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瞳孔的调节1瞳孔近反射:视近物时双侧瞳孔缩小意义:减少入眼光线量,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2)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随入射光量的强弱而变化反射过程:光照视网膜一→视N一中脑顶盖前区一双侧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纤维传出一→瞳孔括约肌收缩一双侧瞳孔缩小意义: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
2.瞳孔的调节 1)瞳孔近反射:视近物时双侧瞳孔缩小 意义:减少入眼光线量,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2)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随入射光量的强弱而 变化 3.双眼球会聚 反射过程:光照视网膜→视N→中脑顶盖前区→双 侧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纤维 传出→瞳孔括约肌收缩→双侧瞳孔缩小 意义: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
(F)(三)眼的折光和调节能力异常1.近视(myopia)原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力过强特点:近点和远点都移近矫正:凹透镜2.远视(hyperopia)原因: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力太弱特点:看远物需调节,近点移远矫正:凸透镜3.散光(astigmatism)原因:折光面曲率半径不相等特点:平行光线不能同时聚焦矫正:柱面镜
(三)眼的折光和调节能力异常(F) 1.近视(myopia) 原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力过强 特点:近点和远点都移近 矫正:凹透镜 2.远视(hyperopia) 原因: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力太弱 特点:看远物需调节,近点移远 矫正:凸透镜 3.散光(astigmatism) 原因:折光面曲率半径不相等 特点:平行光线不能同时聚焦 矫正:柱面镜
眼的感光功能()视网膜的结构特点(F)色素上皮层1视杆细胞(F)感光细胞层视锥细胞1双极细胞层1神经节细胞层视中枢轴突形成视神经
二. 眼的感光功能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F) (无长突细胞) (水平细胞) 色素上皮层 感光细胞层 神经节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轴突形成视神经 视中枢 视杆细胞(F) 视锥细胞
(二)社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1.视杆系统特点:感受弱光刺激,又对光的敏感度高无色觉分辨率低,功能:司夜光觉2.视锥系统特点:感受强光刺激,对光的敏感度低有色觉分辨率高,功能:司司昼光觉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1.视杆系统 特点:感受弱光刺激,对光的敏感度高, 分辨率低,无色觉 功能:司夜光觉 2.视锥系统 特点:感受强光刺激,对光的敏感度低, 分辨率高,有色觉 功能:司昼光觉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F)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视紫红质(暗)(光)酶一暗视蛋白+11-顺视黄醛全反型视黄醛+视蛋白酶酶酶暗11-顺视黄醇全反型视黄醇(VitA)(VitA)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F) 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酶 暗 视蛋白 + 11-顺视黄醛 全反型视黄醛 + 视蛋白 视紫红质 (光) 11-顺视黄醇 ( VitA) 暗 全反型视黄醇 (VitA) 酶 (暗) 酶 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