜采后处理先进实用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推 广:技术研究、开发所需的经费,大部分由政府拨款,一部分是从果装加工、出口、运销企业上 缴的所得税中按比例撮,也有部分是从加工、出口企业的委托研究或使用开发中获得。 澳大利亚的热带水果蔬菜,大部分是以保持原形、原品质出口或在国内超市销售。根据国内 外市场需求,采用: 采收一预冷一分级一包装一冷意一运物销售 冷链衔接处理,以达到从采收直到消费者手中能保持原有的良好品质,并能出售个好价送 具体讲,采后处理要求把握好的关健环节和采用的基本方法是: 采收成熟控制、采后及时预冷、分级和包装、低温贮燕、冷藏运输 在澳大利亚,从事热带水果、蔬菜加工或出口经营的企业,拥有预冷设施、贮藏冷库和采用 冷藏运输工具是是必备条件。凡是从事热带果菜加工、出口的企业,都建有容量很大的贮藏冷库 通常使用冷藏汽车和可供火车、轮船装载的冷藏集装箱运输,确保适合产品保质、保鲜所需要的 温度 我们都是海南人,从澳大利亚的做法,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1、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控削好采收时的成热度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做好采后处理的煎 提条件。 热带水果、蔬菜的采后处理,只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产品品质,不能提高品质。因此,要保证 产品有良好的品质,必须在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采收技术等方面作文章。从澳大利亚 的经验上看,我们可从四方面者手: a、注重培有、选用优质良种: b、加强栽培管理,恰当浇水、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c、控制好采收时的成熟度: d、采用先进采收技术。 我知道海南的同学很都想毕业后回家自己干,发展热带水果业,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重 17
17 出口企业经营者或农场主,都强调注重热带果蔬采后处理的重要性。由于热带水果、热带蔬菜本 身所具有的特性,重视采处理的经济意义有三条: 1、 保持原产品的良好品质,从而实现原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2、 在加工、流通环节增加附加值; 3、 使一些季节性很强的水果、蔬菜保持较长时期的市场持续供应,生产淡季更能获得较多 的经营利润。 澳大利亚政府及经济管理部门、各种农业专业协会、农场主、加工和出口企业等,都把采后 处理放在优先考虑和发展的地位。政府主要是通过提供信贷资金、鼓励出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支持兴办热带果蔬采后处理企业,在专门种植某一热带水果或蔬菜的区域,都建有从事该产品采 后处理的加工厂;农场主在从事某一水果、蔬菜种植前,必须收获后的加工处理条件。澳大利亚 各州农业部都设置技术开发部,专门从事热带水果蔬菜采后处理先进实用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推 广;技术研究、开发所需的经费,大部分由政府拨款,一部分是从果蔬加工、出口、运销企业上 缴的所得税中按比例撮,也有部分是从加工、出口企业的委托研究或使用开发中获得。 澳大利亚的热带水果蔬菜,大部分是以保持原形、原品质出口或在国内超市销售。根据国内 外市场需求,采用: 采收─预冷─分级─包装─冷藏─运输─销售 冷链衔接处理,以达到从采收直到消费者手中能保持原有的良好品质,并能出售个好价镁。 具体讲,采后处理要求把握好的关键环节和采用的基本方法是: 采收成熟控制、采后及时预冷、分级和包装、低温贮藏、冷藏运输。 在澳大利亚,从事热带水果、蔬菜加工或出口经营的企业,拥有预冷设施、贮藏冷库和采用 冷藏运输工具是是必备条件。凡是从事热带果菜加工、出口的企业,都建有容量很大的贮藏冷库, 通常使用冷藏汽车和可供火车、轮船装载的冷藏集装箱运输,确保适合产品保质、保鲜所需要的 温度。 我们都是海南人,从澳大利亚的做法,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1、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控制好采收时的成熟度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做好采后处理的前 提条件。 热带水果、蔬菜的采后处理,只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产品品质,不能提高品质。因此,要保证 产品有良好的品质,必须在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采收技术等方面作文章。从澳大利亚 的经验上看,我们可从四方面着手: a、 注重培育、选用优质良种; b、 加强栽培管理,恰当浇水、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c、 控制好采收时的成熟度; d、 采用先进采收技术。 我知道海南的同学很都想毕业后回家自己干,发展热带水果业,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