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同步测试 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2015年春节前夕,广东约有60万农民工骑摩托车返乡过年,此现象被称为“千里铁骑” 某摩托车公司在广东及周边地区返乡人数较多的干道上设立了23个休息服务站,如下图所示。 据专家预测,节后返回广东的农民工会大量减少。据此完成1-2题。 体务随 1.“千里铁骑”主要流向的目的地集中分布在 A.鄂、桂、赣B.鄂、湘、皖 C.桂、湘、赣D.鄂、皖、桂 2.专家预测返回广东的农民工会大量减少的主要依据有 ①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②广东的生活成本提高③国家的产业西进政策④交通不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C2.A 【解析】 1.根据材料,“千里铁骑”是返乡过年,根据图中标注的地名及服务站分布判断,主要流向的 目的地集中分布在桂、湘、赣等广东周边省区,C对。鄂、皖不是周边省,距离太远,不是主 要目的地,A、B、D错。 2.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民在家乡也可打工,①对。广东 的经济水平高,生活成本提高,②对。国家的产业西进政策,加快了内地的发展,③对。交通 发展,越来越方便,④错。所以A对 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春节后外出的农民工中,有21.2%调整 了目的地,其中因金融危机影响失业而返乡的农民工中,更有28%调整了外出目的地。进入2010 年,这种调整仍在继续。准备外出的务工人员中,打算去中西部的占29%,比往年增加了7个 百分点。东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据此完成下题 3.农民工调整外出打工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中西部经济发达 B.东部农民工多,就业困难
问题探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同步测试 测试时间:4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15 小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 2015 年春节前夕,广东约有 60 万农民工骑摩托车返乡过年,此现象被称为“千里铁骑”。 某摩托车公司在广东及周边地区返乡人数较多的干道上设立了 23 个休息服务站,如下图所示。 据专家预测,节后返回广东的农民工会大量减少。据此完成 1-2 题。 1.“千里铁骑”主要流向的目的地集中分布在 A.鄂、桂、赣 B.鄂、湘、皖 C.桂、湘、赣 D.鄂、皖、桂 2.专家预测返回广东的农民工会大量减少的主要依据有 ①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广东的生活成本提高 ③国家的产业西进政策 ④交通不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A 【解析】 1.根据材料,“千里铁骑”是返乡过年,根据图中标注的地名及服务站分布判断,主要流向的 目的地集中分布在桂、湘、赣等广东周边省区,C 对。鄂、皖不是周边省,距离太远,不是主 要目的地,A、B、D 错。 2.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民在家乡也可打工,①对。广东 的经济水平高,生活成本提高,②对。国家的产业西进政策,加快了内地的发展,③对。交通 发展,越来越方便,④错。所以 A 对。 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数据显示,在 2009 年春节后外出的农民工中,有 21.2%调整 了目的地,其中因金融危机影响失业而返乡的农民工中,更有 28%调整了外出目的地。进入 2010 年,这种调整仍在继续。准备外出的务工人员中,打算去中西部的占 29%,比往年增加了 7 个 百分点。东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据此完成下题。 3.农民工调整外出打工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中西部经济发达 B.东部农民工多,就业困难
C.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完成,不再需要廉价劳动力 D.近年来产业转移,促进了中西部经济发展 4.面对此现象,东部地区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B.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加快产业升级 D.调整产业结构 【答案】3.D4.A 【解析】 3.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用排除法解答。目前我国的民工潮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由中西 部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 4.东部地区出现“用工荒”,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减少需要劳动力较多的劳动力 密集型企业。 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千万民工返乡,拉响经济警报,据图 回答 Eais A 国际金融危机 农民工返乡 手三 珠三角长三角企业关闭、破产或停产 5.A、B两地区受金融危机强烈冲击导致农民工大量失业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机械、石化等大型企业 B.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等农产品加工业 C.集成电路、卫星、飞机制造等 服装、制鞋、玩具等中小型企业 6.应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困难和工资下降等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国家政策支持②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尽量多使用农民工③调整产业结构,大 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④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5.D6.A 【解析】 5.由图中信息可知,A为长江三角洲地区,B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地外向型经济发达,出口 产品构成中,服装、制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的比重较大,且大多聘用农民工
C.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完成,不再需要廉价劳动力 D.近年来产业转移,促进了中西部经济发展. 4.面对此现象,东部地区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加快产业升级 D.调整产业结构 【答案】3.D 4.A 【解析】 3.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用排除法解答。目前我国的民工潮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由中西 部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 4.东部地区出现“用工荒”,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减少需要劳动力较多的劳动力 密集型企业。 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千万民工返乡,拉响经济警报,据图 回答。 5.A、B 两地区受金融危机强烈冲击导致农民工大量失业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机械、石化等大型企业 B.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等农产品加工业 C.集成电路、卫星、飞机制造等 D.服装、制鞋、玩具等中小型企业 6.应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困难和工资下降等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国家政策支持 ②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尽量多使用农民工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 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 ④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5.D 6.A 【解析】 5.由图中信息可知,A 为长江三角洲地区,B 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地外向型经济发达,出口 产品构成中,服装、制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的比重较大,且大多聘用农民工
6.受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 工业与市场需求相悖: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短期内可增加农民收入,但易造成城市居民生活 困难。 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有生育模式、死亡模式、期初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乡-城转移等因素 图所示为中国乡村、城市及镇的2000-2010年乡-城转移人口年龄金字塔图(按5岁间隔分 组),读图回答7-8题 男十女 女 30s的M》苏B0 s=9 45 D-H 25-2 0-24 104 20001000沿 1500000mso 006020020040060o 乡村净转出人口(万人) 城市净转人人口(万人) 镇净转入人口(万人) 20002010年乡村、城市和镇的乡一城转移人口年龄结构 7.下列有关人口的乡-城转移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分析错误的是 A.人口的乡-城转移使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 B.人口的乡-城转移使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延缓 C.城镇化对镇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大 D.我国城市未来将迎来一波老年人口加速增长的高潮 8.下列有关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增加与家庭发展和稳定相关的政策,减少农民工在返乡创业中可能面临的生活危机与家 庭风险②制定以青年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农民工为对象的激励政策,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其他 年龄段和受教育程度的农民工群体③成立回乡创业者服务中心,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创业 培训、市场信息、开业指导、管理咨询、融资指导、企业诊断等服务,并组织交流活动、 科技讲座和政策咨询④深化政策的实施力度,保护政策的持续性和公平性,而非简单完 善政策的内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7.C8.D 【解析】 7.读图,乡村转出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所以人口的乡-城转移使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进程 加速,A正确。城市转入的是年轻的劳动力人口,人口的乡-城转移使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延缓, B正确。城镇化对镇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小,C错误,选C。我国城市未来将迎来一波老年人口 加速增长的高潮,D正确。 8.增加与家庭发展和稳定相关的政策,减少农民工在返乡创业中可能面临的生活危机与家庭风 险,①对。制定以青年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农民工为对象的激励政策,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其他年
6.受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 工业与市场需求相悖;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短期内可增加农民收入,但易造成城市居民生活 困难。 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有生育模式、死亡模式、期初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乡-城转移等因素, 下图所示为中国乡村、城市及镇的 2000--2010 年乡-城转移人口年龄金字塔图(按 5 岁间隔分 组),读图回答 7-8 题。 7.下列有关人口的乡-城转移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分析错误的是 A.人口的乡 -城转移使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 B.人口的乡-城转移使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延缓 C.城镇化对镇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大 D.我国城市未来将迎来一波老年人口加速增长的高潮 8.下列有关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增加与家庭发展和稳定相关的政策,减少农民工在返乡创业中可能面临的生活危机与家 庭风险②制定以青年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农民工为对象的激励政策,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其他 年龄段和受教育程度的农民工群体 ③成立回乡创业者服务中心,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创业 培训、市场信息、开业指导、管理咨询、融资指导、企业诊断等服务,并组织交流活动、 科技讲座和政策咨询 ④深化政策的实施力度,保护政策的持续性和公平性,而非简单完 善政策的内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7.C 8.D 【解析】 7.读图,乡村转出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所以人口的乡-城转移使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进程 加速,A 正确。城市转入的是年轻的劳动力人口,人口的乡-城转移使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延缓, B 正确。城镇化对镇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小,C 错误,选 C。我国城市未来将迎来一波老年人口 加速增长的高潮,D 正确。 8.增加与家庭发展和稳定相关的政策,减少农民工在返乡创业中可能面临的生活危机与家庭风 险,①对。制定以青年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农民工为对象的激励政策,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其他年
龄段和受教育程度的农民工群体,不能推动返乡创业,受教育水平越高,越可能离开家乡,② 错。成立回乡创业者服务中心,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市场信息、创业指导、管理咨 询、融资指导、企业诊断等服务,并组织交流活动、科技讲座和政策咨询,③对。深化政策的 施力度,保护政策的持续性和公平性,而非简单完善政策的内容,④对。所以D对。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9-10题 拉力I 县镇 城市)推力 拉力Ⅱ 农村) -是否回流 回到哪里 9.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10.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答案】9.D10.C 【解析】 9.本题主要考査农民工回流的相关问题。虽然县镇、农村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 件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 故A、B选项错误: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排除C选项: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和 经济收入优于农村,大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 生活成本提高,使这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增大,导致农民工回流,D选项正确 10.本题主要考查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城市主要从事 厂流水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所以农民工回流可能导致这些产业受影响,使其出现“用 工荒”现象,但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农民工回流与对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外迁 等有很大关系,所以A、D错误:农民工回流不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 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所以B错:城市人口减少,会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城市 问题得以缓解和改善,C正确。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4%,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 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据此完成1-2 11.“两栖”群体产生的原因是() A.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B.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C.产业转移的影响 D.交通条件的改善 12.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A.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B.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龄段和受教育程度的农民工群体,不能推动返乡创业,受教育水平越高,越可能离开家乡,② 错。 成立回乡创业者服务中心,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市场信息、创业指导、管理咨 询、融资指导、企业诊断等服务,并组织交流活动、科技讲座和政策咨询,③对。深化政策的 实施力度,保护政策的持续性和公平性,而非简单完善政策的内容,④对。所以 D 对。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 9-10 题。 9.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10.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答案】9.D 10.C 【解析】 9.本题主要考查农民工回流的相关问题。虽然县镇、农村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 件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 故 A、B 选项错误;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排除 C 选项;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和 经济收入优于农村,大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 生活成本提高,使这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增大,导致农民工回流,D 选项正确。 10.本题主要考查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城市主要从事 工厂流水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所以农民工回流可能导致这些产业受影响,使其出现“用 工荒”现象,但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农民工回流与对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外迁 等有很大关系,所以 A、D 错误;农民工回流不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 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所以 B 错;城市人口减少,会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城市 问题得以缓解和改善,C 正确。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 54%,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 36%。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 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据此完成 1-2 题。 11.“两栖”群体产生的原因是( ) A.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B.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C.产业转移的影响 D.交通条件的改善 12.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B.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C.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 D.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答案】11.B12.A 【解析】 11.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主要原因是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增加经济的收入、改善生活 的质量,更好的生活环境,即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B项正确: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会 导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A项错误: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转移地的产业 结构,故C项错误: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人流及物流的流通,但不是产生“两栖”群体的原 因,故D项错误 12.据材料知,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 “两栖”群体,说明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故A项正 2014春运客流量或超36亿拥挤、抢票、旅途思乡是这场人口大迁徙的关键词,人流主要 集中在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之间,下图是铁道部发布的一幅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情况示意图读图 完成13-15题 家之路最大顺模的地乞的有料,黑 组成了其中最大的群体 新疆 内蒙古,北京 宁夏 b 青海 回家人口(万人次) 主要从北京回流主要从上海回流 主要从广东判流其他地区回液 主要流动方向 ·b其他流动方向 海南 I南诸岛 3.根据图中人口流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湖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广东 B.湖南湖北四川广西是输入劳动力最多的省 C.上海外出打工主选地为新疆 D.云南西藏新疆黑龙江是输入劳动力最多的省 14.据2014年1月26日(农历26)上午10点的百度数据在迁入成都的1000个人中来自北京的 占了249,从成都迁出的1000个人到北京的就有329个,数据表明这一时段从成都迁出的人口 较迁入成都的人口还多了近100人,专家称之为“逆向春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C.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 D.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答案】11.B 12.A 【解析】 11.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主要原因是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增加经济的收入、改善生活 的质量,更好的生活环境,即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B 项正确;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会 导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 A 项错误;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转移地的产业 结构,故 C 项错误;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人流及物流的流通,但不是产生“两栖”群体的原 因,故 D 项错误。 12.据材料知,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 “两栖”群体,说明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故 A 项正 确。 2014 春运客流量或超 36 亿拥挤、抢票、旅途思乡是这场人口大迁徙的关键词,人流主要 集中在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之间,下图是铁道部发布的一幅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情况示意图读图 完成 13-15 题。 13.根据图中人口流动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湖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广东 B.湖南 湖北 四川 广西是输入劳动力最多的省 C.上海外出打工主选地为新疆 D.云南 西藏 新疆 黑龙江是输入劳动力最多的省 14.据 2014 年 1 月 26 日(农历 26) 上午 10 点的百度数据在迁入成都的 1000 个人中来自北京的 占了 249,从成都迁出的 1000 个人到北京的就有 329 个,数据表明这一时段从成都迁出的人口 较迁入成都的人口还多了近 100 人,专家称之为 “逆向春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