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群蜜蜂飞入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 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2.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 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 说明()。 铅柱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下列内容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 A.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D.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4.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 B.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铁块在煅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 5.下列选项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烤火取暖 B.夏天,在饮料中放冰块 C.冬天,搓动双手会发热 D.夏天,石头被晒得很热
第十三章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一群蜜蜂飞入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 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2.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 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 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下列内容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 )。 A.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D.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4.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 B.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铁块在煅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 5.下列选项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烤火取暖 B.夏天,在饮料中放冰块 C.冬天,搓动双手会发热 D.夏天,石头被晒得很热
6.(2021·贵州黔西南州中考)凝胶暖手宝美观小巧、方便安 全,深受同学们喜爱。首次使用前,用热水烫几分钟,使里面 的凝胶由固态变成液态。当气温降低需要使用时,只需用 手掰动几下里面的小铁片就能取暖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凝胶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 量较多 B.凝胶由固态变成液态要放出热量 C.固态的凝胶也具有内能 D.暖手时,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 7.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同样的加热器进 行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温度/℃ 80 甲 90 时间/min 6810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40℃ B.0-6min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C.8~10min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 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 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8.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9.天然气液化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蒸发可以发生在任何温度下,是因为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 运动: 10.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茶叶蛋时小明闻到浓郁的茶叶蛋香 味这是属于 现象。若将质量为2kg的水从 20℃加热到70℃,水吸收的热量是 J。[c水 =4.2×103J/kgC)] 11.把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图钉帽热得烫手,这 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
6.(2021·贵州黔西南州中考)凝胶暖手宝美观小巧、方便安 全,深受同学们喜爱。首次使用前,用热水烫几分钟,使里面 的凝胶由固态变成液态。当气温降低需要使用时,只需用 手掰动几下里面的小铁片就能取暖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凝胶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 量较多 B.凝胶由固态变成液态要放出热量 C.固态的凝胶也具有内能 D.暖手时,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 7.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同样的加热器进 行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80 ℃,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40 ℃ B.0~6 min 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C.8~10 min 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 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 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8.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 9.天然气液化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蒸发可以发生在任何温度下,是因为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 运动。 10.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茶叶蛋时小明闻到浓郁的茶叶蛋香 味,这是属于 现象。若将质量为 2 kg 的水从 20 ℃加热到 70 ℃,水吸收的热量是 J。[c 水 =4.2×103 J/(kg·℃)] 11.把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图钉帽热得烫手,这 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
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 内能。 1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让它正常工作 需要对它进行冷却,“水冷”是冷却方式之一,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热量后,水 的内能 13.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 凉凉的。这是因为 的比热容较大,当沙子和水同 时接受相同的阳光照射时 的温度升高得更快。 14.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 热”功能,盛夏季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某 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kg,若水温平均升高0.8℃, 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被等量的砂石 吸收(c*>c石),则砂石升高的温度 (选填“大于x等 于”或“小于)0.8℃。[c*=4.2×103J/kg℃)] 三、简答题(8分) 15.右图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体温计,将体温计夹入腋下,大约 5min就能测出体温,既快捷又灵敏。但是体温计的玻璃泡 内用水银作测温物质[水银的比热容为0.14×103J/kg℃)]: 而不是用便宜的酒精[比热容为2.4×103J/kg℃)]或煤油 [比热容为2.1×103J/kg·℃)儿,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物理知识 解释其中的道理。 四、实验探究题[16题第(4)小题6分,其余每空2分,共34 分] 16.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 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 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 有关: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 图所示,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 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 温度之间的关系
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 内能。 1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让它正常工作, 需要对它进行冷却,“水冷”是冷却方式之一,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热量后,水 的内能 。 13.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 凉凉的。这是因为 的比热容较大,当沙子和水同 时接受相同的阳光照射时, 的温度升高得更快。 14.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 热”功能,盛夏季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某 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 1.0×107 kg,若水温平均升高 0.8 ℃, 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被等量的砂石 吸收(c 水>c 砂石),则砂石升高的温度 (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0.8 ℃。[c 水=4.2×103 J/(kg·℃)] 三、简答题(8 分) 15.右图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体温计,将体温计夹入腋下,大约 5 min 就能测出体温,既快捷又灵敏。但是体温计的玻璃泡 内用水银作测温物质[水银的比热容为 0.14×103 J/(kg·℃)], 而不是用便宜的酒精[比热容为 2.4×103 J/(kg·℃)]或煤油 [比热容为 2.1×103 J/(kg·℃)],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物理知识 解释其中的道理。 四、实验探究题[16 题第(4)小题 6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34 分] 16.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 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 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 有关;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 图所示,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 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 温度之间的关系
冷水 热水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到 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 滴入一滴红墨水。这里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 (3)做这个实验时 (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 水,其原因是 (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 类是否有关”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 1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 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用油 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最后温度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C 水 60 20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相 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 (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 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 强。 18.夏天,小杰去海边游玩时发现:中午沙子较热,海水较凉 而傍晚沙子较凉,海水较热。对此现象小杰提出了猜想:吸 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沙子的温度变化比水大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到 的结论是 。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 滴入一滴红墨水。这里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 。 (3)做这个实验时, (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 水,其原因是 。 (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 类是否有关”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 1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 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相 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 (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 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 强。 18.夏天,小杰去海边游玩时发现:中午沙子较热,海水较凉, 而傍晚沙子较凉,海水较热。对此现象小杰提出了猜想:吸 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沙子的温度变化比水大
(1)为验证猜想,小杰找来了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 杯、水、沙子、搅拌棒、细线、火柴、天平,除此之外,她 还需要 (2)实验中,小杰选用了两个火焰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 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3)实验中,为了研究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 系,需要控制水和沙子的初温、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以及 水和沙子的 相同。 (4)如果小杰实验时得出的结论与猜想一致,那么,当水和沙 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和沙子吸收的热量应 该有怎样的关系 (⑤)小杰通过以上实验发现的规律,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试 举出一例: 五、计算题(10分)》 19.右图是平底热水壶,其质量为0.8kg,内底面积为180 cm2。某次用该热水壶装1.2L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水 深10cm,初温25℃。[p=1.0×103kgm3,c*=4.2×103 J/kg℃),g取10Nkg] (1)水和热水壶的总质量是多少?(3分) (2)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水至少吸收多少热量?(3 分) (3)加热前水对壶底的压力多大?(4分) 答案: 1.B2.C3.C4.C5.C6.B7.C8.A 9.变大无规则 10.扩散4.2×105 11.做功热传递 12.比热容增大 13.水沙子 14.3.36×1010大于 15.水银的比热容小于酒精或煤油的比热容,根据Q=cm△1 可知,相同质量的水银和酒精或煤油,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
(1)为验证猜想,小杰找来了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 杯、水、沙子、搅拌棒、细线、火柴、天平,除此之外,她 还需要 。 (2)实验中,小杰选用了两个火焰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 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实验中,为了研究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 系,需要控制水和沙子的初温、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以及 水和沙子的 相同。 (4)如果小杰实验时得出的结论与猜想一致,那么,当水和沙 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和沙子吸收的热量应 该有怎样的关系: 。 (5)小杰通过以上实验发现的规律,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试 举出一例: 。 五、计算题(10 分) 19.右图是平底热水壶,其质量为 0.8 kg,内底面积为 180 cm2。某次用该热水壶装 1.2 L 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水 深 10 cm,初温 25 ℃。[ρ 水=1.0×103 kg/m3 ,c 水=4.2×103 J/(kg·℃),g 取 10 N/kg] (1)水和热水壶的总质量是多少?(3 分) (2)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水至少吸收多少热量?(3 分) (3)加热前水对壶底的压力多大?(4 分) 答案: 1.B 2.C 3.C 4.C 5.C 6.B 7.C 8.A 9.变大 无规则 10.扩散 4.2×105 11.做功 热传递 12.比热容 增大 13.水 沙子 14.3.36×1010 大于 15.水银的比热容小于酒精或煤油的比热容,根据 Q=cmΔt 可知,相同质量的水银和酒精或煤油,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