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 合指标。若以叶片为单位,当严重度用分级代 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x各级代表值) 100 调查总叶数×最高一级代表值 ◆当严重度用百分率表示时,则用以下公式计算 病情指数=普遍率×严重度
100 ( = 调查总叶数 最高一级代表值 各级病叶数 各级代表值) 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 合指标。若以叶片为单位,当严重度用分级代 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当严重度用百分率表示时,则用以下公式计算: 病情指数=普遍率×严重度
表12-1玉米小斑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严重度 各级代表值 分级标准 1级 全株叶片无病斑 2级 0.5 植株下部叶片有零星病斑(占总叶面积10%以下) 3级 植株下部叶片有少量病斑(占总叶面积10%25% 4级 植株下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总叶面积25%50%);中部叶片 有少量病斑(占总叶面积10%-25%) 植株下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占总叶面积50%以上),出现大片枯 5级 死现象:中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总叶面积25%50%):上部 叶片有少量病斑(占总叶面积0-25%) 植株下部叶片基本枯死;中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占总叶面积50% 6级 4 以上),出现大片枯死现象,上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总叶面积 25%-50%) 全株基本枯死
表12-1 玉米小斑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严重度分级 各级代表值 分级标准 1级 0 全株叶片无病斑 2级 0. 5 植株下部叶片有零星病斑(占总叶面积10%以下) 3级 1 植株下部叶片有少量病斑(占总叶面积10%—25%) 4级 2 植株下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总叶面积25%—50%);中部叶片 有少量病斑(占总叶面积10%—25%) 5级 3 植株下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占总叶面积50%以上),出现大片枯 死现象;中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总叶面积25%—50%);上部 叶片有少量病斑(占总叶面积10%—25%) 6级 4 植株下部叶片基本枯死;中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占总叶面积50% 以上),出现大片枯死现象,上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总叶面积 25%—50%) 7级 5 全株基本枯死
二、植物害的流行学栾型 1、单遁环病害( monocyclic disease ◆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 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如黑穗 病、枯萎病、黄萎病类。 ◆此类病害多为种传或土传的全株性或系统性病 害,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能较小。 ◆病原物可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 较高,较稳定
1、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 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 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如黑穗 病、枯萎病、黄萎病类。 此类病害多为种传或土传的全株性或系统性病 害,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能较小。 病原物可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 较高,较稳定。 二、植物病害的流行学类型
◆单循环病害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 量。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 环境条件影响,一旦侵入成功,则当年的病害数 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 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 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
单循环病害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 量。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 环境条件影响,一旦侵入成功,则当年的病害数 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 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 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
2、多插环病害(r0 yclic diseas ◆是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 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例如马铃薯晚疫病、 稻瘟病、稻白叶枯病、麦类锈病、玉米大、小斑 病等气流和流水传播的病害。 ◆这类病害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的,寄主的感病时 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的增殖率高,但 其寿命不长,对环境条件敏感,在不利条件下会 迅速死亡
2、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 是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 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例如马铃薯晚疫病、 稻瘟病、稻白叶枯病、麦类锈病、玉米大、小斑 病等气流和流水传播的病害。 这类病害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的,寄主的感病时 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的增殖率高,但 其寿命不长,对环境条件敏感,在不利条件下会 迅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