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輪中國文字婴的内涵 3 聲韻學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學習這三門學間,如缺乏其中某一學問的 知識,不管是學習或研究,都會有所不足,因此要三者皆有所了解才容 易進行。辨識文字雖是小兒初學的科目,但其内涵卻非常深廣。深奥 的部分需要多年的時間、專門的研究,才能有所得或領會。文字學所 學習的内容,是有關中國文化教學及研究的基礎知識,是日常生活常用 得到的東西,故列為大學中文系的必修課程。中國文字既是基於象形的 原則而創造的,則字形的重要性更為顯著。或許可以說,文字學是研究 中國文字的基本内容,而蜂韻學與訓詁學則是其擴充。 编號① 商甲骨文 雨周金文 秦小篆 漠隸香 現代/创意 文攻变 齐s 文 文 海 一人的离上刺有 花紋之状,古代喪舞 会秀公 的美化儀式。 交个 序 s 字 字 9v 於建粲物内對小 孩行命名催式。 中國的漢字與西洋拼音文字的起源一致,都是源出於圖像,但兩者 發展的途徑卻非常不同。口講的語言一直在變化,拼音系統的文字經常 因反映語言的變化而改變了其拼寫的方式,使得同一語言的古今階段, 成為看似完全沒有闕係的異質語文。音讀的變化不但表現在個別的詞 ①海幫助對各字削意解說的理解,本書附有如上的甲骨文以來字形演變的簡要示例 圖横。第一横為编號,是為了方便今後的討論所加的序列。沒有序列號的字表示該字不附 字形演變表。第二糯為商代的文字,絕大多數取自甲骨卜辞,少量商代铜器上的字形暂纳 入下一欄。字形主要取自黄沛榮先生根據《甲骨文编》所開發的重腦字形。第三澜為兩周 文字,主要取自金文,來自黄沛榮先生根據《金文编》所開發的電腦字形,其他載體的字 形暫不列示。第四棚為說文》所收,代表秦朝文字的小篆,例子取自網絡上根擦中華音 局1963年影印宋本《說文》的小篆字醴。字形之旁加注的英文字母,s代表小篆字形,z代 表籀文,k代表古文,♪代表其他書。沒有注明的則為《說文》沒有清楚說明的。第五棚 代表漢朝的文字,取自電腦的華康隸書體W5。第六欄乃今日通行的字醴以及對創意的簡 要解說。在本論的第四節尚有對各杳髓的介紹
簡明中國文字學 彙,有時也會改變其語法的結構,使得同一語言系統的方言,有時會差 異得完全不能交流。但中國的漢字,由於形體的變化不與語音的演變發 生直接或同步的關係,如根據周法高的凝音①,大字在先秦時代讀若 dar,唐宋時讀如dai,而今日讚成da。又如木字,先秦時代讀若 mewk,唐宋時讀如muk,今日則讀成mu。它們的差異都很大。不過, 在實際使用時,除非是韻文,我們可以不必理會一個字音讀的歷史變 化,甚至不必理會其古代或現代的音讀有什麽不同。至於字形方面,幾 千年來,漢字雖然也由圖畫般的象形文字外觀,渐渐演變成今日非常抽 象的結構,象形的特徵幾已無保留。其字義也多少有點變化,如書字 (字3)【憲,箸也。从聿,者聲】,甲骨文作手持有毛之笔在墨汁容器 之上,表達即將書寫之意。它的本義是書寫,但現在較常用的意義卻是 書册;又如金字(字4)【金,五色金也。黄為之長。久薶不生衣,百鍊 不輕。從革不韋,西方之行。生於土,从土。士又注,象金在土中形。 今聲。凡金之屬皆从金。金,古文金】,作泥土的型與範已套好之形, 可以灌注銅液以鑄造器物。由於中國的銅器皆經熔缔之法製作所成,連 零件也是用這種方法套合。不像西洋製造金屬器物初期採用槌打自然 金屬若紅銅或黄金的方法,後以失蠟法澆鑄為主,輔以搥打、焊接、鉚 釘等各種方式。故中國古人創造文字時,就以型與範己套好的金字代表 銅這種物質。金的早期意義是鑄銅的材料,現在則較常用以指稱黄金。 這些古今字形與意義,彼此之間的差異大都有所聯繁,比較容易學 習與把握。只要稍加訓練,就可以比較容易通讀千年前的文歉。不像 拼音文字,由於語言的變遷,各個時代的拼寫方式都不一樣。學習古代 文字,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增加許多的困難。現今中國人的生活與千年 來的歷史、傳統還有密切的關係,使用漢字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 現今中國不同地區的方言雖經常不能交談,但卻可以書寫和通讀一種共 通的文字形式,因而也得以彼此交换意見。中國的疆域那麽廣大,地域 ①為電腦打字的方便,本書所標的上古或先秦音藏,哲時採用周法高《漠字古今音 彙》(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3)的凝音及其拼离方式
猪論中國文字學的内涵 5 又常隔絕,其包容的種族也很複雜,方言更呈現多種樣貌,而猶能融合 成有共識的一個團體,其特殊的語文特性應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编號 商甲骨文 两周金文 泰小篆 漢棘書 現代/創意 庸s 書 手持毛单在墨瓶 3 零是爱 之上,即將蘸噩善高 之状。 全金1金 金s 金 金 注全金玉 型與範已經套 金金金金 金k 好,将可滤铸朝器。 余歪金金 用以指稱用以鎔繞的 金金金 物質。 中國文化有三千年以上不間断的歷史,使用的文字雕一脈相承,畢 竞字形和字義都不盡完全相同,還需講求一些辨識的功夫,才可能通 古代的文款。其細前及深奥部分,不但需要較長時間的探討,也不能避 免學者之間的意見有所不同。它或許不是一般學者所樂意從事或容易 從事的工作。但具有文字學的常藏,無疑會對古代文献的閱讀、文化的 了解,带來相當大的便利。所以打算以中國文字或相陶摩藏為專業的 人,有必要充實一些中國文字學的知識。中文系的學生,一般有文字學 是枯燥無味的課而對之生畏的恐懼。為减少這種學習的障礙,本書的編 寫就以文字學的要點為目標,反映新出土的訊息,介紹新的研究方式, 敘說也以簡明為要務,以期不使學生視中國文字學為一門令人畏懼的學 科,也盡量使學生在每一章節都能認識新的古代文字
本論學習中國文字學的要點 舉凡與文字赋形、創意、音讀、使用意義有阴的,應都是文字學研 究的範圍。但在目前的大學裹,已针對文字形、音、義的各個領域分門 别戶,設定範圍,開有專門課程。三者之間的互動,聲韻學可以不必太 理會字的創意與使用意義,而訓詁學也可以不太注重字的形醴變化,但 文字學卻與聲韻和訓詁學都有密切的關係,不具三門學問的通識,就沒 有辦法從事更進一步的研究,故是中文系必修的學科。本課程擬定的主 要探尋要點約為以下的八項,茲分別介紹於下。 第一節 中國文字的醴系始於何時 語言是群居社會為了溝通相互的思想而發展起來的。一旦社群擴 大,事務繁多,就有必要用某種方式把它的内容記載下來,傳給他人, 傳到遠地,傳至後世,而不是讓話說完之後即消失無蹤。這種把内容永 久保留下來的需要就發展成為文字的符號。現在更有了影音數字的訊 號。文字是高度文明社會的產物,被視為國家建立的重要條件,並不是 每個社區或族群都必然會發展成功的。中國有黄帝的史官倉頡創造文 字的傳說,也有以黄帝為歷史開始的傳統,都說明人們普遍認為文字與 文明的關係密切。文字既是經歷了一段很長的時間,經過聚多人員的創 造、選擇、改良,才慢慢形成,然後在某些社區中擴展開來的,則要留 下確實反映文字醴系存在的物證,一定是出現在體系離形己完成以後很
本論學習中國文字學的要點 久的事。所以不管哪一種文字,要探明其體系成立初階的年代都是非常 不容易的。 一個真正的文字體系,要有一贯的形式及原則,能代表某個社區所 公認的意義及讀音,而且其序列也要合乎說話的順序及不造成語義上的 混淆。雖然不是所有古代的圖盡或符號都是文字,或必然會演化成為文 字,但是有意的或無意的,以表現事物形象或概念的描寫,卻是古代文 字共同的創造出發點。世界上各古老文化,其文字的創造、應用的方 法、發展的途徑,其規律都是一致的。往往都是先標出記錄内容的主要 關鍵部分,然後才發展成有文法的完整語句。初期的文字以代表具體事 物的表形期為主,漸次進入指示概念、訴諸思考的表意期,最後因需求 量太多,不勝造字之繁雜,才發展以音標表達意義為主的表音期。中國 文字的發展應也不例外,也經過這三個時期,由表形進入表意、最後進 入表音的階段。 中國文字發展的歷史到底有多長,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作確實 的解答。學者們過去只能根據現存的中國最早文字,即商代的甲骨文, 推涮其發展所需經歷的時間。近年考古不断有相關的新材料出土,增加 了推論所需的依據。上己言之,文字演進的步骤是從表形、表意而到達 表聲的方式。表形的象形、表意的象意及表聲的形聲的造字法都已在甲 骨文中出現。其可認識以及不能辨識的字已有四千五百個以上。李孝 定先生對一千多個可識字的分析(見第五節附錄),最進步的形聲字已 達百分之二十七①。它說明晚商的甲骨文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系統,必 是經過了長期的發展。但到底它經歷了多久,各人的推潮就頗懸殊。 其期間之長者,或以為可達萬年之久。但一般相信,中國文字的醞釀及 發展,只經過了兩三千年的時間,就達到了甲骨文的成熟程度。甲骨文 是公元前14至前11世紀商代的占卜文字,故以為五千年前或稍早,即 在傳說的黄帝時代,中國文字就已萌芽了。它也與傳說的黄帝史官食頡 ① 對於各類别所舉之個别文字的分類,學者間雕可能有異議(詳後),但甲骨文的形 聲字大致佔有可藏字的百分之二十的意見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