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4.弯曲方式及弯曲模 (1)在无底凹模内作自由弯曲时(图3.3.4),回弹最大 (2)在有底凹模内作校正弯曲时(图3.1.3),回弹较小。 校正弯成圆角部分的回弹比自由弯曲时大为减小 校正弯曲时圆角部分的较小正回弹与直边部分负回弹的抵 销,回弹可能出现正、零或是负三种情况。 (3)在弯曲U形件时,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回弹有较大的影响。 间隙越大,回弹角也就越大,如图3.3.5所示 下页后《退出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4.弯曲方式及弯曲模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1)在无底凹模内作自由弯曲时(图3.3.4),回弹最大。 (2)在有底凹模内作校正弯曲时(图3.1.3),回弹较小。 校正弯曲圆角部分的回弹比自由弯曲时大为减小。 校正弯曲时圆角部分的较小正回弹与直边部分负回弹的抵 销 ,回弹可能出现正、零或是负三种情况。 (3)在弯曲U形件时,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回弹有较大的影响。 间隙越大,回弹角也就越大,如图3.3.5所示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5.工件的形状 般而言,弯曲件越复杂,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越多, 回弹量就越小 下页后《退出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5.工件的形状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续) 一般而言,弯曲件越复杂,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越多, 回弹量就越小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三、回弹值的确定 方法 先根据经验数值和简单的计算来初步确定模具工作部分尺寸, 然后在试模时进行修正 下页后《退出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方法: 先根据经验数值和简单的计算来初步确定模具工作部分尺寸, 然后在试模时进行修正。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三、回弹值的确定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三、回弹值的确定(续) 1.小变形程度(r/t≥10)自由弯曲时的回弹 值凸模工作部分的圆角半径和 角度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1+3 Et 页页后退退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1.小变形程度( ≥10)自由弯曲时的回弹 值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三、回弹值的确定(续) r/t 凸模工作部分的圆角半径和 角度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T T s T r r Et r r r = + = 1 3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三节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三、回弹值的确定(续) 2.大变形程度(r/t<5)自由弯曲时的回弹值 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是很小的,可以不予考虑, 而仅考虑弯曲中心角的回弹变化。 弯曲中心角为90°时部分材料的平均回弹角见表3-3 当弯曲件弯曲中心角不为90°时,其回弹角可用下式计算 C △c=△a 90 90 下页后《退出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2.大变形程度( <5)自由弯曲时的回弹值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三、回弹值的确定(续) r/t 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是很小的,可以不予考虑, 而仅考虑弯曲中心角的回弹变化。 弯曲中心角为90°时部分材料的平均回弹角见表3-3。 当弯曲件弯曲中心角不为90°时,其回弹角可用下式计算: 90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