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其他正股RNA病 第一节微RNA病毒科 病毒颗粒呈光滑球形,直径27nm,无囊膜。基 因组为单分子线状正股单股RNA,RNA有传染性 口蹄疫病毒(FMDV) 1印象口蹄疫是全球性最重要的动物疫病,常 在牛群、猪群大范围流行。多种偶蹄动物都易感。 感染率很高,致死率较低。人类偶能感染,表现 发热、食欲差及口、手、脚产生水泡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5 第四十一章 其他正股RNA病毒 第一节 微RNA病毒科 病毒颗粒呈光滑球形,直径27nm,无囊膜。基 因组为单分子线状正股单股RNA,RNA有传染性。 一、口蹄疫病毒(FMDV) 1.印象 口蹄疫是全球性最重要的动物疫病,常 在牛群、猪群大范围流行。多种偶蹄动物都易感。 感染率很高,致死率较低。人类偶能感染,表现 发热、食欲差及口、手、脚产生水泡
2血清型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分别命名为O、 A、C、SAT、SAT2、SAT3及亚洲1型,每个型 又可划分亚型。由于不断发生抗原漂移,因此并 不能严格区分亚型。 3致病机理 症状病畜囗、鼻、蹄等部位出现水泡为主要症 状,且可能跛行。怀孕母牛可能流产,而后导致 繁殖力降低。猪则以跛蹄为最主要的症状。羊症 状通常比牛温和。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口 16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6 2.血清型 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分别命名为O、 A、C、SATl、SAT2、SAT3及亚洲1型,每个型 又可划分亚型。由于不断发生抗原漂移,因此并 不能严格区分亚型。 3.致病机理 症状 病畜口、鼻、蹄等部位出现水泡为主要症 状,且可能跛行。怀孕母牛可能流产,而后导致 繁殖力降低。猪则以跛蹄为最主要的症状。羊症 状通常比牛温和
感染反刍类动物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 也可通过采食或接触污染物感染。经呼吸道感染 时,最初在咽复制,而后传播到其他组织。 病毒排出患畜通过分逃物、奶、飞沫大量排 出病毒。某些康复动物的咽部长时间存在。牛在 感染后可长达两年,绵羊可达6个月。 传播病毒可长距离经气雾传播,吹风(低温、 高湿、阴暗)有利于其传播。 免疫康复牛对同型病毒感染的免疫力可维持1 年或稍长。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口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7 感染 反刍类动物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 也可通过采食或接触污染物感染。经呼吸道感染 时,最初在咽复制,而后传播到其他组织。 病毒排出 患畜通过分泌物、奶、飞沫大量排 出病毒。某些康复动物的咽部长时间存在。牛在 感染后可长达两年,绵羊可达6个月。 传播 病毒可长距离经气雾传播,吹风(低温、 高湿、阴暗)有利于其传播。 免疫 康复牛对同型病毒感染的免疫力可维持1 年或稍长
4诊断 申报被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诊断只能在指 定的实验室迸行。 送检样品包括水泡液、剥落水泡痂、抗凝血 或血清等。死亡动物则可采淋巴结、扁桃体。样 品应冰冻保存,或置于pH76的甘油缓冲液中。 检测方法OI推荐使用商品化及标准化的 EL SA试剂盒用于诊断,数小时出结果。也用细 跑培养分离病毒,分离的病毒通过LLSA或者中 和试验加以鉴定。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口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8 4.诊断 申报 被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诊断只能在指 定的实验室进行。 送检 样品包括水泡液、剥落水泡痂、抗凝血 或血清等。死亡动物则可采淋巴结、扁桃体。样 品应冰冻保存,或置于pH 7.6的甘油缓冲液中。 检测方法 OIE推荐使用商品化及标准化的 ELISA试剂盒用于诊断,数小时出结果。也用细 胞培养分离病毒,分离的病毒通过LLISA或者中 和试验加以鉴定
5预防与控制 控制由于病毒高度的传染力,控制掊施必须非 常周全和严格。无病地区严蔡从疫区调运牲畜。 消灭一旦发病,应立即封锁现场,焚毁或深 埋病畜。疫区周边的畜群应接种疫苗,建立免疫 防护带。 疫苗弱毒疫苗可能散毒,不安全。推荐使用 浓缩的灭活疫苗。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口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9 5.预防与控制 控制 由于病毒高度的传染力,控制措施必须非 常周全和严格。无病地区严禁从疫区调运牲畜。 消灭 一旦发病,应立即封锁现场,焚毁或深 埋病畜。疫区周边的畜群应接种疫苗,建立免疫 防护带。 疫苗 弱毒疫苗可能散毒,不安全。推荐使用 浓缩的灭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