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苗族自治县九年级语文毕业综合测试卷 命题:孟溪镇初级中学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每小题3分;共30分) 、(21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帖(ti)心弦(xian)看(kan)护妇深恶(wu)痛绝 B.纤(xian)细烙(ldo)印卡(qia)脖子茅塞(sai)顿开 调(diao)换酣(han)睡畜(x山)牧业参差(c1)不齐 D.哄(hong)笑分(fen)外超负荷(he)捕(bu)风捉影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谈笑风生 侧隐之心 戒骄戒燥 罪魁祸首 B.翻天覆地 脍炙人口 眼花缭乱 提心吊胆 C.左右逢源 漠不关心 肆无忌惮 强聒不舍 D.袖手旁观 销声匿迹 苦心孤诣 断壁残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美乡村教师张丽莉的先进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 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 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 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 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如我是画家,我要用各种色彩,点染出她们的 的眉宇和绚丽 的服装。 ②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 破落落的大院,里边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 1页 共 8 页 松桃苗族自治县九年级语文毕业综合测试卷 命 题 : 孟 溪 镇 初 级 中 学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一、(21 分,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帖.(tiě) 心弦.(xián) 看.(kān)护妇 深恶.(wù)痛绝 B.纤.(xiān)细 烙.(1ào)印 卡.(qiǎ)脖子 茅塞.(sài)顿开 C.调.(diào)换 酣.(hān)睡 畜.(xù)牧业 参差.(cī)不齐 D.哄.(hōng)笑 分.(fèn)外 超负荷.(hè) 捕.(bǔ)风捉影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 A.谈笑风生 侧隐之心 戒骄戒燥 罪魁祸首 B.翻天覆地 脍炙人口 眼花缭乱 提心吊胆 C.左右逢源 漠不关心 肆无忌惮 强聒不舍 D.袖手旁观 销声匿迹 苦心孤诣 断壁残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美乡村教师张丽莉的先进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 ... 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 ....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 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 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 ....,情节曲折。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 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 ....,让我们深受教育。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假如我是画家,我要用各种色彩,点染出她们的 的眉宇和绚丽 的服装。 ②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 破落落的大院,里边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③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 我 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_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 神经末梢。 A.清扬荒僻管束震颤 B.清晰偏僻管教震颤 C.清扬荒僻管束震撼 D.清晰偏僻管教震撼 5、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A.《名人传》讲述了贝多芬、托尔新泰和米开朗琪罗三位巨人的感人事迹。 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励志小说,作品成功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 基这一坚强勇敢的人物形象 C.老舍写的《骆驼祥子》是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记叙了祥子几次买车 的经历,反映了旧中国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D.《水浒传》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塑造了众多的好汉形象。“鲁提 辖拳打镇关西”是这部作品中的一个故事情节。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争的一项是()(2分 ①很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快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②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别人更加喜欢自己。 ③另一种方式是在别人身上寻找优点而不是缺点 ④如今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与他人的和睦相处是可以创造快乐的。 ⑤一种方式就是不要自私,不要期望任何事情都符合自己的方式,不要奢求 拥有太多。 A①②③⑤④B.①③②⑤④C.①④②⑤③D.①④②③⑤ 7、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战马》,是由有“电影奇才”之称的美国导演斯 皮尔伯格继《辛德勒名单》与《拯救大兵瑞恩》后倾力打造的“史诗战争三部 曲”终结篇。 A.《战马》是斯皮尔伯格倾力打造的。 B.《战马》是“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 C.斯皮尔伯格倾力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 D.斯皮尔伯格倾力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 2页 共 8 页 ③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 我。 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 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 神经末梢。 A.清 扬 荒 僻 管 束 震 颤 B.清 晰 偏 僻 管 教 震 颤 C.清 扬 荒 僻 管 束 震 撼 D.清 晰 偏 僻 管 教 震 撼 5、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名人传》讲述了贝多芬、托尔新泰和米开朗琪罗三位巨人的感人事迹。 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励志小说,作品成功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 基这一坚强勇敢的人物形象。 C.老舍写的《骆驼祥子》是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记叙了祥子几次买车 的经历,反映了旧中国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D.《水浒传》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塑造了众多的好汉形象。“鲁提 辖拳打镇关西”是这部作品中的一个故事情节。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争的一项是( )(2 分〉 ①很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快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②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别人更加喜欢自己。 ③另一种方式是在别人身上寻找优点而不是缺点。 ④如今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与他人的和睦相处是可以创造快乐的。 ⑤一种方式就是不要自私,不要期望任何事情都符合自己的方式,不要奢求 拥有太多。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①④②⑤③ D.①④②③⑤ 7、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战马》,是由有“电影奇才”之称的美国导演斯 皮尔伯格继《辛德勒名单》与《拯救大兵瑞恩》后倾力打造的“史诗战争三部 曲”终结篇。 A.《战马》是斯皮尔伯格倾力打造的。 B.《战马》是“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 C.斯皮尔伯格倾力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 D.斯皮尔伯格倾力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
二(9分,每题3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 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 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 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 B.蹴尔而与之 蹴:踩、踢 C.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万钟于我何加焉 B.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 而山不加增 复前 行,欲穷其林 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D.是亦不可以已乎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 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 人性。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 3页 共 8 页 二(9 分,每题 3 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 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 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 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 B.蹴.尔而与之 蹴:踩、踢 C.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组是( ) A.万钟于我何加.焉 B.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 而山不加.增 复前 行,欲穷.其林 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D.是亦不可以已.乎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 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 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 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 思 第II卷(共120分) 、(24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3分)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千古 名句是: (2)《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以“ 露了诗人“忘我为人”的阔大胸襟和恤民情怀。 (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 寄寓 了虽已辞官却仍系念国家前途命运的情志与追求 (5)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 ”,对人事与自然作哲理性思考,展示出乐观旷达的情怀。 13、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 4页 共 8 页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 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 思。 第 II 卷(共 120 分) 一、(24 分) 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3 分)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l)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千古 名句是: , 。 (2) 《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 。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以“ , ”坦 露了诗人“忘我为人”的阔大胸襟和恤民情怀。 (4)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 , ”寄寓 了虽已辞官却仍系念国家前途命运的情志与追求。 (5)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 , , ”,对人事与自然作哲理性思考,展示出乐观旷达的情怀。 13、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从诗歌颔联中可以看出国家和诗人分别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3分) (2).诗的尾联是千古的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桅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2分) (2)请你结合实际,为班级策划一个活动方案。(2分) (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 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孔子屈原李白苏轼 曹雪芹安徒生高尔基 人物: 介绍: (3分) 、(36分) (一)阅读《卖豆浆的孩子》节选,完成15-18题: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 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 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 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 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 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 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 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 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 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 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 5页 共 8 页 (1).从诗歌颔联中可以看出国家和诗人分别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3 分) (2).诗的尾联是千古的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分) 1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桅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2 分) (2)请你结合实际,为班级策划一个活动方案。(2 分) (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 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 孔子 屈原 李白 苏轼 曹雪芹 安徒生 高尔基 人物: 介绍: (3 分) 二、(36 分) (一)阅读《卖豆浆的孩子》节选,完成 15—18 题: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 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 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 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 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 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 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 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 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 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 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