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简介这篇小说写于1919年4月25日“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1907年,光复会的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捕于绍兴城的“古轩亭口
秋瑾(1877-1907),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1904年冲破封建家庭阻去日本东京留学,曾参加共爱会、三合会、光复会等组织。1905年参加同盟会,任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回国。次年3月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与徐锡麟共谋起义。安庆起义失败后,秋瑾在绍兴英勇就义
徐锡麟(1873-1907),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伯苏光复会员。曾游历日本。1905年在绍兴创办大通学校,宣传革命排满,暗中积蓄革命力量1906年再次游历日本,回国后捐资为道员,在安徽任巡警处会办,与秋瑾策划皖、浙同时起义。1907年7月在安庆起义,失败后被杀
生词例释油腻:指含油多的食物。油污,油垢
生词例释候:等候,气候候ZOICNET厦麗侯省)ZOIC.NETZDIC.NETZOIC.NET小篆楷体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