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燃烧过程 化工安全与环保 可燃物质的燃烧一般是在气相进行的。 体 液 体 气体 熔化蒸发 蒸发 氧化分解 着火 燃 烧 物质的燃烧过士程 26
化工安全与环保 26 5、燃烧过程 可燃物质的燃烧一般是在气相进行的
燃烧时的温度变化 T初:可燃物开始加热时的温度。 最初一段时间,加热的大 留 ww.safe001.com 部分热量用于熔化或分解,可燃 Th T 物温度上升较缓慢,到T氧。 时间 T氧:氧化开始温度。 由于温度尚低,故氧化速度不快,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还 不足以克服系统向外界所放热量,如果此时停止加热,仍不能 引起燃烧。如继续加热,则温度上升很快,到T自。 27
化工安全与环保 27 燃烧时的温度变化 T初:可燃物开始加热时的温度。 最初一段时间,加热的大 部分热量用于熔化或分解,可燃 物温度上升较缓慢,到T氧。 T氧:氧化开始温度。 由于温度尚低,故氧化速度不快,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还 不足以克服系统向外界所放热量,如果此时停止加热,仍不能 引起燃烧。如继续加热,则温度上升很快,到T自
化工安全与环保 燃烧时的温度变化 T自:理论上的自燃点,此时氧 化产生的热量和系统向外界散失 肩 的热量相等。 若温度再稍升高,超过这 ww.safec01.com 种平衡状态,即使停止加热,温 分 度亦能自行上升,到T自'。 T自:测得的自燃点,开始出现 时间 火焰的温度,燃烧开始。 诱导期:T到T自这一段延滞时 间。 28
化工安全与环保 28 燃烧时的温度变化 T自:理论上的自燃点,此时氧 化产生的热量和系统向外界散失 的热量相等。 若温度再稍升高,超过这 种平衡状态,即使停止加热,温 度亦能自行上升,到 T 自′ 。 T 自′ :测得的自燃点,开始出现 火焰的温度,燃烧开始。 诱导期: T 自 到 T 自 ′这一段延滞时 间
化工安全与环保 燃烧时的温度变化 诱导期在安全上的实用价值: 在可燃气体存在的车间中使用的防爆照明,当灯罩破裂 或密封性丧失时,即使能自动切断电路熄灭,但灼热的灯丝 自3000℃冷到室温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爆炸的可能性取决于 可燃气体的诱导期。 对于诱导期较长的甲烷或汽油蒸气(数秒),普通灯丝 不致有危险;但对于诱导期很短的氢(0.01秒),就需要寻 求冷却得特别快的特殊材料作灯丝,才能保证安全。 29
化工安全与环保 29 燃烧时的温度变化 诱导期在安全上的实用价值: 在可燃气体存在的车间中使用的防爆照明,当灯罩破裂 或密封性丧失时,即使能自动切断电路熄灭,但灼热的灯丝 自3000℃冷到室温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爆炸的可能性取决于 可燃气体的诱导期。 对于诱导期较长的甲烷或汽油蒸气(数秒),普通灯丝 不致有危险;但对于诱导期很短的氢(0.01秒),就需要寻 求冷却得特别快的特殊材料作灯丝,才能保证安全
化工安全与环保 6、燃烧原理 燃烧的活化能理论:活化能定义为活化分子平均能量与所 有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当明火接触时,活化分子增多,有 效碰撞次数大大增加而发生燃烧反应。 √燃烧的过氧化物理论:氧在热能作用下首先被活化成过氧 键一O一O一,可燃物质与过氧键加和成为不稳定的、有强 氧化性的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再氧化可燃物质甚至是其它难 以被氧化的物质。 燃烧的连锁反应理论:燃烧反应为自由基与分子间的反应。 自由基与另一分子产生新的自由基,新的自由基又迅速参加 反应,如此延续下去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30
化工安全与环保 30 6、燃烧原理 燃烧的活化能理论:活化能定义为活化分子平均能量与所 有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当明火接触时,活化分子增多,有 效碰撞次数大大增加而发生燃烧反应。 燃烧的过氧化物理论:氧在热能作用下首先被活化成过氧 键—O—O—,可燃物质与过氧键加和成为不稳定的、有强 氧化性的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再氧化可燃物质甚至是其它难 以被氧化的物质。 燃烧的连锁反应理论:燃烧反应为自由基与分子间的反应。 自由基与另一分子产生新的自由基,新的自由基又迅速参加 反应,如此延续下去的一系列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