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电磁辐射是能量的一种动态形式,它把辐射源的能量通过自由空间传送到传感器上。 那么,电磁辐射是怎样传播的呢?在传播中有那些基本特性?这里主要介绍与遥感有关的 基本性质。 1电磁波传播的性质 (1)波的叠加原理 数列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遇后仍能保持它们各自原有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幅、振动 方向等)不变,按照自己原来的传播方向继续前进,好象在各自的传播过程中,没有遇上其 他波一样,在相遇区域内,任一点的振动为各波所引起的振动的合成。这也叫波的独立传 播原理。电磁波的传播遵守这一原理。 在遥感中,所遇到的电磁波的波形都很复杂。但是,不管波的形式多么复杂,也无论 其产生方式如何,实际上都可以用无穷个正弦波叠加构成,只要这些正弦波具有适当的振 幅、频率和相位。 (2)电磁波的干涉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相差恒定的两(数)列波相遇时,使某些 方振动始终加强,而在另一些地方振动始终减弱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现象。能产生干涉现 象的波叫做相干波,其波源叫相干波源。相干现象的基本原理是波的叠加原理。 电磁波的相干对遥感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两列波投射到一个传感器上,这些波传 递给探测器的功率能够被测量出来。假如是非相干波,则合成的波功率是两个分波的功率 之和,投射到传感器上的总辐射强度为两分波辐射强度之和,即1=11十I2,且传感器 上的任何位置的强度是一致的。假如是相干波,合成波的功率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两个波 分别投射时的功率之和,其辐射强度和振幅分别为: I=I+I:+2/2 cos8 (2-7a (2-7b) 且传感器得到的辐射强度各个位置也不同。干涉有利的方面是利用能量增大趋势,使图像 清晰,方向性强:不利的地方是造成同一物质所表现的性质不同。在分析图像时对于这些 影响要特别注意。 (3)电磁波的衍射 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物时,其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能够绕过障碍物的边缘维续 前进,这种现象叫做波的衍射。衍射现象可以用惠更斯原理解释。电磁波的衍射对遥感技 术影响很大: 1)电磁波通过传感器的孔径而被切割时,就要发生衍射,使电磁辐射通量的数量, 0
10 2.1.4 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电磁辐射是能量的一种动态形式,它把辐射源的能量通过自由空间传送到传感器上。 那么,电磁辐射是怎样传播的呢?在传播中有那些基本特性?这里主要介绍与遥感有关的 基本性质。 1 电磁波传播的性质 (1)波的叠加原理 数列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遇后仍能保持它们各自原有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幅、振动 方向等)不变,按照自己原来的传播方向继续前进,好象在各自的传播过程中,没有遇上其 他波一样,在相遇区域内,任一点的振动为各波所引起的振动的合成。这也叫波的独立传 播原理。电磁波的传播遵守这一原理。 在遥感中,所遇到的电磁波的波形都很复杂。但是,不管波的形式多么复杂,也无论 其产生方式如何,实际上都可以用无穷个正弦波叠加构成,只要这些正弦波具有适当的振 幅、频率和相位。 (2)电磁波的干涉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相差恒定的两(数)列波相遇时,使某些地 方振动始终加强,而在另一些地方振动始终减弱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现象。能产生干涉现 象的波叫做相干波,其波源叫相干波源。相干现象的基本原理是波的叠加原理。 电磁波的相干对遥感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两列波投射到一个传感器上,这些波传 递给探测器的功率能够被测量出来。假如是非相干波,则合成的波功率是两个分波的功率 之和,投射到传感器上的总辐射强度为两分波辐射强度之和,即I=I1+I2,且传感器 上的任何位置的强度是一致的。假如是相干波,合成波的功率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两个波 分别投射时的功率之和,其辐射强度和振幅分别为: I=I1+I2+2 I1I 2 cosδ (2-7a) A= 1 2 0 2 2 2 A1 + A + 2A A cos (2-7b) 且传感器得到的辐射强度各个位置也不同。干涉有利的方面是利用能量增大趋势,使图像 清晰,方向性强;不利的地方是造成同一物质所表现的性质不同。在分析图像时对于这些 影响要特别注意。 (3)电磁波的衍射 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物时,其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能够绕过障碍物的边缘继续 前进,这种现象叫做波的衍射。衍射现象可以用惠更斯原理解释。电磁波的衍射对遥感技 术影响很大: 1)电磁波通过传感器的孔径而被切割时,就要发生衍射,使电磁辐射通量的数量
质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结果测量不准确,对目标物的解译也带来困难。 2)影响遥感所用仪器的分辨能力,理论上光学仪器的最小分辨角0。为: 0=1222 (2-8) 式中入为电磁辐射的波长,D为光学仪器的孔径。 3)缩小阴影区域。 (4电磁波的偏振(极化 ①偏振的概念一般情况下,天然波的振动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可以取所有可 能的方向,且波的振幅完全相等。如果波在各方向上振幅大小不相同,而且各方向振动之 间没有固定位相关系,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的夹角为90°,则称该波发生了偏振现象,常 用偏振度P'来衡量偏振程度。 P ' Imar-Inin (2-9) Imax+Imin 如果电磁波的电场强度E的振动只限于某一确定方向,则称这种波为全偏振波,其中 p=1:如果1<p<0则称为部分偏根波。 ②信振的产生偏振波可以用偏振罢生产,如图23所示,在由陵波传播方向上依次 放两块偏振器P、P2,当天然波(光)经过偏振器P,时,只有与偏振器P,方向一致的分振 矢量才能通过,与P,方向垂直的分振不能通过。通过偏振器P,的波就成为偏振波E,。偏 振光再通过第二个偏振器P,时,视P,方向而定,如果P,与偏振波E1成一角度,则偏振波 E,在P,方向的分量可以通过,垂直P,方向的分量被挡住,令通过的分量为E,若E,的 振幅为A1,E:的振幅为Az,则光强分别为I1=A:2,I=A:2,且Az=Acos(日 为P,与p,的夹角),所以 12=11cos20 (2-10) 当p1‖p时,0=0、1:=I1:当P1⊥P时,0=90°,Iz=0。 图2-3偏振的产生 ③偏振的作用在遥感中,电磁波的偏振非常重要,如进入传感器的电磁波都有一定 的偏振性,偏振摄影、侧视雷达成像接收的完全是偏振波,利用偏振原理制作立体镜进行
11 质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结果测量不准确,对目标物的解译也带来困难。 2)影响遥感所用仪器的分辨能力,理论上光学仪器的最小分辨角θ0为: θ0=1.22 D (2-8) 式中λ为电磁辐射的波长,D 为光学仪器的孔径。 3)缩小阴影区域。 (4)电磁波的偏振(极化) ①偏振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天然波的振动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可以取所有可 能的方向,且波的振幅完全相等。如果波在各方向上振幅大小不相同,而且各方向振动之 间没有固定位相关系,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的夹角为 90°,则称该波发生了偏振现象,常 用偏振度p′来衡量偏振程度。 p′= ax in ax in m m m m I I I I + − (2-9) 如果电磁波的电场强度 E 的振动只限于某一确定方向,则称这种波为全偏振波,其中 p′=1;如果1<p′<0则称为部分偏振波。 ②偏振的产生 偏振波可以用偏振器生产,如图 2-3 所示,在电磁波传播方向上依次 放两块偏振器 P1、P2,当天然波(光)经过偏振器 P1时,只有与偏振器 P1方向一致的分振 矢量才能通过,与 P1方向垂直的分振不能通过。通过偏振器 P1的波就成为偏振波E1。偏 振光再通过第二个偏振器 P2时,视 P2方向而定,如果 P2与偏振波E1 成一角度,则偏振波 E1在 P2方向的分量可以通过,垂直 P2方向的分量被挡住,令通过的分量为E2,若E1的 振幅为A1,E2的振幅为A2,则光强分别为I1=A1 2,I2=A2 2,且A2=A1cosθ(θ 为p1与p2的夹角),所以 I2=I1cos 2θ (2-10) 当p1‖p2时,θ=0、I2=I1;当 P1⊥P2时,θ=90°,I2=0。 图 2-3 偏振的产生 ③偏振的作用 在遥感中,电磁波的偏振非常重要,如进入传感器的电磁波都有一定 的偏振性,偏振摄影、侧视雷达成像接收的完全是偏振波,利用偏振原理制作立体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