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性肠道杆菌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致病性肠道杆菌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志贺菌属( Shigella)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 本属细菌包括痢疾志贺菌(S. dysenteriae模式种)、福 氏志贺菌( Sflexneri)、鲍氏志贺菌(S. boydii)和宋内志贺菌 (S. sonnet)4个群( group) 在我国菌痢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引起感染较为多见
志贺菌属(Shigella)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 本属细菌包括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模式种)、福 氏志贺菌(S.flexneri)、鲍氏志贺菌(S.boydii)和宋内志贺菌 (S.sonnei)4个群 (group)。 在我国菌痢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引起感染较为多见
形态、染色、培养及生化反应 生物学性状 G杆菌、无鞭毛、无动力,有些菌体周围有菌毛 在S-S培养基上形成无色半透明光滑型菌落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大多数志贺菌不发酵乳糖。 抗原构造与分类 志贺菌属缺少H抗原,其抗原结构主要由O抗原贺K抗原组成 根据生化反应和O抗原结构的差异,将志贺菌属分为A、B、C、D 4个群。 抵抗力 本属细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对酸性环境也较敏感. 对多种抗生素易形成耐药性(主要由R质粒决定),并在菌间传递
➢形态、染色、培养及生化反应 G-杆菌、无鞭毛、无动力,有些菌体周围有菌毛。 在S-S培养基上形成无色半透明光滑型菌落。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大多数志贺菌不发酵乳糖。 ➢ 抗原构造与分类 志贺菌属缺少H抗原,其抗原结构主要由O抗原贺K抗原组成。 根据生化反应和O抗原结构的差异,将志贺菌属分为A、B、C、D 4个群。 ➢ 抵抗力 本属细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对酸性环境也较敏感。 对多种抗生素易形成耐药性(主要由R质粒决定),并在菌间传递。 生物学性状
致病物质 致病性与免疫性 1.侵袭力侵袭力是志贺菌的主要致病因素。细菌借菌毛及相关 结构的协同粘附在回肠末端和结肠的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继而进入 在上皮细胞内增殖。 2.毒素 (1)内毒素破坏肠粘膜上皮——粘膜脓血便; 作用于肠壁—毒血症的症状; 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2)外毒素多由痢疾志贺菌产生,又称志贺外毒素( shigella dysenteriae exotoxin),志贺毒素具有细胞毒素 肠毒素和神经毒素3种生物学活性
➢致病物质 1.侵袭力 侵袭力是志贺菌的主要致病因素。细菌借菌毛及相关 结构的协同粘附在回肠末端和结肠的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继而进入, 在上皮细胞内增殖。 2.毒素 (1)内毒素 破坏肠粘膜上皮----粘膜脓血便; 作用于肠壁----毒血症的症状; 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2)外毒素 多由痢疾志贺菌产生,又称志贺外毒素(shigella dysenteriae exotoxin),志贺毒素具有细胞毒素、 肠毒素和神经毒素3种生物学活性。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 仅人和灵长类动物对志贺菌属易感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慢性带菌者和健康带菌者)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 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 bacterial dysentery) 急性典型菌痢,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 非典型菌痢,易误诊导致慢性菌痢或成为带菌者。 急性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小儿,主要为内毒素引起微循 环障碍发生DIC所致
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 仅人和灵长类动物对志贺菌属易感。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慢性带菌者和健康带菌者)。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 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bacterial dysentery)。 急性典型菌痢,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 非典型菌痢,易误诊导致慢性菌痢或成为带菌者。 急性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小儿,主要为内毒素引起微循 环障碍发生DIC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