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计算机所用的逻辑元件(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 机的时代: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年到1958年):基本逻辑电路由 电子管组成。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8年到1964年):基本逻辑电路 由晶体管电子元件组成。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964年到1970年):基本逻辑电路 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构成逻辑电路
按照计算机所用的逻辑元件(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 机的时代: ⑴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年到1958年):基本逻辑电路由 电子管组成。 ⑵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8年到1964年):基本逻辑电路 由晶体管电子元件组成。 ⑶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964年到1970年):基本逻辑电路 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 ⑷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构成逻辑电路
3.计算机发展趋势 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概括为四化:巨型化、微型化、 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1)微型化 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的元器件越来越小, 而使得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快、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 (2)巨型化 为了满足尖端科学技术、军事、气象等领域的需要, 计算机也必须向超高速、大容量、强功能的巨型化发展。 巨型机的发展集中体现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
3.计算机发展趋势 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概括为四化:巨型化、微型化、 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⑴ 微型化 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的元器件越来越小, 而使得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快、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 ⑵ 巨型化 为了满足尖端科学技术、军事、气象等领域的需要, 计算机也必须向超高速、大容量、强功能的巨型化发展。 巨型机的发展集中体现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
(3)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包括了硬件 资源,如存储介质、打印设备等,还包含软件资源和 数据资源,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各种数据库等。 (4)智能化 智能化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总趋势。这种计算机 除了具备现代计算机的功能之外,还要具有在某种程 度上模仿人的推理、联想、学习等思维功能,并具有 声音识别、图像识别能力。 (5)、多媒体化 现代计算机不仅用来进行计算,还能综合处理声音、图像、 文字、视频和音频信号
⑶ 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包括了硬件 资源,如存储介质、打印设备等,还包含软件资源和 数据资源,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各种数据库等。 ⑷ 智能化 智能化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总趋势。这种计算机 除了具备现代计算机的功能之外,还要具有在某种程 度上模仿人的推理、联想、学习等思维功能,并具有 声音识别、图像识别能力。 (5)、多媒体化 现代计算机不仅用来进行计算,还能综合处理声音、图像、 文字、视频和音频信号
1.13计算机的分类 1、按规模和综合性能指标分类 1)巨型机:运算速度快,可达到数百亿次/秒。处理能力最强:航天 气象等尖端领域。我国的“银河”、“神威”和“曙光”等 2)大型机:运算速度在100万~几千万次秒,大型、通用、速度较快 功能较强。作“客户机/服务器”的服务器、“终端/主机”的主机 3)中型机:性能和规模处于大型机和小型机之间。 4)小型机:结构简单、规模较小、操作简单。设计试制周期短,工艺先 进、使用维护简单 5)微型机: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全、操作方便。 6)工作站:易于联网、有大量内存、配置大屏幕显示器、图形功能和的 网络通信功能较强
1、按规模和综合性能指标分类 1) 巨型机:运算速度快,可达到数百亿次/秒。处理能力最强:航天、 气象等尖端领域。我国的“银河” 、 “神威”和“曙光” 等 2)大型机:运算速度在100万~几千万次/秒,大型、通用、速度较快、 功能较强。 作“客户机/服务器”的服务器、 “终端/主机”的主机 3) 中型机:性能和规模处于大型机和小型机之间。 4)小型机:结构简单、规模较小、操作简单。设计试制周期短,工艺先 进、使用维护简单 5)微型机: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全、操作方便。 6)工作站:易于联网、有大量内存、配置大屏幕显示器、图形功能和的 网络通信功能较强。 1.1.3 计算机的分类
2、按用途功能分类 通用机:通用性强,综合能力强,适应性强,解决各 种问题。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 专用机:特殊配置,功能单一,解决特定问题。高速 度、高效率;经济性、适应性差。用于工业控制 军事、国防等专用设备 3、按工作原理分类 模拟式计算机。 数字式计算机
2、按用途功能分类 通用机:通用性强,综合能力强,适应性强,解决各 种问题。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 专用机:特殊配置,功能单一,解决特定问题。高速 度、高效率;经济性、适应性差。用于工业控制、 军事、国防等专用设备 3、按工作原理分类 模拟式计算机。 数字式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