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模拟试题(七) 、A1型题(从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分×30) 1.下述刺激引起的反应中,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刺激坐骨神经-腓肠标本的神经,引起肌肉收缩 B.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 C.刺激心室肌,引起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D.刺激迷走神经的外周端,引起心率减慢 E.刺激减压神经的中枢端,引起动脉血压降低 2.关于生理调节过程中的负反馈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馈信息引起的效应与原初刺激引起的效应始终是相反的 B.其意义在于维持稳态 C.其调定点是固定不变的 D.在机体功能的调节中是普遍存在的 E.调节具有一定的滞后现象 3.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是() A.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B.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C.单纯扩散和主动转 D.出胞和入胞E.易化扩散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4.在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Na内流达到Na的平衡电位时() A.细胞膜两侧Na的浓度差为零B.Na跨膜扩散的净通量为零 C.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为零D.Na通道继续保持激活状态 E.细胞的兴奋性高于正常 5.可引起细胞膜去极化的因素,不包括() A.Na内流B.Ca2内流C.C1外流 D.内向刺激电流E.外向剌激电流 6.阈电位是指() A.阈下刺激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 B.阈刺激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
生理学模拟试题(七) 一、A1型题(从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分×30) 1.下述刺激引起的反应中,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刺激坐骨神经-腓肠标本的神经,引起肌肉收缩 B.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 C.刺激心室肌,引起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D.刺激迷走神经的外周端,引起心率减慢 E.刺激减压神经的中枢端,引起动脉血压降低 2.关于生理调节过程中的负反馈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馈信息引起的效应与原初刺激引起的效应始终是相反的 B.其意义在于维持稳态 C.其调定点是固定不变的 D.在机体功能的调节中是普遍存在的 E.调节具有一定的滞后现象 3.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是() A.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B.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C.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 D.出胞和入胞 E.易化扩散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4.在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Na+内流达到Na+的平衡电位时() A.细胞膜两侧Na+的浓度差为零 B. Na+跨膜扩散的净通量为零 C.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为零 D. Na+通道继续保持激活状态 E.细胞的兴奋性高于正常 5.可引起细胞膜去极化的因素,不包括() A. Na+内流 B. Ca2+内流 C. C1-外流 D.内向刺激电流 E.外向刺激电流 6.阈电位是指() A.阈下刺激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 B.阈刺激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
C.能引起膜上的Na通道突然被大量激活的临界膜电位 D.能引起膜上的K通道突然被大量激活的临界膜电位 E能引起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7.在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 A.肌细胞的AP沿纵管膜传入肌细胞内部 B.三联管处横管膜上的Ca2+通道开放 C.Ca2+由胞外扩散进入肌肉 D.肌浆中Ca2+的浓度可增高100倍 E.Ca2+与原肌凝蛋白结合,触发肌丝滑行 8.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血浆中的Na和C1形成的 B.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总是相等的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 E.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将引起组织水肿 9.血型为AB型的人() A.其血浆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B.其红细胞上不含A凝集原和B凝集原 C.只能接受AB型血的输入 D.可接受其他任何血型的血,但只能少量,缓慢地输入 E.其血液可少量,缓慢地输给其他任何血型的人 10.主动脉瓣关闭发生于() A.等容收缩期开始时B.等容舒张期开始时C.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D.快速成充盈期开始时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 1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的形成是由于() A.Na内流 B.Na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C.Ca2+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D.同时存在的Ca2+、Na+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C.能引起膜上的Na+通道突然被大量激活的临界膜电位 D.能引起膜上的K+通道突然被大量激活的临界膜电位 E能引起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7.在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 A.肌细胞的AP沿纵管膜传入肌细胞内部 B.三联管处横管膜上的Ca2+通道开放 C. Ca2+由胞外扩散进入肌肉 D.肌浆中Ca2+的浓度可增高100倍 E. Ca2+与原肌凝蛋白结合,触发肌丝滑行 8.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血浆中的Na+和C1-形成的 B.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总是相等的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 E.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将引起组织水肿 9.血型为AB型的人() A.其血浆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B.其红细胞上不含A凝集原和B凝集原 C.只能接受AB型血的输入 D.可接受其他任何血型的血,但只能少量,缓慢地输入 E.其血液可少量,缓慢地输给其他任何血型的人. 10.主动脉瓣关闭发生于() A.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B.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C.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D.快速成充盈期开始时 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 1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的形成是由于() A. Na+内流 B. Na+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C. Ca2+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D.同时存在的Ca2+、Na+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E.K外流 12.当心率加快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脉压增大 B.收缩压不变,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不变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增大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 13.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不会增加()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血浆蛋白浓度升高C.组织液中蛋白质浓度升高 组织液中缓激肽增多E.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14.平静呼吸时,参与的呼吸肌是() A.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B.肋间内肌和膈肌C.肋间外肌和膈肌 D.胸大肌和腹璧肌肉E.斜方肌和腹直肌 15.肺表面活性物质增多时() A.弹性阻力增大B.肺泡通气量减少C.非弹性阻力减小 D.肺泡表面张力增大E.肺顺应性增大 16.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加至24次/min,潮气量从500ml减少至250ml,则() A.每分通气量减少B.每分通气量增加C.肺泡通气量不变 D.肺泡通气量减少E.无效腔容量减少 17.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轻度升高引起呼吸运动增强,其作用的最重要途径是通过刺激() A.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B.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延髓化学感受器 D.肺牵张感受器E.心肺化学感受器 18.下列关于肺扩张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位于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 B.感受器接受肺扩张的刺激 C.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干中上行至延髓 D.其作用是促使吸气及时转为呼气 E.在正常人平静呼吸节律的调节控制中起重作用 19.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 A.交感神经B.迷走神经C.壁内神经丛
E. K+外流 12.当心率加快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脉压增大 B.收缩压不变,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不变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增大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 13.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不会增加()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血浆蛋白浓度升高 C.组织液中蛋白质浓度升高 D.组织液中缓激肽增多E.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14.平静呼吸时,参与的呼吸肌是() A.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 B.肋间内肌和膈肌 C.肋间外肌和膈肌 D.胸大肌和腹璧肌肉 E.斜方肌和腹直肌 15.肺表面活性物质增多时() A.弹性阻力增大 B.肺泡通气量减少 C.非弹性阻力减小 D.肺泡表面张力增大 E.肺顺应性增大 16.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加至24次/min,潮气量从500ml减少至250ml,则() A.每分通气量减少 B.每分通气量增加 C.肺泡通气量不变 D.肺泡通气量减少 E.无效腔容量减少 17.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轻度升高引起呼吸运动增强,其作用的最重要途径是通过刺激( ) A.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B.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延髓化学感受器 D.肺牵张感受器 E.心肺化学感受器 18.下列关于肺扩张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位于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 B.感受器接受肺扩张的刺激 C.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干中上行至延髓 D.其作用是促使吸气及时转为呼气 E.在正常人平静呼吸节律的调节控制中起重作用 19.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 A.交感神经 B.迷走神经 C.壁内神经丛
抑胃肽E.前列腺素 20.食物的氧热价指() A.一克营养物质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B.一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热量 C.一克营养物质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D.某种营养物质在氧化时消耗一升氧所释放的热量 E.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所需氧量之比 21.能促进机体产热的最重要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B.肾上腺皮激素C.甲状腺激素 D.生长素E.胰岛素 22.关于皮质肾单位,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占肾单位总数的10-15%B.髓袢长至内髓层C.体积大 D.位于内皮质层E.入球小动脉口径大于出球小动脉口径 23.某患者的尿中肌酐浓度为196mg/m1,血浆肌酐浓度为1.4mg/m1,尿量为lml/min,其肌酐清除率为() A 75ml/min B. 98ml/min C. 125ml/min D. 140ml/min E. 196ml/min 24.下列关于肾素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肾素由致密斑分泌 B.肾素分泌是由平均动脉压升高引起的 C.它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 D.它使血管紧张素I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I E.肾素由间质细胞分泌 25.关于排尿反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排尿反射是一种神经反射活动 B.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骶段脊髓 C.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高级中枢对初级中枢可施加易化或抑制性作用 E.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抑制排尿反射,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26.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 A.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B.与直径成正比C.与髓鞘的厚度无关
D.抑胃肽 E.前列腺素 20.食物的氧热价指() A.一克营养物质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B.一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热量 C.一克营养物质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D.某种营养物质在氧化时消耗一升氧所释放的热量 E.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所需氧量之比 21.能促进机体产热的最重要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肾上腺皮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素 E.胰岛素 22.关于皮质肾单位,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占肾单位总数的10-15% B.髓袢长至内髓层 C.体积大 D.位于内皮质层 E.入球小动脉口径大于出球小动脉口径 23.某患者的尿中肌酐浓度为196mg/ml,血浆肌酐浓度为1.4mg/ml,尿量为1ml/min,其肌酐清除率为() A.75ml/min B.98ml/min C. 125ml/min D.140ml/min E. 196ml/min 24.下列关于肾素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肾素由致密斑分泌 B.肾素分泌是由平均动脉压升高引起的 C.它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 D.它使血管紧张素I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I E.肾素由间质细胞分泌 25.关于排尿反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排尿反射是一种神经反射活动 B.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骶段脊髓 C.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高级中枢对初级中枢可施加易化或抑制性作用 E.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抑制排尿反射,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26.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 A.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B.与直径成正比 C.与髓鞘的厚度无关
D.不受温度的影响E.与刺激强度有关 27.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末梢超极化B.突触前末梢去极化C.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 D.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E.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 28.传导慢痛及内脏痛的纤维主要是() A.A8纤维B.B类纤维C.Ay纤维 D.C类纤维E.AB类纷纷 29.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触前末梢去极化 B.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后膜受体结合 D.突触后膜对C1,K的通透性升高 E.突触后膜去极化 30.在cAMP作为第二信使的作用机制中,激素与膜受体结合后首先激活() A.腺苷酸环化酶B.磷脂酶CC.蛋白激酶 D.DNA酶E.磷酸化酶 二、A2型题(从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最佳答案)(1分×10) 1.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的K浓度时,神经细胞的() A.RP减小,AP的幅度减小 B.RP减小,AP的幅度不变 C.RP增大,AP的幅度增大 D.RP增大,AP的幅度不变 E.RP不变,AP的幅度减小 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A.Rh的母亲孕育了Rh的胎儿 B.Rh的母亲孕育了Rh的胎儿 C.Rh的母亲孕育了Rh的胎儿 D.Rh的母亲孕育了Rh的胎儿 E.A和C均有可能
D.不受温度的影响 E.与刺激强度有关 27.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末梢超极化 B.突触前末梢去极化C.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 D.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E.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 28.传导慢痛及内脏痛的纤维主要是() A. Aδ纤维 B. B类纤维 C. Aγ纤维 D. C类纤维 E. Aβ类纷纷 29.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触前末梢去极化 B. 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后膜受体结合 D.突触后膜对Cl-,K+的通透性升高 E.突触后膜去极化 30.在cAMP作为第二信使的作用机制中,激素与膜受体结合后首先激活() A.腺苷酸环化酶 B.磷脂酶C C.蛋白激酶 D. DNA酶 E.磷酸化酶 二、A2型题(从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最佳答案)(1分×10) 1.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的K+浓度时,神经细胞的() A. RP减小,AP的幅度减小 B. RP减小,AP的幅度不变 C. RP增大,AP的幅度增大 D. RP增大,AP的幅度不变 E. RP不变,AP的幅度减小 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A. Rh+的母亲孕育了Rh-的胎儿 B. Rh+的母亲孕育了Rh+的胎儿 C. Rh-的母亲孕育了Rh+的胎儿 D. Rh-的母亲孕育了Rh-的胎儿 E. A和C均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