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角度 = 23.5+(当地纬度 - 40)×0.618 +α1+α2+α3 α1:纬度调节系数。+或-1,小于35°时加1,大 于50°时减1,在35° ~50°之间不加不减; α2:海拔调节系数。海拔每升高1000m加上1; α3:冬季生产为主加1,以生产喜温性蔬菜为主
合理角度 = 23.5+(当地纬度 - 40)×0.618 +α1+α2+α3 α1:纬度调节系数。+或-1,小于35°时加1,大 于50°时减1,在35° ~50°之间不加不减; α2:海拔调节系数。海拔每升高1000m加上1; α3:冬季生产为主加1,以生产喜温性蔬菜为主
▪ 温室方位角: 是指其长方向的法线与正南方向的 夹角。一般采用偏西5 ~8°,可以延长下午的 光照时间。 ▪ 后屋面角:温室后屋面与后墙顶部水平线的夹角。 一般认为后坡仰角以比当地冬至太阳高度角大7~8°为 宜。生产中以40~50°为好,其原因是: ➢ 第一、后坡仰角大,冬季反射光好,能增加温室后部光照; ➢ 第二、后坡内侧因多得阳光辐射热,有利于夜间保温; ➢ 第三、能增加钢架水平推力,增加温室的稳固性; ➢ 第四、避免夏天遮荫严重的现象
▪ 温室方位角: 是指其长方向的法线与正南方向的 夹角。一般采用偏西5 ~8°,可以延长下午的 光照时间。 ▪ 后屋面角:温室后屋面与后墙顶部水平线的夹角。 一般认为后坡仰角以比当地冬至太阳高度角大7~8°为 宜。生产中以40~50°为好,其原因是: ➢ 第一、后坡仰角大,冬季反射光好,能增加温室后部光照; ➢ 第二、后坡内侧因多得阳光辐射热,有利于夜间保温; ➢ 第三、能增加钢架水平推力,增加温室的稳固性; ➢ 第四、避免夏天遮荫严重的现象
前后排温室的距离 查冬至9︰00太阳高度角和温室脊高,确定前后排温室 距离。以往计算温室前后距离多以冬至中午太阳高度角为依 据,结果上下午还有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遮光,其原因是冬季 太阳遮光的轨迹走向南凹,成弧形,约离开中越长。为使上 午9︰00就不遮光,那就应该以上午9︰00太阳高度角和前 栋温室脊高为依据,计算前后栋温室的最佳距离。计算公式: 温室间距 = tg(H9)×COS(A9) 脊高+ 0.5 -(后颇投影长+后墙宽) 式中H9为冬至9︰00太阳高度角;A9为冬至9︰00太阳时角,是45°
前后排温室的距离 查冬至9︰00太阳高度角和温室脊高,确定前后排温室 距离。以往计算温室前后距离多以冬至中午太阳高度角为依 据,结果上下午还有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遮光,其原因是冬季 太阳遮光的轨迹走向南凹,成弧形,约离开中越长。为使上 午9︰00就不遮光,那就应该以上午9︰00太阳高度角和前 栋温室脊高为依据,计算前后栋温室的最佳距离。计算公式: 温室间距 = tg(H9)×COS(A9) 脊高+ 0.5 -(后颇投影长+后墙宽) 式中H9为冬至9︰00太阳高度角;A9为冬至9︰00太阳时角,是45°
图2-6 温室间距与阴影的关系
图2-6 温室间距与阴影的关系
三 保温设计 ▪ 3.1 最重要的是墙体 ▪ 3.2 后坡 ▪ 3.3 密封 ▪ 3.4 透明覆盖物——膜 ▪ 3.5 保温覆盖物——帘子 ▪ 3.6 地下的保温设施
三 保温设计 ▪ 3.1 最重要的是墙体 ▪ 3.2 后坡 ▪ 3.3 密封 ▪ 3.4 透明覆盖物——膜 ▪ 3.5 保温覆盖物——帘子 ▪ 3.6 地下的保温设施